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好得快”是否能“活得久”
前天,虽然是端午节放假,实验室的小伙伴们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开了一个网上讨论会。这一次,他们学习讨论的是关于临床研究中的样本量的问题。讨论期间有关于PFS和OS的一段内容,对我们日常的临床实践也很有用。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PFS是“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英文缩写。OS 是“总生存期”的缩写。在任何临床研究中,这个两个“时间长度”的变量,是评价一种药物或者一种治疗方法的主要指标。毕竟,我们一切治疗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所以说,总生存期(OS)是绝对王牌的指标。如果一个治疗方法,你能够拿出让人信服的,延长了一群人的OS时间,毋庸置疑,这个治疗方法一定能够被接受,被推崇。
但是,任何临床研究都有一个时间进度的要求。有些疾病,譬如良性肿瘤,或者疗效很好的乳腺癌、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很长,临床研究的时间跨度,等不到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这就产生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这个替代指标。PFS还包括了患者在观察期内,从随机化分组,到疾病出现进展,或者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的整段时间。
譬如我们来比较小肝癌,是肝外科手术切除好,还是射频消融好。一位患者的小肝癌外科手术切除后,2年以后才复发,那这个患者在“没有疾病进展”的情况下存活了2年,他的PFS就是2年。而另外一位患者,小肝癌是用射频消融治疗。但是,6个月复发了,那这个患者的PFS就是6个月。想象一下,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后者的“生存预期”一定没有前者好。这个就是可以用PFS替代OS来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终点。
通常情况下,PFS是“没有疾病进展”的状态,我们姑且称它“好得快”。OS是“总的生存期”,我们姑且称它为“活得久”。通常情况下,PFS越长,OS越长,也就是“好得快”,自然能“活得久”。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肝癌进展到晚期,这个规律未必正确。如果一个分子靶向药物很有效,用了以后,肿瘤很快出现"缩小"或者“稳定”。但是,好景不长,隔了5个月以后,出现了“耐药”,病情控制不住,肝癌出现了进展和转移。这种情况下,这个分子靶向药物的PFS是优秀的,但是,OS未必会长。这就是“好得快”,未必一定能“活得久”。
那医生们怎么能延长患者的生命呢,这就需要“二线方案”来进行组合。当第一种药物有很好的PFS,一旦耐药,我们有二线的有效方案替补上去,如果获得疗效,就又能有一个新的PFS。这样,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就得到延长。
所以,在评价一个临床方案或者一个药物时,医生们既要看它的PFS,也要看它的“PPS”,这个PPS是指“疾病进展以后的存活期”,来判断某种治疗方法,或者药物,是不是真的给病人带来获益。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