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类器官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伴随3D打印技术、干细胞技术的进步,可培养的类器官种类逐渐增加,目前已成功培养且具有关键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有肾、肺、视网膜、前列腺、脑、肝等。
类器官是由干细胞或者从病人身上提取的肿瘤组织在特定的3D体外微环境下自组织发育而来的、高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特征的小型化的体外器官模型。类器官不是真正的人体器官,但其在结构和功能上能模拟人体器官,凭借独特的模拟性能,类器官在再生医学、基因编辑、精准医疗、器官发育、疾病建模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类器官技术发展迅猛。
根据来源不同,目前类器官主要分为组织来源类器官和多能干细胞来源类器官两大类。类器官起源于上世纪初期,后得益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类器官研究进程加快。伴随3D打印技术、干细胞技术的进步,可培养的类器官种类逐渐增加,目前已成功培养且具有关键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有肾、肺、视网膜、前列腺、脑、肝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全球类器官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类器官市场规模在5亿美元左右,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类器官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预计2021-2026年,全球类器官市场规模将保持以18.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全球范围内,类器官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类器官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类器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目前国外类器官市场已形成一定的竞争格局,代表企业包括 3Dnamics Inc、PeproTech, Inc、Organoid Therapeutics、STEMCELL Technologies、Definigen、Lonza等。相比于国外市场,我国类器官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国内还未形成真正的竞争市场,但国内国家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该领域,例如丹望医疗、北京科途医学、创芯国际生物科技等。
类器官可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相比于2D疾病模型,类器官在阐明疾病的发展、稳态和发病机制方面更具优势。2021年,类器官被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我国类器官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下,类器官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能模拟人体器官,其在再生医学、基因编辑、疾病建模等方面应用前景可期,伴随相关技术不断进步,类器官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相比于国外市场,我国类器官成果转化市场应用进程缓慢,但在政策利好、企业积极布局、科技赋能的驱动下,我国类器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新思界产业研究院新思界致力做全面、专业的产业研究平台,建立以市场调查、行业研究、规划咨询等为核心的国内业务体系,以海外市场调查、海外公司选址与注册等为核心的海外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国内外产业咨询服务。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8 睿跃生物借壳上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