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靠胶片、转诊靠电话,互联网+分级诊疗卡在哪了?
分级诊疗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对于打通转诊关卡,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充满信心。然而,当飞驰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回头时却发现,技术落下去了,但使用的人还很“懵懂”。
单方面用力的互联网转诊时不时会出现卡顿现象,卡在哪儿了呢?
PACS、云影像早都有了,阅片为何还得看胶片?
PACS的应用让影像到达临床医生手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同时影像科还是会发一个二维码用来打印胶片,为了后续复诊或者转诊。
其实云胶片正快速普及,相比打印胶片更便捷。这些在云端的电子胶片包含了医学影像及影像诊断报告等信息,患者登记检查时就产生一个识别身份的二维码,做完影像检查,医师诊断审核后,他的检查报告和影像电子胶片会被进行“云储存”,同时患者会收到一条短信通知,点开短信里的链接手机便会获取检查报告和电子胶片;另外,也可通过医院设置的自助机来打印影像报告,报告单上设有二维码,扫描后也能在手机上看到所有影像资料。
云胶片这么便捷为什么还要打印胶片呢?原因很简单——后续提供诊疗的医生不接受你用手机打开的电子影像。出于对影像画质和图像显示介质的不信任,医生无法通过手机完成诊断。
本来便于分发管理的云胶片,到了患者端就变得很尴尬。一方面大众没有管理个人诊断资料的习惯和平台,另一方面大众提供的电子化诊断资料也很难得到医生的认可。
挑战还有很多!
那么多远程医疗、互联网+分级诊疗,着急转诊时成了摆设!
互联网在医疗领域最广泛的应用,除了挂号支付,就数远程医疗、医联体了。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大批名医名院的照片、联系方式摆在你的面前,让你觉得专家都是触手可及的。
但事实上,专家都是很忙的。不管是转诊还是入院,原来紧缺的资源并不会因此为你打开缺口,很多急重症患者迫切希望通过平台转到大医院时,并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等到回应。你对互联网转诊的期待值从80%降到50%,最后可能会被最传统的方式取代,就是找熟人联系上级医院。
如果你觉得上级医院的医生会更了解患者之前的病情发展,那你就想多了。医生会重新问你一遍病人的情况,既往检查资料就靠你手里能拿得出的几张检查结果和几张胶片。
互联网去哪儿了?
传统的医疗,要被互联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转诊体系内部打通转诊数据迁移通道。分级诊疗下沉,一个个医联体站了起来。然而,有些医联体的连接关系就只是维系在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关系着患者能否转到上级医院,又能否请动专家来会诊。然而,转的就只是患者本人,前后的诊疗信息完全是割裂的。即便已经构建了转诊体系,合作单位的数据还是无法了解。
建立数据认证标准。数据迁移通道打通的一个前提,还包括数据标准的建立和统一。主管部门给出数据标准后,医院才有可能接受外来的数据。
建立合理的定价体系。6月7日浙江省物价局在《关于核定数字影像服务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省级公立医院收费标准为每次检查每人最高不超过20元。根据行业经验,所谓云胶片成本是可以控制在收费标准内的。因此,对于医院来说,这部分定价的空间还是相对可控的。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应给出反馈时间表。第三方互联网诊疗平台面向大众开放了更多专家资源,然而,对于如何转诊、如何问诊的操作步骤还有待改进,针对病情急重程度应予以不同处理。
教育就诊患者,建立个人诊疗记录管理习惯。对于医院来说,诊疗数据管理是根据事物来进行的,而真正要用数据的还是患者。对每一个人来说,清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用药史、过敏史、病史都是必须的,别等大病来袭再去拼凑。互联网绝对可以做好这一点,但要盈利还需要大众的意识培养。
医疗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管要到位。互联网+医疗的落地是为了解决诊疗的问题,因为监管的不能只是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都有标准化的体系,需要多方协调来制定规则。
互联网医疗来了,使用说明书还有多远?
医疗的核心是治病救人,我们希望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科技公司满腔热血投入其中,资本来了,市场火了。然而,在医疗的场景里,不是技术撒下去就能生根,他可能只是漂浮在医疗的大地上,如果找不到配套的服务措施,最终只会枯萎。
在这一点上,互联网企业有很多经验可以去借鉴。
比较早的如医疗设备商如何把检验设备引进医院并运转起来?信息科如何引进信息系统并让各科室使用起来?药企如何把药推进医院......除了把这些新产品推进医院,还需要有配套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用户教育机制等等。比如:一款新药推送到医生面前,药企不光要告诉医生这种药能治什么病,不同患者的用法用量,还得告诉医生这种病可能要谁的命,这就是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当然为了患者安全和医院管理的双重目标,医生也会再做进一步的调整干预,但总还是有据可循的。
相比其他行业,医疗的规则还是会再多一些,因为“出人命”的几率太高了。所有要颠覆医疗的朋友千万别着急,不是不让你颠覆,而是让你想清楚、说明白该怎么颠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