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收录宣武医院头颈CTA重建研究结果
近日,《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刊发了题为《Rapid vessel seg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head and neck CTA using 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科研论文(IF=12.121)。该论文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洁教授团队与数坤(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发布。论文第一作者为傅璠博士、通讯作者为卢洁教授。
该研究首次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一个可实现头颈CTA血管分割的后处理系统,能够自动除去骨影像,自动完成头颈CTA血管重建。通过这样的途径,该模型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头颈CTA临床路径。
通常而言,头颈CTA检查需要患者进行两次CT扫描,但在该模型的辅助之下,只需一次增强扫描,患者便能获得可用于重建的影像结果。同时,在长达两年的研究周期中,AI重建的精度与准确度也随着训练的推进而不断趋近于完美,逐渐能与资深医师相当。
作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负担高的全球性疾病,卒中等脑血管病患者达万亿级别。 对头颈CTA临床路径进行创新性突破,及其背后的临床价值是该研究成果被《Nature》子刊收录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该论文的研究过程也重现了人工智能成长——练就一个有效的模型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全球亿级患者量的临床需求
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 ,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中国人一生中每5个人约有2个人会罹患卒中。此外,卒中也是我国疾病所致寿命损失年的第一位病因。《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全球而言,2019年3月11日,《Lancet Neurology》杂志发布的相关数据,2016年,仅卒中患病人数就为8010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
缺血性卒中以及多种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头颈CTA检查是常规检查手段。然而,日益增加的检查量与有限CTA医师之间的矛盾,使得医院对于患者的需求应接不暇。科室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患者也许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完成CTA检查预约及报告获取。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或能解决这一矛盾,自人工智能的洪流席卷医疗领域以来,许多医疗科技企业、医院学者纷纷尝试用AI的方式重塑CTA检查流程。提高CTA 检查效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其可能带来亿万患者的获益——这正是卢洁教授团队选择头颈CTA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全球医疗发展向善的趋势。
量变到质变,AI优化临床路径
经过多年发展,人工智能介入冠脉CTA的能力已经在实践之中得到验证,大量三甲医院心内科已经上线了数坤科技等AI企业研发的“AI+CTA”产品。但相比于冠脉CTA,头颈CTA的重建过程显得更为复杂,其中的难度提升来源于CT影像之中骨显像带来的干扰。
“由于拍摄头颈CT时无法忽略颅骨部分,而颅骨密度高,在CT图像上会以与造影剂类似的高亮方式呈现,扫描的数值也非常接近。因此,医生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将血管与颅骨区分出来。”数坤科技临床研究院负责人郭宁解释到。
具体而言,为消除颅骨显像对于重建的影响,医生往往会要求患者进行两次CT扫描,第一次不注射造影剂,第二次注射造影剂。在第一次CT扫描之中,能够显像的只有拥有高密度的颅骨部分,而第二次显像则能同时包含颅骨与血管。在进行两次扫描之后,对其结果进行一个减法,减去两次影像中均为高亮显示的颅骨部分,剩下的便是重建需要的血管影像。
实际之中,这样的操作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这种方式对于患者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患者两次扫描的位置必须匹配,也不能移动,否则减影效果会有所欠缺。其次,两次CT检查无疑会给予患者更多的辐射摄入,虽然剂量仍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容易引起患者的担忧。
AI介入后,头颈CTA的检查流程由此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将减少一次CT扫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而重建影像耗费的时间也将由此大幅降低。
超十亿次血管勾画验证,AI实现颅内细小血管精准分割
回到论文,整个实验大致可分为模型训练与模型验证两个部分。18259例头颈CTA数据集均采集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由5家国内顶尖三甲医院协作提供。按照每个病例600幅影像,每张影像10根血管进行计算,整个实验过程已对超过10亿根血管进行了AI勾画与分割。
为保证样本数据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手动检查排除了507项图像质量较差的样本数据,剩下9370例男性数据与8889例女性数据,所有参与者年龄均位于63±12岁这一区间。
研究设计
完成样本构建后,研究人员使用数坤科技开发的CerebralDoc AI模型对影像进行后处理重建。
一般的深度神经网络,在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医疗图像中完成高标准的分割,难度比较大。比如,血管这种一张片子中只占几十甚至几个像素,在数坤之前,国内外都没有更好的网络能够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数坤的CerebralDoc模型充分考虑了CT影像的三维特性和人体的组织器官特征,将待学习的组织目标(比如血管)的各类特征进行放大,在训练时能够充分将所需的特点进行学习提取。数坤专门设计的训练过程,能做到训练时从整体和局部分别观察血管,不断增强网络的鲁棒性,这是很独特的。
相比较数坤自己研发的前几代网络,新的神经网络在对颅内细小血管的追踪以及排除骨、静脉等干扰上又有突破。
数坤科技研究院负责人郭宁告诉动脉网:“这个实验进行至今已经超过2年。模型最初建立的时候,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随着网络的快速成长,影像重建的准确率、效率,逐渐提升,到了论文发布时,AI的重建准确率已经趋近于1。”
效率质量不断提升,医生+AI 优势互补
论文发布时,该AI的算法评价指标戴斯相关系数、血管加权分数和召回率均达到90%以上。
具体而言,AI 在独立测试集重建准确率达到了93.1%。而与152例手动重建数据进行对比,AI重建的合格率达到92.1%,此外,AI 重建VR图像的血管边界比手动重建更光滑、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图像的去骨效果更佳。
a右脑中动脉闭塞,没有建立侧支循环; b基底动脉瘤伴血栓和钙化,可在CerebralDoc重建的MIP中观察到; c寰枕手术后,AI中的金属伪影得到了更好的抑制; d直接由主动脉引起的右颈总动脉和左椎动脉的分叉严重狭窄
AI重建和手动重建图像质量的比较。第一列可见AI 重建图像血管管壁更加光滑,分支显示更远;第二列可见手动去骨受扫描的影响较大
在效率提升上,AI同样发挥出优异的表现。该系统应用于宣武医院后,该院影像平均后处理时间由14.22±3.64min减至4.94±0.36min,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3。同时,技师的点击操作次数也因为AI的介入而飞速下降,由115.87±25.9下减至4下。
此外,使用5个月之后,宣武医院进行CTA后处理技师已经从3人缩减至1人。郭宁表示:“技师人数的变化反应了AI能力的成长,在实验之初,AI处理的结果仍需要医生进行修补确认,但随着模型逐渐成熟,医生已经能够将大部分工作交给AI进行,转而投身更有意义的分析与研究工作之中。这个时候,AI技术已经与医生的工作深入的融合在了一起。”
无远弗届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无法通过定量的方式衡量AI为医生带来的价值,而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无疑提供了一条合理的路径。
实验已经有效验证了AI在头颈CTA影像后处理中的优效性,研究团队仍在持续寻求提升空间。
郭宁告诉动脉网:“ 本次实验排除了一些存在伪影,或者存在先天血管畸变的病例,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目标。”
这放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同样适用。AI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上需医生和科学家团队不断向深度探索,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更多这样产学结合的成果,用实际结果证实AI的优效性。
作者:赵泓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