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智能制造经济性引发的思考
那个在生产线上面判断盒子里面是否有肥皂的传说故事?其实是道尽了智能制造的经济性内涵。不管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吧,但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在智能制造的大旗下汇聚了一群小弟,比如数字孪生,比如工业互联网,包括我们现在提的数字化转型,其实都是奔着智能制造去的。其实这个本身就代表着我们对于这个目标的一种辩证怀疑或者需要更务实的一种推进步骤所形成的新的提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企业被智能制造勾起了兴趣的时候,尴尬的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能够达到企业期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供应商,其实都很现实的,最终又回到了传统的或者说相对传统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一种务实的提法和做法。
身手所有的具体做法或者说思维认知的变化,其中,经济性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一种思考角度。
智能制造是为企业的运行效能改善和优化提供支持的,凡事必然有个度,而这个度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性方面的考虑。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是必须要务实的,否则根本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其实对于技术来说这个是没有止境的,但对于企业来说,花20%的精力解决80%的问题,这是非常划算的,也是制造企业应该干的事儿。其实反过来大家也可以想一下,就如同产品质量总是精益求精没有尽头的,但现在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来说依靠装备的性能还是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有品质的产品的,这个对于不同的制造企业来说,天花板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天花板是指是否需要对技术更上一层楼的需求。
制造企业的经济性务实,也体现为对于制造工匠的深度渴求。我们现在应该说是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共识,就是智能制造是离不开人的。一方面是人与系统的彼此意图的捕捉理解与联动协调,另一个方面则是对于大国工匠的深度渴求。高技能的工匠依靠自己的经验,虽然没有解析的或者仿真的数学或数据求解,但已经可以支持一类企业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或者说解决了工艺的可能性问题。同时,强调或者宣传大国工匠,顺带着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到制造实体经济,而不是脱离制造企业。
制造企业的经济性务实,也有利于促成创新或者智能制造技术链条的形成。智能知道发展的混乱或者混沌之中,会逐步推动创新链条的正确形成。比如有追求的或者某些企业,可能就会走向吃高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更高性能更高品质产品这碗饭。会逐步的将自己的技术追求与高校乃至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实现逼近,要么自己干,要么助力和推动研究机构向更高智能技术方向探索和突破。虽然现实当中。在这个智能制造技术链条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如同制造企业都想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控制一样,这个技术链条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也都想自己全盘通吃,比如很多大企业都在自己开发工业软件甚至恨不得做技术研究,比如也有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选择自己创业走向工程化,而不是将自己的成果交给别人来孵化。这种现象靠强力制止是不可能的,这代表了一种活力也代表了混乱中的有序。政产学研用,每一个角色其实都应该直面这些现象。(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需要展开的东西很多)
制造企业的经济性务实,也推动了制造企业所谓制造模式的分类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实对于智能制造的追求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企业对于QCTS不同等,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称之为富智能和贫智能或者强智能与弱智能的区分,就如同对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理解一样,有的企业就理解成精益效率等等,而有的企业理解成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如何产出。比如说对于机器人的使用,大规模批量生产下追求效率的机器人其实没有太多的智能需求,而多品种变批量难加工的柔性生产对于机器人的智能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