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零部件,能撑起美的110亿“汽车梦”吗?
伯虎点睛:美的另辟蹊径,试图用一个零部件撑起下半场故事。
文 | 唐伯虎
2月16日消息,由美的集团总投资1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在安徽安庆市奠基开工。
美的集团副总裁伏拥军表示:“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是美的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总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
美的汽车,又卷土重来了。
2008年12月,一篇名为“美的客车业务停顿,‘家电造车’几乎全军覆没”的报道直接宣告了美的造车的失败。
尝过失败的苦果,美的偃旗息鼓10年。2018年,美的成立威灵汽车部件产品公司,从整车改为了零部件的入局。
说到这里,有3个问题值得探讨:
1.为什么美的要布局汽车零部件基地?
2. 美的造汽车零部件,胜算几何?
3. 入局汽车零部件领域,有哪些拦路虎?
巨头摸路
要说美的布局汽车零部件基地,伯虎财经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它也算个OG了。
2003年,一大批原先不涉足汽车的企业,开始进入汽车行业,整个制造业掀起了一股“造车热”。
美的嗅到商机与昆明高新区招商局签署了协议,拿下云南客车,并计划建成整车销售额超过50亿的“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
2004-2006年,美的集团先后以17亿元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后来美的集团成立了三湘客车公司,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研发和生产。
2008年下半年,美的三湘客车停产,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年。紧接着,被湖南长沙市市政府以1.08亿元接手。
而另一个主要生产基地云南美的工业园也于2008年6月关闭,转型现代物流基地。
由于当时对市场判断失误,美的客车项目一直亏损状态,加上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美的首次造车宣告失败。
在美的之前,早有中国空调行业的“霸主”春兰在前探路,但结局并不理想。1997年,春兰跨界造车,杀入中重型卡车领域。11年后,春兰被汽车业务拖垮,出售了汽车厂60%的股权。
从2001年开始,在家电领域挣到第一桶金的众多品牌,包括创维、新飞、奥克斯、美的、格林柯尔等开始齐聚“光明顶”,比拼技术。但随之而来的是集体的“扑街”(除了创维还坚挺着)。
从上面来看,进军汽车领域似乎是美的的“郁郁不得志”,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位家电行业分析师分析:
“传统家电企业无论在营收还是在市值上,都已经到了大的天花板。在这种背景下,美的集团也一直想撕掉身上家电企业的标签。未来美的集团依然会在非家电业务上加速布局,以获取新的盈利点以及投资者的新希望。”
为了燃起投资者的信心,美的开始多元化发展。其风格是通过不断的收购,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它做空调起家,就通过收购小天鹅来做洗衣机,收购德国库卡做工业机器人,收购菱王电梯来进入电梯行业。
但也引来一个问题,收购之后新领域的公司如何运作,销售渠道有没有问题,产品价格是否合理等等,这些美的似乎都没想好。
2019年,美的以292亿元巨额资金收购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意欲转型高端制造业。
但库卡与美的的整合之路并不顺畅,库卡被收购后各项指标都出现下滑,且第二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到2019年库卡的利润甚至只有收购价的1.14%。
但近300亿元不能就此打水漂,于是美的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库卡的价值最大化。2021年,美的豪掷22.97亿元收购国内医用X射线机龙头万东医疗,使库卡与医疗结合在一起,但受到市场质疑。
这次进入汽车领域,美的也有意将库卡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结合起来。
为什么美的如此心急,背后大有原因。
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影响,家电行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增速逐渐放缓。
美的2020年财报显示,美的实现总营收为2857亿元,只同比增长2.27%。美的整体毛利率也在下滑,2020年美的整体毛利率为25.11%,相比2019年的28.86%,下降近4个百分点。而从2021年前三季度来看,整体毛利率下降了3.9%。
而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就成 了这根解救稻草。
创维汽车的老总黄宏生曾做过解读:
“如果说中国的家电制造业每年贡献的产值超过10万亿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家电的10倍到20倍,可能高达100万亿以上。”
市场几近饱和的家电制造业,迫切在找新的跳板。
美的胜算几何
但这个跳板,美的够得着吗?
在国外,汽车零部件领域早已发展成熟。比如我们熟知的巨头博世,一年营收就达到四百多亿美元。
与造车领域生产工艺复杂,利润低相比,汽车零部件的利润非常高,博世2019年的利润为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37亿元,长城汽车的利润算是国内比较高的,然而2019年的利润只有45亿元,还不到博世的一半。
从整个市场来看资源高度集中在国际厂商上,而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但同时也意味着,机会。
从客车、卡车到新能源汽车,家电品牌在汽车领域的探索有25年,但这些探路的品牌都倒在了路上,甚至有些把主营业务也搭了进去。
吸取了教训的美的决定换个姿势入场,把自己的优势转移到了汽车零部件上。2018年,美的成立了汽车零部件公司——美的威灵汽车部件产品公司。这是美的集团旗下第一个挂上了“汽车”两字的子公司。
紧接着,依旧是之前的收购打法。2020年,美的拿下了合康新能,成为合康新能的控股股东,这也意味着美的直接打通了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的配套合作。
收购之后,美的继续出击,2020年12月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新成立了机电事业群,美的开始大肆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去年5月,美的威灵正式官宣其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三大产品线全线投产,并正式发布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动压缩机和EPS电机。
那么,美的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呢?
截至2022年初,美的旗下汽车零部件产品线销售规模达到了千万元量级。美的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以及智能化平台已经为一汽-大众、东风集团、长城汽车以及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提供了支持。
但与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依旧差距甚远,2020年延锋年营收达到121.83亿美元,位列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的第17名,也是国内上万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领头羊。
图源:盖世汽车(截取部分)
与1997年就深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延锋相比,美的显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从美的的布局上看,可圈可点。
比如,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在国内多地进行了产能布局。如今美的在上海、安徽合肥、广东顺德、日本大阪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五地布局了研发中心与合作机构。
作为具备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威灵还请来了国际著名的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诸自强,汇聚成了由诸自强、陈金涛博士领导的以博士为主导的国际前沿智慧研发团队。
而依托主营工业机器人的库卡,美的现有的生产线可以直接使用生产汽车零部件,相比新入局者成本更低,资金投入相比新能源汽车少,其面临的风险也更低。
“二进宫”的美的显然比上一次造车更加谨慎,对于在机电领域深耕多年的美的来说,此次入局,也算是发挥其优势。
不过,伏拥军也透露过自己的焦虑,“2021年我们的销售还很少,只是几千万量级的。所以时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又是非常快的,这个时间等不起。”
眼下,不少家电企业都在布局汽车零部件领域,与美的正面交锋。
2021年11月,清洁电器研发制造企业莱克就发布公告,拟以12.16亿元收购上海帕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00%股权,从事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而海信集团,通过整车热管理、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方面进入新能源车领域。在整车热管理领域,海信收购了汽车空调供应商日本三电集团,启动了整车热管理方向的积极探索。
美的的焦虑,从未停止。
一个零部件,三只拦路虎
我们来看看美的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布局的时间轴:
1998年,进入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
2011年,开始进行EPS转向电机的研发;
2016年,开始进行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研发;
2018年,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成立。
由此来看,美的在空调压缩机上早有积累。而空调压缩机——这既是一家家电企业必备的技术领域,同时也是当下电动汽车最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很多人都喷电动车,其原因就在于锂电池的特性决定了,纯电动汽车在冬季的续航会打折扣,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除了电池本身特性以外,使用空调制热(制冷)也是影响电池续航的重要原因之一。
压缩机相当于空调系统的发动机,也是家用空调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
之前,美的推出的R134a涡旋压缩机,采用的制冷剂正是R134a,是广泛应用于全球的空调制冷剂,相对成熟,具有成本优势。
凭借电机热管理等核心技术的技术积累,入局汽车行业,相当于掉到美的碗里了。
不过摆在美的面前的还有3只拦路虎:
第一,投入成本。
前不久,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就对外表示接下来每年将投入45亿美元提升公司软件竞争力。
从人员配置上看,博世内部光是软件开发人员,就有35000名。要说美的投入的这110亿,和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那简直是九牛一毛。
而除了人员上的投入,原材料的供应也频频涨价。
疫情在海外市场的持续蔓延,让很多海外工厂产能吃紧,上游供应不足,加之物流渠道不畅通,使得物流成本一路高涨,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汽车行业芯片需求量大,目前整个行业芯片紧缺,价格飙升近5倍。
如今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关键零部件靠的是进口、中低端零部件靠国产。上游原材料紧缺所引发的“涨价潮”,自然开始向下游传导,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成本就更高了。
第二,竞争激烈。
目前,在汽车电子产业链中,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处于国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拥有70%市场占有率。即便在国内市场,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Tier1巨头也占据垄断地位。
如今,不少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制造巨头,也开始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比如,富士康与拜腾、吉利等汽车厂商合作,为汽车厂商提供代工和零部件生产;闻泰科技整合智能硬件、车规级半导体、通讯业务等方面优势,向汽车Tier 1转型;长盈精密在动力电池盖板、充电设备、汽车内饰等领域均有布局……
除了传统制造业巨头,科技巨头如华为和大疆等企业也纷纷布局汽车零部件市场,致力于成为领先的Tier 1。
华为致力在ICT领域积累,大疆在激光雷达方面进行技术储备,不得不说美的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第三,品牌附加值低。
对于大众而言,家电企业依旧存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要把用户的认知建立起来,同时还要和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跨界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争夺市场,依旧需要漫长的过程。
近10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虽然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的8396家上升至2020年的1.4万家,但整体竞争力较比全球头部厂商却存在较大差距。
即便在家电领域做到巨头的美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依旧是个“新手”。
目前,美的集团已经与博世、华为、宝能、比亚迪等展开合作,研发建立车家互联系统,以实现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能家电。
也许,汽车零部件领域真的能讲出好故事,但美的如何握紧这把通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钥匙,目前来看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参考来源:
1.科技PIX:家电企业造车简史:十年轮回,愈挫愈勇?
2.虎嗅网:美的造车,虚晃一枪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原文标题 : 一个零部件,能撑起美的110亿的“汽车梦”吗?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