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骨科诊疗标准差距大?仁医骨科搭建中欧顶级专家交流平台
骨科医疗按照价值传递的顺序可以分成以医生、器材和医药为主的上游环节,医院和诊所组成的产业链中游,以及以患者为核心的下游环节。骨科专业涵盖范围广,手术是重心,专家是核心资产。在这门特殊的学科中,手术量大而导致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强发展使得骨科医生们必须要终身学习不可懈怠才能跟得上骨科专业发展的速度。
动脉网获悉,近日,2018首届中欧国际骨科高峰会议(以下简称“2018SEOS”)在广州举办,本次峰会由佛山市中医院和广州仁医骨科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由欧洲脊柱学会、德国脊柱学会、欧洲运动医学学会德国足踝外科学会共同承办。
大会由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忠军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德国慕尼黑哈拉兴骨科医院脊柱中心主席,国际足联卓越医疗中心主任,国际脊柱外科发展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仁医骨科的首席战略顾问Michael Mayer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佛山市中医院院长刘效仿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此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姜保国、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中国现代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拓者与引领者周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等国内顶级骨科大咖也共同参与此次峰会。
作为此次峰会的主办单位,仁医骨科汇聚全球著名骨科专家,打造国际骨科医生集团,轻资产链接全球实体医院。仁医骨科成立的目的是搭建一个以内地为核心、辐射世界的国际骨科交流平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的眼光,积极促进中国骨科和国际的沟通,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学术交流,从而扩大我国骨科在世界的影响力。
在骨科专家资源稀缺的环境下,仁医骨科由国际骨科权威担任创始人,直接与国际知名骨科医生签约成为他们在中国的唯一合作授权人,直接成为国际著名骨科医院唯一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在2018SEOS上,峰会聚焦脊柱外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骨肿瘤、足踝外科与创伤四个领域,分别设立了分会场。现场共吸引了千余名来自国内外骨科的专家学者,以前沿的技术,新颖多样的角度以及深入的探讨。根据不同专业骨科医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切实提升临床诊疗能力,给予基层医生与一线骨科专家近距离探讨、接触、学习的机会,推动中国与国际骨科密切沟通,进而推动中国骨科的发展。
我国骨科已进入新理念时期
按照《中国外科杂志》的分类,我国骨科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启蒙期、发展期、观察期、飞跃期以及走向世界时期。
随着《骨关节炎诊疗指南》、《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等指南的制定,学术规范的形成以及数字化骨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骨科的发展自2000年至今已进入走向世界时期。
骨科原先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的理念已经转变为“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此理念,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活动功能,原本术后伤口创面较大的情况也已趋向“微创化”。
从前由于技术局限,我国骨科存在很多禁区,许多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现在,从脊柱到四肢,基本已不存在禁区,所有的骨科疾病都可以获得治疗。此外,在辅助手段上,日趋“智能化”,导航设施已经逐渐普及。
在脊柱分会的会场上,现任欧洲脊柱协会主席,德国职业创伤医院脊柱外科和神经创伤中心主席,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附属夏里特医院肌肉骨骼外科中心顾问Frank Kandziora教授表示:“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有四件事是最重要和需要记在心里的:会议、研究、教育培训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在这次会议中,医生同仁将有机会得到:与顶尖专家交流的机会、最新的研究成果知识和最热门的研究题目。”
现任欧洲脊柱协会主席,德国职业创伤医院脊柱外科和神经创伤中心主席,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附属夏里特医院肌肉骨骼外科中心顾问Frank Kandziora教授(来源:企业供图)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外差距较大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记录的,每五年一次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在2013年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类疾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3.73%,而 2003年全国居民的此类疾病患病率为2.31%,从2003年至2013年呈逐步增长的态势。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新增的骨科病患者至少在200万人以上。
虽然需求巨大,但相较德国、美国等骨科诊疗水平在国际排名前列的国家,我国骨科行业整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基层医院,有手术需求的病患往往得不到好的治疗,大医院的虹吸效应使骨科专家资源基本集中在大三甲医院;
二是专科医生培训制度尚未有效建立,在骨科这类手术占比较高的科室中,重学术、轻临床的问题在医生培养中仍较为显著;
在技术方面,我国骨科学科的发展虽然在近30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多为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技术研究还是刚刚起步,治疗还没有做到标准化。尤其是在运动损伤、微创技术等方面,与德国等欧洲各国有差距。
相比国外水平而言,由于导航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及设备昂贵的原因,对新技术的应用,即导航下的操作技术水平尚有一段差距。非导航技术方面,在关节外科,膝关节下的技术己与国外水平相当,但其他关节镜技术,尚存一些差距,如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在脊柱外科方面,经皮手术己相当或超过国外水平,镜下技术则相当或略低于国际水平。创伤外科方面,微创技术水平己接近国外水平。
骨科的技术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骨科发展的一块短板。相较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虽然骨科看起来创伤大,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但是骨科手术大部分的目的是要恢复患者原本的运动功能,术者需要将破坏的结构恢复到原本的样子,其实也是非常精细的工作。
例如假体(膝,髋,肩关节)的置换,替换关节的部位修裁的越贴合,运动功能恢复的也是越好,这也就要求了骨科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实操技术,同时也要贴近前沿科技,拥抱数字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体来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整体渗透率很低,创伤、关节和脊柱的渗透率分别为4.9%、0.6%和1.5%,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骨科植入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骨科行业的逐渐发展,这一片巨大的市场也成为中外学术交流最广阔的土壤,中国的病例库之大也是国外的学者需求的资源,因此,中外专家在骨科方面的合作,是实现双方共赢的举措。
德国慕尼黑哈拉兴骨科医院膝髋肩关节外科主任Hermann Otto Mayr教授在运动医学与关节分会的致辞中表示:“以会议作为中欧富有成果的合作的开端,在未来,中欧骨科科学协会,和创伤方面的协会将会成立,中欧之间的科学交流将会更富有成果。”
德国慕尼黑哈拉兴骨科医院膝髋肩关节外科主任Hermann Otto Mayr教授(来源:企业供图)
新技术在骨科的使用前景
骨科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包括常规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和医疗器械治疗等,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通常是手术或术后部分或全部植入人体以替代、支撑定位或者修复骨骼、关节和软骨等组织的器件和材料。
3D打印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重要技术,近30年来发展迅速。3D打印技术有异于传统的削材及铸造技术:不仅使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还能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实现材料与病变部位的完全匹配,同时可携带细胞及生物活性微球进行骨缺损部位的原位打印。这些特点决定了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忠军教授在演讲中表示,3D打印假体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作用,能让脊柱的稳定性大大增强,能让早期病人恢复功能,下一步将会深入研究,让它在缺损修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忠军教授(来源:企业供图)
除了3D打印外,骨科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亦不可小觑,骨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微创、精准、减少术中透视及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在我国骨科学科的排行榜上,北京积水潭医院牢牢占据着榜首,在全年的手术量上,2017年全年45000台这一惊人的数字,也将北京积水潭医院送上全世界单个医院骨科手术量最大的位置。
在骨科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上,积水潭医院也是走在前列。2016年12月18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最新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机器人”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现场演示。
“天玑机器人”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智航公司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研究了15年的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
田伟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不同于表面软组织,骨科的手术更像是在一个坚硬的暗箱内操作,所以需要深层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计算机导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骨科手术的三大难题: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医师牛晓辉(来源:企业供图)
在此次的2018SEOS上,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医师牛晓辉亦分享了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并提出导航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及生存率,并改善功能。
仁医骨科创始人Juin在此前接受动脉网记者的采访时就曾表示,医学领域发展相当迅速,医疗技术的进步促使医生与时俱进,保持学习的激情和热爱。“学术是要不断地去学习,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所在的领域就会快速发展。”
仁医骨科通过引入国际上骨科各分支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到有需求的国内三甲医院担任客座教授,给医院提供骨科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例如帮助医生到国外进修培训,帮助医院引入客户满意度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国际治疗标准和建立国际康复治疗标准,最终提升医院知名度,提高医院骨科科室整体技术力量与国际骨科治疗水平接轨,仁医骨科计划年内迅速在全国复制该模式,5年内至少独家签约100位欧美著名骨科医生,签约50家中国三甲医院聘请国际客座教授。
中欧国际骨科医生联盟成立仪式(来源:企业供图)
在国家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推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同时连接国内外骨科领域内顶级专家,借助国内外医疗优势,为国内医生提供行业内高效,高质量的学习交流机会,使他们能与国内外的专家零距离接触,感受骨科领域的前沿技术,是此次大会的初衷,同时也是各方期望推进骨科产业发展的共同希冀。
正如大会主席Michael Mayer教授所说的:“我们实现了中国与欧洲多个国家汇集国际著名骨科专家的目标。”最前沿的讲座,高质量的科学信息、热烈的讨论和意见的交流,最终目的是希望此会议能加强中国与欧洲骨科医生之间的合作,将把欧洲最新的学术资讯带到中国,与中国的医生一起分享,使国际间的交流更加畅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