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解锁新身份:医美专业化之路为何如此之难?
医美行业在国内快速增长以来,相关部门、协会、平台、渠道,进行了种种尝试和努力,但“黑医美”猖獗下,距行业规范化、专业化,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作者 | 刘珊珊
著名演员、导演赵薇,近日解锁了一个新身份——新氧医美公益大使。
“再轻微的医美本质还是医疗,底线是正规和安全。”赵薇如此呼吁,倡议大家重视医美安全问题。“医美无小事,专业比天大。”
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作为全球增速最快国家之一,即将成为医美第一大国。央视市场《互联网医美行业研究》报告就显示,国内医美行业2015-2017年间每年增幅超过30%,2018年以来每年增长超过20%,在2020年达到2140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不过,这仍然是一个与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混乱行业。每年黑医美(非正规机构、非正规医生、非正规药械)致残致死人数近10万,且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维权难上加难。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因素在专业化、规范化,这是任何市场健康、成熟的主要标志。“只有服务平台、机构、医生更专业,才能促进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同赵薇所表示,专业才是拯救医美市场的未来之路。
这并不容易。自医美行业在国内快速增长以来,相关部门、协会,以及医美平台、渠道,进行了种种规范化、专业化尝试,但在“黑医美”猖獗下,距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01
所谓专业,是回归医疗本质
“我对医美并不排斥,甚至觉得它是一种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有气质、更美的生活方式。”30岁的晓蓉说。几年下来,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晓蓉陆续做了垫鼻子、祛眼袋、割双眼皮、热玛吉……花费最多的一次,是接近10万元,在一家医美机构做了丰胸术。
在晓蓉周围,有三个姐妹先后做了丰胸手术。“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对医疗美容需求越来越高,家人也很少反对,对医美包容度越来越高。”
不过,即便本身是医生,晓蓉们选择医美项目前,最看重的依然是关注专业度。她们愿意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做专业的功课。
小兰也想做去一个垫鼻手术,但和晓蓉相比却始终犹豫不决,在看到无数“黑医美”案例之后,她害怕自己成为那个不幸的受害者。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美容等领域连续多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2015年,医美投诉数量为483起,2020年已经达到7233起,几年之间增长将近15倍。
这个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在医美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最近十年,每一年都有将近10万黑医美的受害者。”新氧公益负责人艾晓宇就说,黑医美导致整形失败的案例非常多,80%以上都是不能修复。不仅受害者生理方面落下终身残疾,心理也会受到极大创伤。
从2010年超级女声王贝进行下颌角整形时发生意外去世,到今年2月女演员高溜发长文讲述自己整容失败经历,这样的“黑医美”事故比比皆是。
“我去一家医美机构割双眼皮,两个大夫同时操作,其中有个是学生,我躺在手术台上能清楚听到学生还一直在请教老师。最后左右眼割得都不好,不仅遮黑眼珠,还严重影响视力。”一位受害者在投诉中,将其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非专业医生的操作。
“专业比天大”,显然并非一句口号。那么,什么是医美专业化?
“简单来说,就是回归医疗本质,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专业的医生、专业的医美产品和手术流程。”一位医美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卫生部明确指出,医美属于医疗范畴,必须由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没有资质的人操作,那就是非法行医。
所谓医美,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如双眼皮、抽脂、隆鼻、隆胸、纹唇、纹眉等,特点为有创、侵入性。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整形手术,医生是否专业显然至关重要: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考验其医生审美能力,以及用户个体差异。比如麻醉,从专业角度来看,很多私立医美机构是没有资质做全身麻醉。
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完全不清楚的是,那些所谓“轻医美”,比如常见的无创年轻化、激光美容、注射美容针剂等医美项目,也需要合法资质。如打玻尿酸等,如果不是专业医生操作,也容易引发风险,轻则过敏,重则血栓,甚至危及生命。
这成为黑诊所、黑医生、黑产品的重灾区。《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指出,在中国医美市场,合法合规医美机构行业占比为12%;合法合规医生的行业占比为24%;非法针剂行业占比为77.7%;非法医美场所的医疗美容设备假货占比达90%以上。这些“黑医美”,往往隐身于生活美容店、住宅区与酒店中。
02
全行业共同期待许久
黑医美成为限制行业良性发展桎梏之后,从政策到从业者,对医美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经营都期待许久。
从监管层面来看,早在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是国内第一个地方性的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管理办法;
2017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查处无医师资质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行为,被称为“医美业的最强监管”;
2019年,卫健委公布《关于就“非法医疗治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的回应》;
同年年底,《脂肪注射移植标准》正式出台,这是全国医美标准体系的第一个规范性技术标准;
2020年,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美行业要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首位。
政策紧锣密鼓的推出,是从监管角度给监管给医美行业戴上“紧箍咒”。但想终结其野蛮生长的乱象,让行业走上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这是一个全行业需要共同努力的议题。
从医美产业链来看,既有上游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复星医药等医疗设备与药物原材料的供应商,也有中游产品经销商、代理商,以及众多下游医美机构、医生,按主体性质可分为公立机构和民营机构。
同时,还有连接消费者、医疗美容机构的重要渠道——第三方医美O2O垂直平台,比如新氧等APP。
在行业发展初期,消费者大多从广告、网络搜索中获取医美信息,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高。
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消费群体不断向80后及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迁移,医美+移动互联网模式兴起,通过帮助上游厂商简化分销环节、医美机构降低获客成本,协助消费者高效决策、医生塑造个人品牌等,成为医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平台需要做好守门人角色,凭借自身专业实力,同时向需求端的消费者和供给侧的机构、医生负责。”有业内人士就认为,从消费者端来看,黑医美猖獗情况下,医美垂直平台可能是一个构建“信任、专业”的最重要渠道。
相比熟人介绍的不靠谱,作为供需对接平台,垂直医美平台会先将医美机构、医生、项目进行提前审核,链接专业的医美机构、医生,实际上起到的是一个信息甄别过滤、把握好信息关的关键角色。“简单而言,就是从源头去肃清机构、个人的违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得以选择更专业的机构更专业的医生”
这意味着,医美垂直平台必须更专业、更自律,甚至是要引领行业自律。从医美行业近几年表现来看,部分从业者已经用越来越多的行动,去证明医美行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可能性,倡导消费者对医美有更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如何倡导消费者也相当重要。相关数据就显示,目前医美行业最常见的,就是消费者对自身条件预估不足,术后发现效果与预期有差距而造成的非医疗事故类纠纷。
在医美平台行动落地上,以新氧为例,从发起“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启动”影响行业供给侧,到搭建中国医美科普行动专家库体系、推出新氧绿宝石医生榜单,以及发起业内首个关注面容残缺群体的公益救助行动的发起,甚至是签下赵薇成为“医美公益大使”,一系列行动最终目的,都是试图在提倡医美专业化、规范化的同时,提高大众对于医美消费认知,做好消费者的预警教育。
目前来看,医美平台在把握信息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氧数据颜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3月14日-2021年2月25日,新氧共拦截问题机构10902家,处理疑似违规或超范围执业医生34905人次;下线涉嫌违规、违法医美商品1141157例;处理违规内容1043313条,内容涉及日记、评论、视频等。
但对任何一个医美互联网平台而言,构建从用户评价、医生评级,到交易流程等的标准信任体系,都不容易,背后必须依靠不断优化的AI算法和搜索策略迭代。
这需要长期性的投入。2020年,新氧研发投入及人员开支2.3亿元,占收入比重约18%,同比增长超过29%。最新财报数据就显示,其研发费用显著提升,从去年同期的0.43亿元增长63%达到0.7亿元。
这个数字,和BAT互联网大厂相比确实不高,但考虑到新氧最新一季度财报营收仅为3.6亿元,那么能沉下心来,保持如此比例投入已是相当不容易。
03
医美专业化生存还有多远?
实际上,医美线上化市场近年来竞争已更加激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1万家医美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其中2020年医美相关企业共新注册8007家,相比10年前增长了7.6倍。
必须承认,在经历医美行业线上化早期的“野蛮生长”,大量下游医美服务商线上化的“拓荒”阶段,以及全行业产业链点燃医美新需求后,距离行业的专业化,仍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这并不奇怪,美国成为全球成熟的医美市场,就经历了80余年的调整完善。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医美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仍在成长的路上。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需重要一环——专业度作为医美行业人才门槛,它是医美手术质量、技术行为、职业技能的保障,但目前专业、成熟的医美医生数量、质量严重不足。
专业医美医生缺口究竟有多大?《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生数量为38343名,但13000家医美机构医生的标准需求数量达到了10万名。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医美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是专家进修和设有医美课程的学院毕业生。“一个高技术医美人才的培养大概需要十到十五年,这造成国内医美专业人才的稀缺。”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关注。
今年2月,“教育部大力支持医美专业进大学”冲上热搜。此后,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124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经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需求,教育部大力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尊重医美需求,不等于鼓励大家都去整容,这是两回事。”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的确如此,随着审美多元化、医美消费逐年递增,社会也越来越正视人群中的医美需求。现实中有不少人对医美有很大“刚需”,比如部分因为先天生理、后天各种事故导致有“容颜缺陷”的人,通过现代医学美容,能够对他们身心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恰恰是技术让生活更美好的最好诠释。
可以预计,随着医美专业人才的涌现,互联网平台、医疗机构、医药厂商的行业自律和渗透,消费者认知理性的加强,将合力推动医美行业发生质变,从“劣币影响良币”变成“良币驱除劣币”,最终让市场巨大想象空间有了爆发可能。
“随着未来行业监管的进一步规范,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行业消费、竞争格局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行业本身存在赢者通吃规律,那些专业化、规范化的平台、医疗机构,其优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更加凸显。
背后,唯一可以依靠的,仍然是专业。从这个角度,或许能更深入理解,赵薇为何会说:“医美,专业比天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