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开诊所?听听丁香诊所、强森医疗等4位大咖支招
近日,丁香园诊所管理巡回研讨会成都站揭开帷幕。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代表,基层医疗市场也大有可为,吸引了很多新型诊所进驻,比如强生医疗、吕医生连锁、安德全科诊所等。
本次大会,近180名基层医疗从业者到场参会,包括强森医疗副总裁万坤、丁香诊所负责人杨泽方、爱肾医疗张永强等行业大咖悉数登台分享。
为什么成都的基层医疗市场火爆?
事实上,这和成都的政策有关。今年7月11日,成都市委召开主题为“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新闻发布会。市卫计委组成员、副主任贾勇表示,早在2016年,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业务量增幅就超过医院增长幅度,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明显增强。
下一步,他们将通过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再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将累计投资29.95亿元,完成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诊疗设备提档升级,计划到2020年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339个,诊疗设备提档升级384个,2890个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和标准化建设。
截至目前,已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27家,完成诊疗设备提档升级108家,完成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506家。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社区综合体建设,同步规划、改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市民在基层就医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是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能力。目前,全市已组建82个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实现了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下一步将强化医联体内涵建设,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通过加大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乡村医生县管乡用等多项举措,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能力,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是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000余支,签约600余万人,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优先覆盖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今年,我们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首次发布了家庭医生服务包“标准菜单”,居民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签约服务包。我们将通过不断提升务质量来提高签约率,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守门人。
丁香园诊所发展联盟服务升级
值此之际,丁香园于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的丁香园诊所发展联盟,据丁香园行政总监徐可楠介绍,凡是加入联盟的诊所,均可享受这五大福利:信息化服务(SaaS 系统)、线上线下的课程培训、人才招聘服务、品牌打造以及第三方资源对接,而这些服务也将基于丁香园本身的大数据平台不断的更新迭代。
在信息化服务方面,诊所系统将会迎来一次大的升级,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功能。比如在用药指导方面,医生药开多了,或者两种药之间可能会有冲突,系统都将会出现警报提醒,能够帮助诊所医生做好医疗质量的控制。
除此之外,一些已经被线下诊所验证过的医疗服务产品,也被纳入成为联盟的服务体系中,比如丁香诊所的明星产品「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已经被成功打造成线上的小程序,诊所可以更便捷的为顾客输出生长发育报告,同时也丰富自己的产品形态,获得更多客流。
“我们会利用好丁香园本身的数据优势,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为更多诊所赋能。”徐可楠直言。
强森医疗:连锁诊所需要复制的是什么?
“如果你要开的是连锁诊所,那么复制就是你的本能。”强森医疗副总裁万坤这样说到。
强生医疗从2014年8月第一家门店落地开始,截止目前强森已经布局了42家医疗机构,这其中包含三种业态:社区中心医院,也就是一级医院,1000~2500平米,含住院部,床位 20~50张;社区综合的门诊部,只需要 400~600平米;社区全科诊所,100~200平米,它只有一两个科室,提供基础的一些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
强森医疗通过这几年发展下来,万坤总结了以下几种模式:第一是建在社区的周边,服务对象是家庭,拉近诊所与患者的物理距离,然后慢慢做进心里;
第二是预防加治疗的全科模式,把服务和产品的定位做到精细化,不像大医院科室那么分割那么精确;
第三是跟居家养老的结合。在60到75岁这个区间内,更多的是一养带一儿,其实做的就是康复。75岁以上就要进入医代养,医的成分会更多一些。
第四是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会员模式。随着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多了以后,管理半径也在增大,需要借助一个标准化IT工具去管理。
在标准化方面,第一,就诊流程的标准化,即用户体验地图。就医流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链条,有挂号、有问诊、有开处方、有随访等,最后形成一个闭环。
第二,医疗质量的标准化,这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医疗机构和其他行业有很大区别,比如服装店、酒店,洗衣店,他们的服务直接面对用户,不存在中间人。而医疗机构中间隔着医生,医生是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是提供标准化诊疗的决策者。
医生处在机构和C端用户之间的这个环节,所以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医生不是工业品,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化。医生是医疗质量标准化的一个核心,所以需要有一些体系去辅助他们达到更多层面的标准化,如资质、培训、管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
最后一步是新店的选址,这非常重要。一旦诊所位置决定了,那么周边的流量池基本就被框定,也就是说周边的家庭数和周边社区居民的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首选城市是新一线城市或者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品牌开发商。”万坤说到。
其实医疗服务的品牌想打造确实比较难,因为获得信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标准化的目的是找对路,让单店更好去复制,让你赚钱;而品牌是破好局,让用户更喜欢你,做的是开源和增值,是让诊所越来越值钱。所以这就是标准和品牌的关系。
万坤认为,连锁的本质是做品牌,品牌的本质是信任。通过品牌吸引流量,再通过优质的医疗产品留住客户。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标准化,比如就诊流程的标准化,我们把它叫用户体验。所以怎么设计用户体验地图,让顾客在哪些环节感到满意,在哪些地方感受惊喜,这是每一个运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爱肾医疗:未来5年,民营血透中心将增加至3000家
那么专科特色诊所如何搭建呢?比如说怎么把一家血透中心建起来,怎么在社区把慢性肾脏病管理起来?
来自爱肾医疗创始人张永强说道:“未来五年内,血透中心一定会逐步形成以公立为主,以民营为补充的体系。至少会新增3000家,而且这些增量基本都是靠民营来做。”
当然这离不开政策,2017年国家卫计委修改了医疗机构管理实施条例,其中增加了一些新医疗机构类别,包括安宁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护理中心以及血液透析中心等等。
在市场上,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有慢性肾脏病,但是知晓率特别低,就12%,不同地区的疾病盛行率差距非常大。
民营血透中心并不是新鲜事物,其实已经发展了七年。在这两年非常热,从 16 年到18 年总共注册了300 多家,近一年就有 240 多家,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那如何成立一家血透中心?以爱肾医疗为例,比如我们计划在西北部省开一家血透中心。
首先是选址,这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第一是医保,血透中心是一个重医保项目,患者80%都是靠医保支付。第二是人口,发病率和治疗比在那,人口少了肯定不行。第三是文化,患者一周要来三次,一年来120到150次,所以文化很重要。第四是政务资源,目前好消息是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已经取消了,可以少跑很多路,但还需要执业许可、环评、消防等等。
其次是布局分区,包括通道流程,安全管控,核心突出的是专业性和人文。
在运营方面,一个血透中心的成本,其中1/3是房租,1/3是人员,1/3是其他成本,大体和其他医疗机构差不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