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培创始人程国华:从六年历程看未来AI的开放与融合
刚主持完“西湖论健”,作为主办者之一的程国华没有休息,在周五杭州的阴云下还要准备下午在浙江省医院大会的演讲。在这个间隙,程国华依然欣然接受了动脉网记者的采访。
健培科技的创始人程国华始终低调行事,而健培科技也体现了他一贯的风格。除每年一度的西湖论健及其成就所吸引来的慕名者,健培很少在媒体曝光,始终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默默深耕。
2012年到今天,已经六余年。
远见: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抉择
2012年健培刚成立时,“医疗+人工智能”只能从国外瞥见一点星火,那时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各类“互联网+”产品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上。面对风云突变的时代,健培一行人进退维谷——是大胆追随人工智能这一技术,还是尝试在互联网模式的潮流中抢占高地?最终程国华果断决策:做人工智能。
这个决定暗含了程国华精准的洞察力。2012年6月,一条微小的新闻触动到了他——IBM Watson与安德森肿瘤中心签订了第一份合作协议,其金额约为240万美元,内容是探索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以辅助诊断皮肤癌。
这条新闻让程国华意识到,原来医疗AI也能走向商业化。这一事件是有史以来AI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改变了健培科技行进的道路。
结合日后的变化,程国华再次谈到了当年的抉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医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其中有很大的差别。我当时的分析是这样的:互联网模式对于医疗领域更多地表现在它的间接作用上,比如说通过互联网模式,患者能够更快地匹配到合适的医生,找到更好地治疗自身疾病的途径,将患者与医生以一种跨越空间的方式连接起来。但就现阶段而言,互联网也有缺点,即让忙碌的医院更加忙碌,而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因为人们都会尽其可能地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
“相比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无论是一流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将受益。这项技术可以把一流医院的专家经验很好地沉淀积累下来,投送到基层,让基层的医生进行过去没有能力操作的工作,如阅片、报告撰写,大幅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推进分层诊疗的进行;大型医院受益于基层医院的分流,同时也将医生从烦琐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更多精力去应对一些特殊的情况,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好事。”
“我们要做对的事,而非时尚之事。”程国华总结到。
西湖论健起源:默默无闻的医疗人工智能
目标定好了,一切都好走很多。健培科技的创业者是一群IT的老江湖,程国华本人也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用于数据分析的深度学习算法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真正的问题是,算法做好了,却没有数据可以分析。在2013年,没有医院知道人工智能,更不相信人工智能能为医疗行业带来颠覆。联系了多家医院,医生都认定这是一个骗局而非技术,何谈合作?
几经波折,在朋友的帮助下,健培科技联系到了一家位于新疆查布尔县的医院,愿意提供数据帮助健培做临床测试。确认合作后,程国华立即背着几台服务器,独自坐上了开往沙漠地带的火车。
随后的两个月中,程国华白天向医生了解放射科的一些工作,晚上接入医院的PACS系统,把脱敏后的数据传回位于杭州的健培总部,等待总部建立数据库,用算法对图像进行标注。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尽管当时的精准度无法与现在相比,但医生仍对此非常满意。不过谈起人工智能的未来,医生们仍然不抱希望,认为这太遥远。
在接下来的两年,健培又进行了肺结节、乳腺癌等疾病的尝试。在临床测试的过程中,健培发现,喂养算法的数据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如何获得更多数据呢?也许先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人工智能——健培需要培育这个市场。
在2015年初计划敲定后,健培就开始全力投入会议准备,并将会议名定为“西湖论健”。
这一年的“西湖论健”是一个极好的开始,IBM、华为等大公司及国内六位院士都参与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上诸多学家讨论了“AI+医疗”相关的问题、发展与未来,人工智能也走进了更多医生的视线。
没有硝烟的战争:AlphaGo对阵李世石意味着什么
西湖论健只是打开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一角,真正让世界都知晓人工智能的,是2016年6月AlphaGo对阵李世石。当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对局的结果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时,程国华看到了四个字——人机大战。
程国华在采访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看到这个比赛,我想到的是,为什么谷歌要搞这样一个比赛,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是为了给人工智能造势。”
这年的“西湖论健”当即把“人机大战”加入了会议主题,成为了国内第一个举办医疗AI人机大战的论坛。
“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年‘西湖论健’的火爆场景我仍历历在目。这次论坛创立了两个国内首次,一个是‘医机大战’,我们邀请了资深影像诊断专家和阅片机器人现场大比拼,展示大数据技术驱动人工智能的黑科技;第二个是现场中美连线MDT会诊,世界级癌症治疗专家群英聚首,现场验证多种癌症治疗的最新成果。”
同年,健培科技参加了世界肺结节检测挑战大赛(LUNA2016),凭借“啄医生”阅片机器人击败了世界上诸多医疗AI产品,并创造了世界记录。中国团队的AI技术能在医疗领域走向世界,这意味着国内的AI技术已经有了与国际并肩的底气。
2017年8月,“啄医生”作为唯一医疗人工智能项目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的《机智过人》节目,在最终的决赛中同阿里云同台竞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程国华感概到,“人们只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在CCTV1的节目中展出,却看不到这背后的暗涌。2017年医疗人工智能以爆发之势扩张,在‘机智过人’的导演找到我们之前,他已约见过全国近百个医疗人工智能AI,而最后站在台上的是我们。”
啄医生的成功之路:健培商业模式探索
被问及健培的核心竞争力,程国华用四个字进行了概括——脚踏实地。
从资料上可以看到,健培科技成立六年以来,融资阶段处于Pre-A轮,但公司的成就并不一定跟融资的轮次挂钩,尤其是在群雄并起的人工智能领域。
在人工智能领域普遍烧钱的阶段,健培依靠为医院提供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实现盈利。“我们一直在前线摸索,所以我们知道医院各个科室的需求,这是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是IT的班子,靠开发系统和软件很容易实现盈利。同时,我们整个团队非常节省,但我们得保证收入,无论是企业的收入还是个人的收入。那么,不拿融资又要维持行为与收入,我们便一直处于一种破釜沉舟的状态,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我们很难去评判融资行为的好与坏,放慢扩张速度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程国华补充道,“如果我们能摸索出收入的模式,那么我们会拿投资。”
稳重审慎的原则伴随着健培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包括人工智能、CAD等系统,健培科技的产品已经在近600家医院落地,还有近百家处于洽谈之中。
现在,健培的产品覆盖阅片机器人(啄医生)、自助云胶片、智能影像云系统等产品,可以为医院提供整套的信息化服务与辅助阅片服务。
前沿探索:落地、审批与发展趋势
本次“西湖论健”论坛的主题是“互联网+智慧医疗的开放与融合”,开放是指医院的开放、数据的开放及思想的开放,融合则是将已有的数据、技术等融汇贯通,以寻求新的理解。
会上自然也谈到了许多人工智能参与者都关心的问题。首先是NMPA(CFDA)的审批问题,现在全国总计有30~40个产品在中检院报检。程国华将会议上主任的演讲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并不是所有的FDA产品上市都要进行临床的实验,所使用的数据集来源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可以用于临床前的评价和临床的评价,对临床的评价可以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临床。国家对AI+医疗器械的产品,包括AI、医疗器械、软件,在质量评价上都有一定要求,需参照20551标准,该标准从八个特性来评价软件的质量,尤其是对于AI关注信息的安全性和兼容性的要求。
其次是数据的标注过程需要严格规范,尤其需要注意临床总则。以眼科AI为例,现有的共识来源于我国眼底学组的临床诊疗指南。
最后,数据的偏移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回顾性数据。要保证控制的进行,医生需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共识,这也是本次论坛举办的原因之一。
除开审批的因素,程国华认为一个地区的政策对于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浙江在互联网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沿,其政策上的倾斜也是明显的。浙江省一号工程的核心就是数字经济。”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一切都欣欣向荣,借用一下程国华在“西湖论健”中的结尾:“未来是开放和融合的时代,我们希望最大的开放是人的思想的开放,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加入到开放的潮流中来,让我们开创更好的时代。”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