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华夏精放用“同质化”撬开肿瘤放疗市场

2020-07-27 11:27
动脉网
关注

动脉网获悉,北京华夏精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夏精放”)近期完成了天使轮2000万元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放疗中心的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以及后续人才队伍的组建与培养。

华夏精放成立于2019年5月,是一家致力于肿瘤患者放疗的医学企业。华夏精放试图通过在各地搭建放疗中心及平台,改善放疗资源不平衡的局面,提高癌症患者放疗技术的可及性。是什么让一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获得资本青睐?我们采访了华夏精放创始人、医学总顾问夏廷毅教授,让他解答我们的疑问。

放疗设备保有量、癌症病人放疗可及性较低

2019年,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展开了全国第九次行业调查,调查放疗单位覆盖肿瘤专科医院放疗中心、综合性医院肿瘤科、综合性医院放疗科、γ刀治疗中心等。调查结果于2020年4月以《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放疗人员和设备基本情况调查研究》发布于《中国肿瘤杂志》。

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拥有加速器仅2021台,加上钴60机器仍仅有2087台,每百万人口仅1.5台,低于WHO标准(2~4台),更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每百万人口6~12台的水平。其中,仅北京、上海、山东能够满足每百万人口放疗设备数量高于2台的要求。

放疗设备保有量低于WHO标准是华夏精放切入肿瘤放疗领域的动机之一。50%~70%的癌症患者本应接受放疗,但实际仅1/3接受了放疗。设备的保有量低,以及癌症患者接受放疗的人数较少,最终又造成了放疗技术对国内整体癌症患者的贡献较低。这种恶性循环影响着人们对放疗技术的认知。

夏廷毅教授表示,“欧美、日本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70%左右,其中,手术加药物治疗占据40%、放疗在其中占据30%。但是,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仅40%左右,其中,更以外科为主导,药物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放疗在其中的贡献不足1/3。这促使我们推动放疗事业的全面发展,解决放疗资源不平衡的局面,更广泛地普惠癌症患者。”

多种模式构建放疗中心,推动“同质化”发展

夏廷毅教授对华夏精放的定义,是拥有具备核心专业技术能力的医师队伍,并从事于医疗经营和医疗服务的轻资产实体。这一定义基本上框定了华夏医疗与第三方的合作模式:

1、为公立医院提供学科建设。部分地区公立医院试图实现变革,但本身放疗科规模并不大。华夏精放通过提供2~3名专家、物理师以及信息化平台,“实现学科建设拔地而起,医疗服务水平直升起飞的效果”。政府可通过购买华夏精放提供的优质医疗,帮助边远省份地区实现医院学科建设。

2、为民营医院提供专家队伍。比如华夏精放与新郑中医院合作的新郑肿瘤放疗中心。新郑肿瘤放疗中心在建时便采用超前理念,配备了Pet-CT、Pet MR、加速器等放疗设备,并预留8个放疗装备基坑。放疗中心环境优美,布局完善。但是因为放疗人才的缺乏,导致病人较少。华夏精放对其提供独立运营团队,帮助医院实现健康运转。

3、为投资人创建的放疗中心提供配套支持。这主要针对有放疗市场需求,但是当地放疗中心无法实现标准化建设的情形。资本愿意按照华夏精放的标准,进行标准化装备建设配置、搭建一流平台,华夏精放会予以配合,提供相应的技术装备、流程规范、人才队伍等支持。

4、与投资人合作共建放疗中心。为减轻投资人压力,华夏精放会选择与投资人合作共建放疗中心,实现双方互信,并借此发展当地的放疗中心,解决放疗中心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

关于放疗中心的建设,华夏精放试图实现的是同质化发展。对夏廷毅教授而言,“标准化建设是前提条件,信息化管理是工具手段,规范化执行是能力水平,同质化水平是结果。”

在标准化方面,华夏精放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是装备配置的标准化。通过提高装备配置的质量,解决病人的实际需求;其次是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标准的云平台诊疗、信息管理系统;再次是规范化执行,实现诊疗路径、诊疗模式的标准化。

通过同质化发展,华夏精放试图实现的是,边远地区的患者和北上广地区的患者获得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案与治疗体验。

打造医师多点执业平台,实现多学科会诊机制

“北上广深并不意味着优势医疗资源。因为患者需要不断排队等待,可能三个月后患者仍在排队,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病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放疗专业人士不足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调查,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从事放疗的工作人员共29096人,其中放疗医师14575人、物理师4172人、技师8940人、维修师1409人。

如何获得足够多、足够优秀的放疗人才也是华夏精放需要考虑的事情。实际上,夏廷毅教授本身履历颇丰。长达20余年,他一直在空军总医院担任放疗科主任,并将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从弱势科室,建设成为医院排名前三的科室。此外,他曾兼任过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并当选为北京医学会放疗专委会的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团队中物理技术顾问,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教授、国家放射物理首席专家、中国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红志教授。两人强大的号召能力,使得团队目前签约了高级顾问5名,特邀专家67名,医生、物理师、技师、护师、医政及管理人员共计约260名。

落地医院过程中,夏教授与张教授亲赴现场指导,并招聘当地专家参与工作,优先培养当地人才。在实现人才专业培训、诊疗路径优化、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化基础上,在病人增加的情形下,充分发挥线上专家的作用,对病人提供指导和解决方案。

对华夏精放来说,建立有效的薪酬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在职医生发挥价值,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此,华夏精放在深圳注册了医生集团,使体制内医生在上班的同时,进行多点执业,获得更多收益。为服务好患者,华夏精放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多学科会诊诊疗模式。在华夏精放投入建设的医院中,病患经历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以头颈肿瘤患者为例,病患进入到环境舒适的大厅中,向服务台咨询,服务台会提供登记,了解病患需求。随后,门诊专家会与其会面进一步完善资料,全面收集信息并进行诊断分析。由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基因病理等科室共同构建的团队会为其提供治疗方案,后期专家队伍可在线上平台对诊疗方案进行修正。

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患者的多方共赢

华夏精放的优势,是华夏精放团队本身多年执业经验的积累,有着独具特色的癌症治疗解决方案,十分清楚技术应用以及临床推进过程。另一方面来说,华夏精放切入的放疗市场,有助于满足当前患者无法顺利求医的局面。

公立肿瘤医院以及其他综合医院的放疗科室,面临大量病患,但想要实现拓展,又面临空间有限的局面。民营医院即便有着优质设备,却受困于人才队伍,无法解决医疗信任的问题。华夏精放帮助优秀专家医生从定点医院中解脱,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帮助民营医院获得用户信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满足病人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这促使民营企业家的继续投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改善目前病患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最终实现放疗事业的提升。华夏精放的预期是在3-5年建设30个以上的医疗实体,同时和医学院合作打造自己的专业培养人才,联合研发装备技术,实现线上医疗等完整链条的构建。

本轮融资后,华夏精放试图推动国内设备的临床使用,协助放射装备产业联盟,将中国大型放射诊疗装备的核心技术拓展至临床一线;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线上平台医院的建设;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民营大学联合培养临床放疗专业、物理技术专业与核医学方面的医生、物理技术人才。

在布局方面,华夏精放计划从末端的放疗设备应用与治疗转为向前端拓展。在过去,医院仅是应用放疗装备,在未来华夏精放则试图依托放射装备产业联盟,推进核心装备的研发以及临床应用,补齐放疗装备的短板。在早期筛查方面,华夏精放试图推动普惠性早筛,更早地发现肿瘤,更好地帮助患者。

目前华夏精放已与多地地区政府进行接洽。部分项目已经在落地过程中。对于未来,夏教授表示,希望“患者只需在乘坐1个小时高铁就可以抵达的放疗中心,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支持,获得无差别的治疗体验。”

作者:钟庆宏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