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海运费用、原材料价格疯涨,轮胎全球性涨价到底是谁的锅?

2021-06-09 09:52
轮胎商务网
关注

轮胎全球性涨价

近日,锦湖轮胎宣布在日本市场提高轮胎价格。本次涨价涉及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夏季和冬季轮胎,价格平均上涨大约3%,涨价具体实施时间自2021年7月1日起。

锦湖方面表示,除了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不断上涨之外,目前物流费用也在上涨尤其是海运费用。虽然企业已经想办法提高了生产力并降低了配送成本。但是单靠企业自己的努力,还是不能消化掉成本压力,涨价无法避免。

以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用上涨为由进行涨价的不止日本市场,欧美轮胎市场更是早已全部“沦陷”。近日耐克森轮胎便宣布,由于原材料价格和运输物流成本大幅上涨,将对轮胎价格进行调整:从 2021 年 8 月 1 日起,在欧洲市场(包括英国和俄罗斯)的所有夏季、冬季和全季轮胎产品价格都将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固特异、住友橡胶、韩泰、优科豪马等国际轮胎巨头此前也都宣布了涨价政策。

倍耐力轮胎北美公司表示,将于7月1日提高轮胎价格。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的价格将上涨6%,具体取决于生产线和轮胎尺寸;

米其林北美公司也宣布,今年将第三次提高价格,美国和加拿大的米其林、BFGoodrich品牌的乘用车和轻卡车替换轮胎将提高6%。此外公路和越野商用车胎将增加13%,两种加价均于7月1日生效;

普利司通宣布自2021年7月1日,欧洲市场的卡客车轮胎价格将上涨,涨价的品牌是普利司通、凡士通、代顿。而在5月,普利司通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进行了一波涨价;

韩泰针对欧洲轮胎市场发布了涨价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乘用车轮胎涨价,涨价的幅度没有透露;

固特异宣布从2021年6月1日开始再次提高北美所有乘用轮胎的价格。开利轮胎(Kelly)和邓禄普轮胎也将继续上调在北美地区的价格,涨幅约为8%。

据统计,5月1日起,美国大多数乘用车胎和商用车胎的价格上涨6%;5月1日,加拿大地区的“非冬季”乘用和轻型卡车轮胎的价格也有类似上涨。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两个月内,许多厂家已经连续涨价两次甚至三次,涨幅叠加超过10%,大部分轮胎厂家解释涨价原因是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以及物流运输和劳动力成本。

海运费用疯涨,货物积压

受疫情影响,北美、欧洲市场严重依赖中国产品,尤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轮胎消费国,轮胎产品十分依赖进口。本次欧美轮胎市场涨价潮来势汹汹相当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海运受阻带来的成本攀升。

据近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当下全球海运业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海外多国疫情严峻,人工不足,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亚洲各大港口运输繁忙,却时常受“缺箱”“少柜”困扰,集装箱价格飞涨,一些海运航线上涨近10倍,仍然是“一箱难求”。

据中国轮胎商务网了解,去年三季度以来,缺箱少柜现象在各大港口蔓延,据多家媒体报道,有些黄牛趁机坐地起价,有些航线加价3000美元也有可能抢不到一个集装箱。

在义乌从事物流行业10多年的孙先生表示,他从未见过运费上涨得像今年这么高、这么快。海洋运费比去年同期高出3至5倍,一个40英尺长的海运集装箱从中国运到迪拜的成本通常不到1000美元,但现在的成本约为5000美元。

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影响,部分港口出货效率大打折扣,许多集装箱积压在港口,出货时间大面积延误。

两大炭黑巨头再次涨价

全球性轮胎涨价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其中炭黑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正是因炭黑价格上涨,不少轮胎厂商宣布提高轮胎价格。

日前,全球知名炭黑生产商博拉(Birla)公司宣布,自2021 年7月1日起,将在美洲生产的所有产品价格每公吨上调170美元。5月24日,Birla Carbon 刚刚宣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每公吨价格上涨97欧元,并于2021年6月1日生效。

短期内连续涨价的还不止博拉一家。5月21日,炭黑巨头卡博特发布涨价通知,宣布自6月1号起,橡胶用炭黑价格每吨上调人民币1200元,这是卡博特在今年第二次发布涨价通知。同时,卡博特宣布7月1日起或在客户合同允许的情况下,北美所有碳黑产品的价格提高0.06美元/磅(约852元/吨)。

天然橡胶形势如何?

近期东南亚疫情形势频频告急,让业内许多人对东南亚地区天然橡胶的生产及出口表示担忧,尤其马来西亚已经宣布“封城”。对于天然橡胶是否会供应不足的问题,近日国际橡胶研究组织表示,(IRSG)预计2021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将增长7%,其中天然橡胶需求预计将增长7%,合成橡胶需求预计将增长7.2%。IRSG秘书长Salvatore Pinizzotto认为,今年天然橡胶产量将增长5%,东南亚国家产量的下降都会被其他产区的增长所抵消。

虽然权威方面认为,东南亚疫情不会引起天然橡胶产能下降,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产区新胶产量仍有限,国内外胶料收购价格均处于高位。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