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写在新一轮集采前:这就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考”

2019-09-19 08:54
浑水冷星
关注

“我有些关于集采的问题想请教和听听您的看法,不知道是否方便?”

“现在没时间,我们公司内部也正忙着研究这个事。”

17日,当记者向一些集采企业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对方无一例外的给了这么一句。

去年12月,国家带量采购率先在“4+7”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进行试点(第一轮集采),当时共有25个品种中标,平均降幅达52%,最高降幅96%。

今年9月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又公布了《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简称《文件》),正式宣告国家带量采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由于这一次是将此前25个中标品种的带量采购从试点城市推向全国,因此也被称为“集采扩面”或“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

按照《文件》,参与本轮“集采扩面”的企业将于9月24日递交申报材料。而在这之前的9月11日,联合采购办公室特地召开了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企业培训会,向相关企业介绍了《文件》要点,同时接受企业咨询。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更大范围内的集采,企业们纷纷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项筹备工作。“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管不了别人的生死,我们只能让自己先活下来。”有人如此对记者表示。

的确,对于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说,这就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考”。那么,这场考试最终将成就谁,又会牺牲了谁呢?

跟或不跟?降或不降?这是一个问题

“大家对24号的集采怎么看,还会不会大杀价?”在某个医药投资群中,有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发问。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也盘旋在所有人的心头。

在上一轮集采中,25个中标品种“平均52%,最高96%”的降幅不仅让企业痛呼出声,同时也大大超出了资本市场预期,导致集采宣布中标当天,医药股全面大跌。而此轮集采是将上轮的中标价作为“天花板价”,那么企业是否还会进一步“割肉”?

“以首轮集采的中标价作为’天花板价’,加上有更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将参与此次竞标,因此势必会有很多品种要在原先的价格基础上进一步降价,并创新低。”此前,有业内人士如此向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在首轮集采的25个中标品种中,包括吉非替尼、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恩替卡韦、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利培酮等在内的多个品种在首轮集采开标后都新增了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而其中有些品种的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数量甚至达到了7、8家,包括瑞舒伐他汀(上一轮中标企业为京新药业)、氨氯地平(上一轮中标企业为京新药业)、头孢呋辛酯片(上一轮中标企业为成都倍特)、替诺福韦(上一轮中标企业为成都倍特)、蒙脱石散(上一轮中标企业为先声药业)等。

然而,现实可能会比预想的更加艰难。在旁观者都在猜测“企业是否会再次大杀价”的时候,企业们却要为“是否还能参与集采”而纠结。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了成本因素,但最终还是无法接受’4+7’的中标价,那我们到底是来参加集采好,还是不参加好?如果没有参加,那我们的产品是属于‘未中选品种’还是其他范围?”在9月11日的集采企业培训会上,有企业提出了这个很多人都未曾料到的问题。

“的确有企业可能做不出(4+7)价格,特别是那些在首轮集采中降价幅度已经很大的品种,对于这些品种涉及的企业,后续到底跟不跟进,是否还要杀价夺标,这些都是难题。”一位参与培训会的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还有一些品种竞争特别激烈,企业能否腾挪出足够的价格空间去中标也会变得尤其艰难,但另一方面,这些品种的采购周期又长达2、3年,如果错失此次中标机会,2、3年后的市场格局可能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这真的是个很难的决定。。。”对方补充道。

“每个品种、每家企业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大家的战略都会有所区别。到底是否参与集采,又该采取怎样的竞标策略,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成本、利润、原料、产能以及该产品对公司的重要程度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一位企业人士评论道。

那些挣扎的企业

从“两票制”到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从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到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在这些年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对于变革的结果,也曾有业内人士预测,认为最终将带来整个行业的大重组和大洗牌,“未来超过一半的企业会消失,或重组或破产,行业集中度大大得到提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带量采购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的仍旧是压力居多。以外企而言,从此前辉瑞和赛诺菲公布的半年报来看,2019年上半年,辉瑞的非专利药和仿制药业务部门Upjohn在中国的的业务下降了20%,关键原因就在于带量采购;赛诺菲则警示称,由于中国带量采购项目的推进,Plavix和Aprovel/Avapro的销量可能会在下半年下滑。

“不过外企原研最终并不会降价很多,因为他们毕竟是进口的。以我们的一个产品来看,外企原研药即便降价了,和我们的价格相比仍旧有着百倍差距。”一位企业人士表示。

从本土企业公布的半年报来看,虽然带量采购让中标企业的相关品种销售得到提升,但由于降价的原因,企业实际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有限。如在第一轮试点中有六个品种中标的华海药业(600521.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同比增长4.50%。公司表示,虽然“4+7”带量采购中标产品销售数量大幅增长,但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收入增幅较小。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披露的半年报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正大天晴集采中标产品—恩替卡韦(“润众”分散片)的销售额约为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减少了约1.74亿元。

“对于我们企业,预计未来2、3年时间里还是会比较艰难,因为仿制药受带量采购影响,而创新药还不能很好地接上,不过之后随着创新药业务的渐入佳境,我们就可以慢慢完成一个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变。”一位国内大型制药企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在带量采购下,跨国、大型制药企业尚且面临如此境况,更遑论是那些中小企业了。而这些企业对于未来的紧张和慎重在9月11日的培训会上也很容易让人感受到。

“我们企业地处XX(某地),你知道的,人工成本就会比较高。”当被问及对于此轮集采有何想法时,有企业略显沉重地答道。

而另一边,也有企业并不想过多地谈论未来,只是如认真备考的学子那样,在有些企业已没有疑问提前离场的时候,仍旧坚守在会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成本的细节和问题,希望能抓住此次培训会机会了解清楚,以便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获得更多的胜出机会。

那些拼杀的企业

虽然大多企业视带量采购如洪水猛兽,但不能否认的是,对于某些企业,带量采购仍旧可以是一场盛宴。

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为例,在首轮集采中扬子江药业是该产品的中标企业,而原先占据这个市场80%以上份额的恒瑞医药(600276.SH)却因产品暂未过一致性评价而未能参与竞标。扬子江药业的中标价为532元/4支(133元/支),与原先恒瑞医药136.56元/支的价格相比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扬子江药业凭借着并不算低的价格,通过带量采购轻易蚕食本属于恒瑞医药的市场份额,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真是羡煞一众同行了。

以培美曲塞注射剂为例,其原研为礼来,而在首轮集采中培美曲塞注射剂的中标企业为四川汇宇制药,公司原先在该产品市场并没有多少份额,集采则给了公司迅速打开市场的机会,不可不谓是一匹从集采中跑出的黑马。

“集采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的确是很好的机会,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和产品知名度,但通过中标集采,两者都有了。”有企业评论道。

京新药业(002020.SZ)中标的左乙拉西坦片属于也相同的例子,原本该产品近99%的市场均被进口企业占据,而公司中标后,迅速打开市场。京新药业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吉易克(左乙拉西坦片)实现收入0.48亿元,同比增长253%。

在首轮集采试点中,除了左乙拉西坦片以外,京新药业还有瑞舒伐他汀和氨氯地平两个产品中标,在上市公司中,同中标6个产品的华海药业一样都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从公司竞标氨氯地平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来看,京新药业“志在必得”的气势也让同行为之侧目。

“原本京新的氨氯地平并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至少在首轮竞标企业中是最后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然而公司在最后时刻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参与了竞标,并且还中标了。。。”一位参与了此前一轮氨氯地平集采的生产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相信公司为参与集采,在一致性评价工作上是做了不少努力的。”对方表示。

不过,虽然在上一轮集采中收获颇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氨氯地平与瑞舒伐他汀均新增了多家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特别是氨氯地平,目前国内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已接近10家,预计在新一轮集采中企业们将展开更加激烈的厮杀,而京新药业业或也将迎来真正的挑战。

财联社(上海,记者 徐红)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