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亿市场的就诊率不足10%,互联网+心理服务能否让用户买单?
当我们意识到大脑几乎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时,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千亿市场正待挖掘。
在2.5亿人的精神需求下,动脉网近期策划《心理健康产业专题》,从企业到市场,从国内到海外,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将对这一领域进行一次全面扫描。若您身处这个行业,可以随时与作者交流;有报道需求,可以直接联系动脉网进行报道。
万物皆有裂痕,要看到裂痕中照进来的光,而不是裂痕本身。
当康宁医院冲刺IPO被否后,更多人关注的是其除了自建医院外,通过托管收取管理费的事实,涉及社会办医盈利模式的个中曲直我们不做评述,但在康宁医院背后的精神健康产业却是值得挖掘的一片巨大的市场。
相对诊疗市场的一片哀叹,数据显示却是可观的。今年5月2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总结部署会暨培训班,会上公布了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精神疾病的存在及严重性,并了解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及目前可选用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这导致精神科医疗逐渐成为中国医疗市场中的一个迅速增长的细分领域。
此外,瞄准亚心理健康的庞大人群需求,亦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心理健康市场。在简单心理联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发布的《2016年心理咨询行业洞察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亿5千万人遭受抑郁困扰,全球14%的疾病困扰来自精神疾病,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6000万人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
全球的精神疾病领域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美金,在心理健康实体医疗市场刚需的背后,以互联网为载体,搭载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的新兴市场也一直被关注。
从我国需要干预的心理健康服务来看,目前市面上利用互联网技术承载的包括两个体系的心理服务平台:一是以心理咨询师为主的平台,另一体系是临床精神科、心理科医生为主的服务平台。此番,动脉网针对市场中的心理健康平台进行梳理,观测这一行业的现状、政策发展及行业壁垒,盘点心理健康市场不同平台的不同属性。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健康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行业壁垒依然存在
人体健康分为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相对生理健康层面的政策波及,心理、精神健康层面的政策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以下梳理了2000年以来出台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若干政策。
2000年以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重要政策
整体上来看,近十年来,国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健康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除了国家多个部门的针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政策发布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广发证券的观点认为,从发病率的上升及庞大的患病人群看,精神卫生医疗市场是一个广阔的蓝海。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镇化、家庭结构变化及灾害频繁发生等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进一步推动了患病率的上升。但是在患病率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住院率变化不明显、就诊率呈现下降趋势,赛富亚洲基金合伙人金凤春曾表示,我国的心理疾病人群整体就医率不足10%,“患病不看病”的客观现实,背后正是病耻感、疾病认知程度低等因素作祟。
在提供服务的机构与专业人员方面,根据2017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之际,国家卫健委(当时为国家卫计委)在4月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相关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我国公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及信息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才短缺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就诊率偏低,心理咨询及就诊习惯待培养,需求待释放,前景广阔。
轻咨询当道,医疗属性偏弱
借鉴Dr.2对精神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区别,先在这里做一个大致的区分。判断是一般心理问题与还是精神病症,主要包括:
i.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ii.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iii.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
在借助互联网进行心理服务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是针对心理问题,少部分针对精神症状,提供轻咨询与重症精神诊疗服务的平台,我们均将其归类为垂直的心理健康平台。
动脉网根据公开检索的数据,列举以下38家心理健康平台:
垂直心理类平台企业相关信息(数据来源:公开检索)
目前,大多数心理类APP主要采用平台战略的模式。在上述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成立于2013年-2015年这一阶段的平台达到23家,2014年前后,正是移动医疗市场井喷式增长的节点。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垂直心理类平台就呈现上涨的趋势,到2015年形成高峰。
根据《2016年心理咨询行业洞察报告》中简单心理随机抽取的5000名付费用户的人群画像,有41.81%的用户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分列二、三位;在使用壹心理平台的人群画像中,有30%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在动脉网统计的心理健康平台分布城市中,北京的企业数遥遥领先,广州、上海分列其次,大致与人群需求的地域分布相关。
但互联网平台提供咨询服务的形式实际上不受地域限制,一线城市人群面临更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更有消费力,因此构成了需求用户的主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互联网上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相较于去医院排队接受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的询问,无论从价格还是体验上来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升级。
据财新的报道显示,2014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大手笔布局包括阿里巴巴投资寻医问药、新浪爱问医生、华康移动医疗;腾讯投资丁香园和挂号网;百度投资医护网、趣医网、就医160等。移动医疗投融资案例达到80例,融资额达7亿美元,投融资额和案例数量是过去三年的总和。
然而,至2016年,移动医疗迎来拐点,资本寒冬到来,互联网医疗平台刷单、数据造假等问题突显,绝大部分移动医疗App只拿到天使轮或A轮融资,“死亡”的移动医疗项目更是不在少数。2016年的市场环境算是给互联网医疗这一形态的企业泼了一盆“凉水”。
从投资机构来看,心理健康类项目不乏真格基金、经纬中国、NEA恩颐投资、硅谷风投教父Tim Draper等大牌资本(综合历轮融资参考,不仅局限于表中数据),由此可见,基于用户需求,心理健康这片蓝海还是普遍为资本所关注,但盈利模式尚未跑通,造成轮次靠前的情况,64%的企业集中在天使轮、Pre-A轮和A轮,进入B轮的仅有壹心理一家。但2018年以来,诸如安肯医疗、壹点灵、暖心壹疗等企业悉数获得新一轮融资。且动脉网获悉,数家在2017年以前融资的心理健康平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在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方面,金额也在数百万的融资事件占多数,仅有壹心理、壹点灵、青音、简单心理、好心情融资为数千万。
其中,明确获投金额的企业中获得较大金额的是好心情,天使轮即获得了上市公司恩华药业5000万融资。这是一家专注于精神心理领域的移动医疗平台,致力于精神心理领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医生继续教育、在线交流、患者服务、患者管理平台等服务。从2016年好心情成立到获得融资,仅花费1个月时间。对于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精神疾病诊疗领域项目,资本的反应是果断的。
另外,据悉,好心情近期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较大额度的融资,具体融资信息动脉网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后另行报道。
依托互联网,多元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心理疾病的治疗手段分为三类:
一是药物治疗,如抗抑郁类药物等,提供这类治疗的机构需要通过卫计委的审批,有正式的诊所资质。
二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咨询室内,通过言语交流,或者一些辅助的工具,例如图片、绘画等方式来了解、干预来访者的心理状况;
三是物理治疗,通过仪器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症状,如针对情绪障碍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等。
传统的心理咨询机构以工作室为主,三两咨询师,以线下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且按小时收费。在互联网心理健康平台,大部分的创业者把这种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的媒介设计了“轻咨询”产品。不过由于目前交互技术尚待提升,线上咨询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咨询。
从服务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心理健康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寻医问诊、在线咨询、心理测评、社交、员工心理服务、心理课程(付费或免费)、心理学教育等。主打以心理咨询为主的轻度心理咨询、网友互助、倾诉为主,模式侧重“轻”服务。相比其他单病领域的app而言,涉及诊疗的模块较少,主要服务包括在线问诊、患者管理、随访等功能。
纵观心理健康平台企业,按照服务对象需求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精神类问诊平台:服务重症人群,将线下就诊转化为远程诊疗
针对精神科就诊率低的根本原因——病耻感,偏重精神卫生的平台从精神专科医生切入,借助互联网的手段以平台形式,用专业的临床手段和技术协助心理和精神类的患者,提供疾病和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为用户提供临床指导咨询、诊后用户追踪、药品续方服务等医疗核心业务。
以好心情为例,截止至2017年,好心情平台吸纳注册精神科医生 超过1.8万名,占精神科医生在册人数的75%以上,覆盖了全国 2000 多家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心理科,并以中高级别医生为主、涵盖各个年资级别的精神科临床医生。
从医生端来看,好心情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精神心理患者拥有了“私人医生”。利用数据算法对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用户和医生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建立在线一对一联系,患者可以持续在线咨询,并在医生指导和系统只能自动化的跟踪指导中自我疗愈。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诊后的随访随诊服务,这个服务在病程较长的精神科心理科尤为刚需。
2.医生知识转化为财富。精神科医生长期高负荷高压力下工作,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好心情将医生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单个医生月均收入15898元,收入还在不断上升中。
3.精神科医生的云医院。作为国内首家精神科医生的在线执业平台,好心情提供了精神科医生的掌上云医院,医生可在线学习交流,查阅发表科研和论文资料。
此外,在医院端口,好心情正在拓展医院平台的产品:通过二次开发精神科医院微信系统平台,其内容包括医院信息和学术发布、树立医院品牌、患者教育、在线咨询、分诊、导诊、患者随访等,下一步还将医院的挂号窗口连接起来。
在线心理咨询:以科普教育市场,提高用户意识为服务付费
而在线的心理咨询平台,大多承担的是市场教育的功能,他们利用免费的心理学科普吸引用户,提高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在解决用户需求方面,大部分的平台都有对接咨询师的功能,这是心理咨询平台类公司的主要变现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平台偏向以用户倾诉的方式为主,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引导,整体模式较轻,服务的也是在症状较轻,通过自我调整或干预疏导能够恢复的一类人群。
壹心理的产品定位是:心理学内容和服务提供商。壹心理产品总监谢浩然向动脉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个人有任何跟心理或心理学相关的疑问或困惑,都能在壹心理平台上面找到解决方案。”
面对用户压力大、郁闷等情绪,抑或生活中的不顺利,以免费的在线问答作为切入口,引导用户用文字书写自己的问题并在平台上发表。有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师就会留言,接下来,用户就可以尝试对回复满意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付费咨询。
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点击感兴趣的专题,再通过浏览不同咨询师对该话题的特别介绍,就能够较快地判断出哪位咨询师更合适自己。这样的设计增加配对的概率。
壹心理的创始人黄伟强曾提过,花钱购买咨询服务其实是比较低频的行为。平台上有限的文字咨询往往效果不佳,因而造成付费转化率较低,所以用户的体验、平台的专业度、心理咨询师的质量对于心理健康平台来说至关重要。
据官方公开数据披露,截止至2018年,其网站和 APP 端注册用户规模超2000万,付费用户约240万,付费转化率约为15%;壹心理APP日活为20万,网站每日UV达40万,在专业资源方面,平台有超过600位咨询师入驻,200多名心理专栏作家为壹心理提供优质的心理内容。
壹心理的心理咨询业务起步较晚,直至2016年才上线,目前平台有600余名心理咨询师,服务超过6万名用户。据悉,在未来2-3年,在线的心理咨询将是壹心理主要的发力点。
心理内容知识付费:以更易于被用户接受的形式,提供垂直心理知识
2016年被称为“知识变现元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参与人数约3亿人,提供服务人数达到了2500万。以音频、视频传播为主要形式知识付费的2017年迎来高潮,发展得越快的东西往往越容易碰上天花板。随着入局者增加,内容付费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用户付费的逐渐理性,知识付费的内容从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为更为系统的专业化知识体系。随着依靠名人IP吸引流量的时代过去,财经、健康等垂直类知识逐渐展露苗头。
以理性知识起家的知乎为例,2017年,凭借自身拥有的心理学类大V的优势,知乎推出了大量心理类的课程。“2017年度精选”中的心理学课程包括知名大V“动机在杭州”的《努力焦虑怎么办?》的live,以及李松蔚的《7节心理学思维》live、暗涌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在用户买单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回馈。
泛知识平台已经在知识付费兴起的短时间内,做了充分的市场教育。对于用户而言,相对于单价较高的心理咨询服务,一次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心理知识付费内容更加易于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瓶颈在于其无法评估的结果,但心理内容的知识付费对于大部分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了“花钱”,但是得到了以内容为产品形态的回报的过程。
在得到、知乎等平台上,心理健康的内容不在少数,而就专门的心理健康平台来说,动脉网报道的壹心理和自我课均有涉及知识付费的产品,其中,自我课是专注于心理治疗的内容提供商。
自我课创始人林晓透露,在心理垂直内容知识付费进行了近9个月的尝试后,自我课的课程增加到更多平台,例如网易云音乐、荔枝微课和各个公众号大号。线上的直播广告收入在几百万左右。
通过现有的平台导流,已经累计吸引了1500万流量,付费用户不到十万,她对记者说:“线上的艺术治疗体验毕竟有限,为了体验更好,我们开始尝试线下课”。目前,自我课已经与保利地产达成战略合作,预计将在高端地产项目中增加自我课的活动室,主推“妈妈们”的自我课落地课程。北京CBD的高端瑜伽健身房,也在争取自我课的合作,主推职场高压人群。
从业者、产品、支付、监管多方痛点仍存
虽出台部分政策扶持,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但是心理健康行业自身仍面临很多痛点。香港大学金融系唐燕京发表的《移动互联网+能够带来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革新吗?》一文曾指出,目前心理健康市场主要的痛点如下:
1.服务的分层。精神科的从业者有医师资格证所以有处方权,可以对外开各类精神科的药物,而心理咨询仅提供咨询服务,没有开精神科药物的资格。由于没有开药权,心理咨询师遇到需要吃药或住院的重性精神病必须转介给精神医院。这就造成了服务的分层:精神病归精神医院,而轻度的心理症状归心理咨询师。而这两者之间恰恰尚无法用生物标志物进行科学划分,只能通过患者病程长短、泛化程度、发病原因、自我意识等因素做出判断。
2.从业者水平层次不齐。因为心理咨询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从业者鱼目混珠,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整体形象,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缺乏成型的产品。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弱点是没有成形的产品,更没有一种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无法进行口口相传的宣传,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要获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缺乏转诊机制。在发达国家,许多慢性疾病如抑郁症被列为初级保健服务,由社区周边的家庭医生负责一线筛查或控管,再转向专科医院。
5.心理咨询服务是否将纳入医保体系。在我国,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民众的收入水平无法承担每疗程5-8个小时,每次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心理咨询费用。定价太高或者太低,都无法满足双方需求。
6.监管的缺失。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可和证书颁布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各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管理。心理咨询师申请开办心理咨询室,仅需通过当地工商局注册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导致专业咨询方面出现监管空白。
未来5年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精神科是一大“风口”。同时,“亚心理健康”人群的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逐年增长,重度垂直将会成为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趋势。
林晓认为,这一市场不缺需求,缺的是更多好的产品。市场普遍的问题在于患者的“病耻感”强,以及产品的体验差。
谢浩然认为,目前心理健康领域的企业在提供互联网+心理咨询服务时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用户的市场教育成本过高,这是整个行业的最大痛点。随之衍生而来的,是平台的专业性,心理咨询师的服务质量监控问题。
通过技术完成产品或许可行,归根结底要提升心理疾病的市场认知
针对前文提到的痛点,如何搭建优秀的平台模式,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吸引和留住交易双方,并激励交易双方完成交易,产生价值成为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普遍需要思考的内容。
好心情CEO陈冠伟认为,精神心理健康类移动应用平台,可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填补轻问诊平台模式的弊端。精神心理疾病是以“症状学”原理诊断,没有客观的第三方检验方法,每位医生诊断差异会比较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第二,用主流技术解决核心问题。精神类疾病属于常见的慢性病,中国精神医疗资源又分配不均且严重不足,精神科用户长期用药,复诊需求是非常频繁,特别是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如何给患者提供便利,如何给医生提供专业化工具,如何提高患者康复率,遵循和理解这个领域的临床治疗原则基础上,发挥互联网技术,是研究的方向。
第三,医疗互联网的价值除了便捷和高效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提高认知率。因为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人普遍忌医讳疾,特别是精神类疾病,很多人会在这个疾病认知存在问题,在中国就医率只有不足10%,而欧美国家心理疾病的就医率达到70%以上。我们要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普通百姓的认知水平,达到早治疗。
第四,建立精神心理生态系统。将精神心理产业的医生水平提升、临床学科技术提升,更需要加强产业结合。好心情联合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学术,通过在线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方式串联起来,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如此,移动互联网会是心理医疗行业供给侧改革最灵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而在构造生态系统过程中,有承担、有情怀又有创新能力的平台将发挥极大的影响力。
目前的互联网+心理学项目,主要是把线下搬到了线上,以诊断治疗为主,但诊前的预测和诊后的监控都处于薄弱环节,因为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不可能做诊前预测和诊后健康。
参照国外数字行为健康的模式,利用AI技术识别自闭症,利用VR进行心理治疗,通过FDA的数字化疗法帮助减少成瘾症状,在线订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等新的技术手段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海外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从评估到预测、从治疗到疗效反馈,都在数字化循环中构建了更容易的疗效改进机制,最终实现“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疗效”,创新先锋们所追求的未来医疗终极目标。
海外的各种尝试,从营收模式上看,无论是2B还是直接面向患者2C的服务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总体来说最终买单方欧美沿用了移动医疗服务的模式,也就是从保险公司、企业雇主、消费者个人三方。
或许时下正热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现在的心理学的初创企业打通整个环节,形成更优的商业模式。
在上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著作就被译成中文,但至今,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仍然缺乏。在人才方面,中国仅有2万名心理医生,要满足未来若干年的人口需求,需要10多万名心理医生。
但是我国心理市场的痛点并不在于患者人群广而在册的精神科医师仅2万人,而是在供需矛盾后面的付费意愿问题。
英国《卫报》曾撰文分析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患心理疾病似乎是件不光彩的事,会影响患者的就业,甚至影响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会使患心理疾病的人受到更多不公正对待。
相关政策、文化观念、价值传导途径的影响使得以聊天为治疗方案的心理咨询,未在市场中形成主流,所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技术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参照国外的发展轨迹,壹点灵、壹心理等平台开始考虑在发展战略中加入技术因素,提升患者体验,技术能否改变心理健康的服务方式,还有待市场考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