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怎么发展?
在媒介化的社会语境下,数字技术几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底层逻辑中的重要拼图。身处这一时代,我们很难绕开数字化去谈产业升级。
尽管医疗行业更为严谨,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数字化水平相对滞后,但在带量采购、DRG、DIP、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一系列新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各方价值博弈下,数字化于医疗已如手机于互联网人,成为每一个医疗产业参与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理解医疗数字化转型内在逻辑及其最终目的所在,对于解决当下医疗数字化转型“卡脖子”难题,以及找到数字化技术助推下产业发展的方向尤为关键。
10月11日,天府健谈·CHS 2021第六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以“集成创新·引领产业融合”为主题,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为期三天,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产学研医投”各圈层代表,围绕数字医疗、AI和计算驱动的新药研发、基层医疗、支付创新、基因检测、中医康养、智慧养老七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于大会上分享了各自对于行业的见解,从各个维度为医疗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思路。
从单点创新到融合发展,从竞争到共生
与去年大会的“分布式创新”主题不同,此次大会主题为“集成式创新”。这一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行业发展的趋势。
在以政策、经济、技术为核心力量的推动下,如今大健康生态中发展模式、产业元素等相较过去而言已更为多元。但随着行业发展逐渐成熟,过去产业通过单点创新、逐个突破对医疗行业进行升级重构的“分布式创新”形式,正向以融合、协同发展为主的“集成式创新”上转变。
在开幕式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齐续春便就此指出:“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对健康产业双循环发展的倡导,中国的健康产业正进入转轨、加速,以及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变局之中。中国的健康产业转变,就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竞争模式,以共生促共赢,以融合促发展。”
以创新药企和疾病筛查公司合作为例,认为通过这一合作形式不仅企业能够从中获益,获得更多潜在用药患者。患者也能通过这一产业合作形式,在院外进行疾病持续诊疗与自我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止是药企,医疗企业公司、数字医疗公司、基因检测企业、创新支付公司等任何一方都能够成为产业的资源整合者。并认为集成创新应该形成真正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生态网络。
正如亿欧总裁王彬所言,大健康产业一定不能单打独斗,一定要集成发展才有未来。同时,产业创新结果的产出最终要落在协调、协同和联合上。唯有“合”才能加强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全然别致的创新突破。
身处医疗数字化转型关键期,“创新”已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但创新同质化在未来必定会经历新一轮洗牌。
正是由此,产业更应厘清未来如何创新,朝什么方向创新等问题的解决思路。但能够明确感知到的是,无论是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医疗的融合发展,还是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都已成为如今医疗行业产生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以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数字化转型
“以患者为核心”是会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另一热词。
事实上,在如今的医疗数字化进程中,行业的发力点已由过去的以机构为核心转向以患者为核心。伴随市场变化及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原有规则都已被打破。技术助推下,企业链接患者路径逐渐缩短,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兴起,以患者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渐为明晰。
此次动脉网专访京东健康智慧医疗总经理王东媛,对当前京东健康关于数字治疗生态体系的布局进行了详细了解。
王东媛就此谈到,未来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为患者提供价值为核心的。同时认为,对于企业而言,相较于提供医疗服务而言,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更为关键。京东健康建立起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覆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生态,最终再以价值为中心,在区域内尝试做区域健康城市,致力于让城市内的医院互联互通。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渐构建起大健康生态体系。
不仅如此,王东媛还谈及关注患者的价值所在。她认为,在区域医疗方面,服务政府来建立居民日常健康档案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非常重要,同时能够对技术科研、应用拓展创造价值。例如,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多个性化方案,帮助医院做智能化管理决策,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各方而言,都具有价值。
支撑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手段
京东健康在智慧医院模式上进行的创新值得称道,但模式之下,仍需技术作为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办公室主任曾良怀,就智慧医院建设要点谈到:“随着医院信息化持续推进,医院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方向。在医疗绿色健康领域蓬勃发展与应用的大背景下,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利用新技术实现多系统人工集成,成为智慧医院建设的要点。”
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覆盖了疾病筛查、辅助诊断、应用管理、医药营销、健康管理等诸多场景。这一系列的进展,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和资源整合,缓解国内医疗资源与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状态。
医学影像AI领域专家、长征医院医学影像与医学科主任刘士远,以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误区及防范为主题,给出了其对于企业发展的建议:“选择哪个产品切入非常关键,企业自己要有自己拳头产品,并选择好自己的方向。作为企业要以终为始,如到底想做什么,终是临床场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即病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临床医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因此在选择做产品方向的时候,企业要先扎到临床,了解临床问题和场景,这是第一步。”
基因检测技术同样在AI、大数据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管理的基础和支撑,同时基因检测相关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细分领域,其发展对于人类未来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如今,基因检测市场正随产业发展而不断扩大。
会上,成都市卫健委健康服务业发展处处长刘赵峰就此表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单人基因组测序的时间、成本以超摩尔速度下降,与此同时,基因检测相关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细分领域,政策红利、市场蓝海、技术迭代……整个基因检测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将医疗服务延伸,“银发经济”的数字化之道
如果说智慧医院解决的是医疗的时代刚需,智慧养老便是在刚需之上进行弱点突击。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口(60岁以上)已达2.6亿,同2010年相比增长5.44%,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浪潮之中,“银发经济”“康养市场”骤然崛起,但我国仍存在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明显。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养老委副主任陈大庆,提出了当下科技养老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五大问题。
第一,产品单一不智慧。目前大部分项目只集中在健康监测与管理、定位与报警、远程医疗、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等几项功能中,直接面向老年人提供生活与照顾辅助,以及情感慰藉的产品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利用上、整合上依然存在不足。
第二,产品智慧但不适老。我国现有的智慧养老的产品开发多基于通用技术,而在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基础研究非常欠缺。
第三,产品与发展不匹配。
第四,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各种服务管理与服务资源对接平台后续运营不够理想,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性。
第五,数据挖掘与共享不足,无法精确的体现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陈大庆指出,老年生活是多元的,产品研发应注重老年人在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不便,以及身体机能下降等短板。满足老年人真实需求,才是智慧养老发展的核心。
数字化医疗发展,从业者应铭记初心
纵览整场大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助推产业发展,已成为当下医疗产业的重要议题。数字化概念的革新没有终点,对于产业而言则应找准数字化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战略。
当下,融合创新已成重要趋势。以患者为核心对行业资源进行高效且合理的分配,或许正是数字化转型的重心及意义所在。
正如,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大会主旨致辞中所言:“健康是一,其他都是一后面的零。人民群众多方面、多角度、多功能的健康需求,需要我们在集成创新的推动下满足。”
加快推进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协同创新是大健康产业升级换代和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彩妮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