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重返“二十岁”
消费升级后,电动自行车一度沦为大众出行的备选。
在大众的认知中,汽车作为身份的象征,一度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公共交通和汽车的蓬勃发展,让电动自行车的地位变得不尴不尬。或许和自行车逐渐被淘汰的理由相似,电动自行车也差点成为被时代遗弃的产物。
但随着油价上涨和尾号限行,抛弃汽车的年轻人重新骑上“小电驴”,环保的同时也可以为大众节省部分出行经费。电动自行车迎来新转机,重新开始获得大众的青睐,销量出现大幅度上涨。
不仅是国内,国外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也逐渐上升。特别是欧美市场,电动自行车的补贴政策刺激了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国内出口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我国两轮电动车出口额达20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超9%。
当然,现在电动自行车逐渐智能化,能够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打不过的e-bike?
复古不止体现在时尚领域,在倡导环保的时代,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又重回大众视野。数据显示,在美国83%以上采用自行车等无碳出行方式的上班族,愿意购买电动滑板车或电动两轮车作为通勤工具。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与人群密集接触,国外很多上班族更倾向于放弃乘坐交通工具,选择骑乘电动两轮车出行。这让国内成熟的市场迎来了机会,出口量猛增,近期很多电动自行车厂商都在加大生产投入,拉足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在欧美市场,国内电动自行车的“劲敌”无疑就是电助力自行车e-bike。作为自行车的动力版本,保留脚蹬的原始设计,在环保的同时也达到了健身的目的,受到欧美消费者的喜爱。根据德勤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1年,欧洲和北美市场的e-bike销量由250万辆提升至640万辆,增长了156%。
不仅运动爱好者偏爱e-bike,一众资本也争相入局。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全球e-bike DTC品牌融资金额超5亿美金。除此之外,捷安特、Specialized、 Marin、Bianchi等自行车厂商相继推出了e-bike车型,就连保时捷、宝马、起亚、戴姆勒等汽车厂商也纷纷入局。
这让电动自行车进入欧美市场的道路变得艰难,再加上目前国外对电动自行车的接受程度还有待商榷,很多欧美消费者并不能理解和接受不能脚蹬的电动自行车,毕竟运动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但价格的缺口给了电动自行车打入欧美市场的契机。
要知道,e-bike的价格并不便宜,有的品牌甚至比国产电动车高出几倍不止。例如德国某品牌电助力自行车的售价,其入门级的产品售价达2000-3000欧,而高端产品的售价更是高达一万多欧元。这对于很多准备入手电动二轮车的消费者来说,更加便宜的电动自行车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者,在环保需要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欧美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的补贴力度非常惊人。据数据显示,荷兰政府的补贴高达35%,德国政府的补贴为28%,法国政府的补贴为26%,英国政府的补贴为20%。也就是说,买一辆价值4000元的国产电动车,在荷兰可以拿到1400元的补贴。
除此之外,现在电动自行车的造型也更加偏向摩托车,审美偏差对欧美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被削减,这也让国产电动车的接受程度逐渐变高。虽然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但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国家的空白市场较大,这无疑是给了国产厂商进军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雅迪从07年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到现在才有机会大规模铺市,说明欧美市场的局势远比想象中严峻。想要彻底打入国际市场,国内厂商欠缺的不止是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品牌影响力也远远不够。
高端局不好打?
可以堪比汽车价格的e-bike,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因为它可以满足骑行爱好者的大部分需求。在产品的选材用料和设计构造上,都沿用了高端奢侈品的惯用套路,精致且精细,小小的车身涵盖了设计者很多精巧的心思。
同时,e-bike也是很多时尚达人的宠儿,经常在潮人的收藏品中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品牌是被称为“自行车界特斯拉”的VanMoof,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VanMoof获得了1.28亿美元的融资。可见,时尚的宠儿基本上也会获得资本的青睐。
当然,e-bike市场中也充斥着大量价格低于1500美金/辆的白牌或者亚马逊品牌,不同于中高端品牌,这些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毛利率较低。可见,低端产品市场已是“血海”,竞争压力大且发展前景相对较弱。反观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于部分品牌的垄断,在特定的价格区间中,有些品牌占据强大的优势,其他品牌往往很难跨越这道壁垒。
但不管怎么说,中高端市场确实更具有发展前景,国内电动车厂商对高端市场的布局也从未停止。比如,国内e-bike品牌Urtopia就凭借高端系列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均价高达3000欧元/辆。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11月,Urtopia首款商品以2500美元的售价在海外众筹平台Indiegogo测试市场,首轮众筹金额超300万美元。
国内市场中,雅迪们也在持续发力。2014年,雅迪和爱玛之间的战况陷入焦灼,雅迪选择向“高端”进军,试图打破僵局。在消费升级的助力下,高端开始被大众买账,电动自行车的价格逐年攀升,雅迪也趁此机会超越爱玛电动车,市占率跃居第一。
但近两年,雅迪的高端产品表现并不如预期。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雅迪的销量仅在4000-5000元价格段的两轮电动车领域排名第一,在5000-6000元、6000-7000元的价格段仅排名第三。
高端市场中充斥着许多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不同的价格区间品牌竞争力有所不同,而同一价格区间因为少了价格的桎梏,所以品质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广阔的市场让很多新晋品牌跃跃欲试,想要成为行业的“黑马”。
在新国标实施之初,小牛电动车的出现,短暂掀起了行业的内卷。定位高端的小牛凭借新颖的外观设计和更新换代的锂电池,在行业内迅速立住脚跟,甚至有望挑战两大传统巨头雅迪和爱玛。
但逐渐被赶超的小牛电动车,今年第二季度的表现可以说差强人意,收入、利润和销量均呈现大幅度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牛电动收入8.276亿元,同比下降12.4%,净利润1440万元,同比下降84.3%。
虽然在小牛的财报中还可以看出,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挽救了国内市场的颓势,但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并不小,这对于年幼的小牛电动车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可见,高端市场并不容易打入,每个价格区间都有更具优势的品牌占据主场,这些品牌的地位往往很难被撼动。而想要进入高端市场的品牌源源不断,都在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企图引领新一代市场新风向。
智能化才是归宿?
中二少年胯在电摩上冒着大雨肆意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视频不断发酵,迅速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将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变身或许是Z世代年轻人追求“狂野”的方式之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
据了解,一般给车换个控制器,将控制器提升到24管,输出功率提升到3000瓦,电池加到10个,时速就能飙到120公里。
电动自行车也可以满足大众对于车的各种想象,但是安全起见,在合理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的外观、时速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在智能化时代,很多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也与时俱进,搭载智能系统,增设了感应解锁技术、智能语音对话、智能防盗报警、多场景辅助骑行等功能。
除了传统车企,走智能化道路的哈罗和九号等公司另辟蹊径,和新能源汽车的出发点类似,企图利用智能系统打入电动自行车高端市场。比如,哈罗ME70配置了智能网联与云端大数据为基础的VVSMMART2.0车机互联系统,能够实现各种智能操作的同时,还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不仅可以自动开启安全提醒模式,还配备电子稳定系统和安全气囊等安全保护装备。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辅助系统一直饱受诟病,但如若降级消费,在电动自行车上配备一系列智能设备,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虽然同为代步工具,但智能化骑行的体验,或许会消解油价上涨和尾号限行而被迫骑行带来的落差感。
独立的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各个品牌的标配,电池技术也在被突破。
可以说,电池和系统一直都是电动自行车领域的研发重点。比如,雅迪冠能搭载的TTFAR石墨烯Plus电池以及TTFAR碳纤维锂电池,都是电池界的“新星”。经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后,TTFAR碳纤维锂电池获得了“雅迪首创新国标电动两轮车最大容量锂电池认证证书”。且将石墨烯材料应用于电池,也是雅迪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在发展的过程中,同质化严重一直是行业无法避免的问题,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还是会被逐渐替代和超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都正在蓬勃发展,智能化逐渐被开启,成为新时代的标志。
电动自行车走向高端化和智能化,但依旧无法抵御严寒和酷暑,如果只能是季节性的产物,还是会受到局限。所以,像e-bike一样,适当增加娱乐性和趣味性,或许电动自行车还能俘获一大批户外爱好者进行尝试,将电动自行车推向更广阔的的市场。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原文标题 : 电动自行车,重返“二十岁”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