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亏为盈!近3亿利润背后,阿里健康展示了怎样的互联网医疗发展路径?
2020年11月25日晚,阿里健康(00241)发布了2021财年中期业绩。如行业预期,阿里健康成绩喜人。次日开盘,阿里健康拿下了超过8%的涨幅。
直接看数据,2021财年前半段,阿里健康取得71.6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74%。毛利同样大幅度增长,上半财年总计18.6亿元,同比增长80.3%。更重要的是实现了2.79亿元的利润,首度扭亏为盈。
从上述数字来看,阿里健康顶着疫情打出了一手好牌。这背后,什么给予了这家互联网医疗巨头支撑?
疫情、并购、成本优化三大因素推动阿里健康盈利
疫情之下,今年的互联网健康行业有多火?首先,网上购药需求暴涨。一位从事医药电商支撑业务的从业者曾在疫情期间告诉动脉网:今年2月,网售医药的整体销量超过了去年11月的2倍,要知道,11月拥有“双十一”作为强力支撑。
医药销售互联网化的转变没有因为疫情的控制而终止,随着居民对于药物的认识了解逐渐加深,对于医药电商的便利与安全性逐步习惯,网上购药逐渐成为新一代青年的习惯。
这正是阿里健康盈利能力迅速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75.7%,医药电商平台服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71.4%。
飞涨的收入来源于阿里健康近年来的沉淀与疫情带来的机遇。这一年,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商家及活跃用户一直处于高速增长,天猫医药平台GMV超过554亿元,年度活跃用户超过2.5亿,比半年前增加6000万,商家数量超过1.8万,比半年前增加近4000家。
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数据的飞涨也与平台用户的高存量有关。数据显示,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半年前增长1700万,线上零售自营OTC和处方药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1.7%。
收入增长的另一个原因则得益于今年初阿里健康收购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阿里巴巴控股为持有目标业务而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注册成立之间接全资离岸控股公司)带来的利润增长。此轮收购之后,阿里健康的医药销售业务中新增了医疗器械、成人用品、保健用品等模块,此类业务相较医药使用频率更高、用户粘性更强,为阿里健康的医药销售业务贡献了相当一部分收入。
成本优化是中期业绩扭亏为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数年的积累,阿里健康已搭建好完善的供应链渠道及敏捷的物流网络,在已成规模的平台上进行扩张,其边际成本相对较小,规模经济推动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C端发力,构建互联网分级诊疗
回顾阿里健康这半年的动作,我们可以发现,这家巨头在今年的遭遇战中至少做好了两个方面——供应链与市场。
从本次疫情之中,我们能够显著感受到两票制为整个医药电商供应链带来的好处。过去繁多的流通环节与繁杂的供应商,意味着从经销商到平台、医院的药品是高度分散的。从整个链条来看,药物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之间的溢价、物流累计起来,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一笔相当大的费用。
两票制剔除了其中的部分环节,疫情又进一步将部分体量不足、能力不够的经销商排除在外,整个分销流程已经变得非常简洁,药品集中于九州通、华润医药等大型分销企业,相关成本也因此大幅降低,流通更顺畅。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模式的电商企业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便是在飞涨的订单量之下保证药物供应。由于部分渠道无法像往常一样保持货源流入,具有丰富供应链条的电商在其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据疫情时期的相关报道显示,阿里健康在疫情初期也曾经历了短暂的部分药物供应困难。但随着药物原料物流的恢复,阿里健康合作的赛诺菲、东阳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石药集团、辉瑞普强、诺华、拜耳、默沙东、施贵宝等近50家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迅速弥补了阿里健康电商平台的缺口,并保证的新药品的第一时间供应。
尝到甜头的阿里健康继续深入与医药企业的合作,今年进博会之上,阿里健康陆续与诺华肿瘤、辉瑞中国、施维雅中国等多国药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合作范围包括“互联网+医药”、患者教育和保障,以及患者援助等方向。
目前阿里健康所供应的药品种类已经覆盖了心脑血管、呼吸、肝胆、痛风、糖尿病等主流慢性疾病领域;同时,补益安神、妇科、风湿骨科、五官、皮肤科领域等在内的常用药也实现在线提供。加之天猫医药平台众经销商对特定药品的补充作用,“自营+平台”模式下,阿里健康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常见病、慢病患者的线上复诊和购药场景服务。
市场方面,作为电商领域最大的玩家,精通各种玩法的阿里也将其传播方式带给了阿里健康。今年2月,阿里健康先后在淘宝和支付宝上线“买药不出门”服务,通过线上问诊开方+药品配送到家的互联网就医方式,让慢病患者在家即可安心买到所需要的药品。该服务上线不到三天,页面累计访问用户就接近300万。
大数据为阿里健康勾勒出了精准的用户画像。今年双11,阿里健康与合作方共同开发了一系列专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即食类健康品,如枸杞原浆,酸枣仁膏,黑芝麻丸,胶原蛋白软糖等,阿里健康公布的数据显示,双11期间,四款产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401%、178%、215%、114%。
市场方面的成功帮助阿里健康从老牌连锁药房的线上业务中攫取了大量市场,新一代用户群体的开拓则让阿里健康扩大了医药电商的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在收入类列表中,阿里健康今年对其业务模块进行了重新划分,除了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之外,还有医疗健康服务业务、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
尽管收入的绝对值尚不高,但我们不能忽视互联网医疗服务在阿里大健康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2020年9月,阿里健康APP更名“医鹿”,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相较于旧版本而言,全新版本医鹿App界面更加清爽、聚焦,将医疗服务集合到了首页。
“医鹿APP”手机界面(部分)
日前,阿里健康相关人士告诉动脉网,医鹿APP即将会发新版本,并且将有非常大的版本迭代,全面向“一搜就有结果,一看就能懂,一诊就有解”的方向发力。让用户一有健康问题就想到先上医鹿,一搜索就能够有结果,而且搜出来的内容,既有医疗内容的严谨性,又要通俗易懂。同时还要“一诊就有解”,能够为用户有效服务。
在阿里健康的计划中,最终想形成的是线上+线下双闭环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借助医鹿+支付宝提供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实现“小病小医、大病大医”的目标。或许在新的一年,更多关联服务与模式将在此基底上拔地而起。
布局中的创新,阿里健康寻找新的增长点
医药之外的布局,重点在数字基建。从历年财报纵向来看阿里健康的发展,可以发现,其正在从最初的医药电商平台进化为全领域布局的医疗科技和服务企业。
今年11月1日,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而该系统的开发团队,则源于阿里健康在数字医疗领域的重要布局——熙牛医疗。
熙牛医疗相关负责人告诉动脉网,由于新建的余杭、之江院区数据量井喷,浙大一院的旧系统在算力上已无法支撑;多院区之间系统繁多且信息不互联互通,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在多系统中来回切换;多年积累的临床数据沉淀在不同系统中,需要基于新平台进行集成和分析,以支撑医院临床决策、教学科研。
此外,疫情之下,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切入使得老一代集成HIS难以兼容,而日益增长的数据及其利用需求则对传统系统及其存储提出了重要考验。这些难题,是中国绝大多数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缩影。
对于阿里健康而言,成功进入三甲医院HIS市场意味着其通过数字化医疗新基建,触达医院的生产环境,实现从药到医、从线上到线下、从院内到院外的整合,打通整条价值链的闭环。
日前,熙牛医疗又在浙江省天台县上线智慧云医共体,使得区域医疗体系实现了数字化迭代。而这些数字基建成果都有望在未来无缝复制到其它地区。
AI是阿里健康切入智慧医疗的另一个核心点。在这里,阿里健康的对手由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换成了腾讯、百度。
今年双11,阿里健康在用药环节上线覆盖百万级别用药规则的安全用药AI。在天猫医药平台,患者提交用药需求,安全用药AI会在0.001秒内响应,根据用药规则来协助专业药师判断用药是否合理,实现双保险。
在药品流通环节,基于追溯码技术,阿里健康在今年双11推出首个网上买药保真机制,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扫码的方式追溯药品源头,同时获得保险保障,假一赔十。
至中期业绩发布为止,阿里健康的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已为其带来2470万元的收入,这一数字虽然不多,但市场份额巨大。业绩公告中披露,阿里健康追溯码技术在国家重点要求追溯品种(集中采购中标品种、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企业的覆盖率已超过98%,其中疫苗生产企业的覆盖率已达到100%。
此外,作为该公司起步最早的行业基础建设,追溯码技术的应用除了药品流通领域,阿里健康已经拓展至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和非药品追溯领域。此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姚晨教授透露,在新冠药物临床试验中就首次试水“码上放心”追溯技术。在药物编盲时采用统一编盲方法和编号规则,利用扫码编盲加密设备和相关技术,实现简单编盲操作的同时确保药物盲底安全。
在行业竞争激烈、后有追兵的情况下,阿里健康为何苦心孤诣于行业基础建设?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战局或是阿里健康的布局逻辑。
作者:赵泓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10 一款全球BIC分子的三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