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心理完成2亿元B轮融资,心理行业迎来全新机遇
12月2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官网上线,这是国家卫健委直属事业单位,2021年新成立的国家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理论、政策、标准、规划研究,进行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评估评价,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等。
事实上,设置新的专业机构,仅仅只是国家对心理健康高度重视的体现之一。过去几年,包括《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内的多份文件对心理健康服务进行了支持与鼓励。
然而,政策带来的机遇仅是一方面。心理健康不得不面对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供给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缺口大;服务割裂、延续性不强。在需求端,大众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因此,即便有顶层设计作为行业引导,这些问题仍然要依靠参与者去突破,其突破口正是商业机会所在。
那么,作为行业内最核心的参与者——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应该如何突破上述问题?突破之后行业前景如何?据了解,近期刚完成超2亿元新一轮融资的简单心理已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并实现规模化盈利。简单心理本轮融资由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老股东长岭资本增持、恩颐资本跟投。动脉网访谈了简单心理创始人兼CEO简里里、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蒋晓冬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行业策略与机遇。
持续“造血”补充优质服务资源
心理咨询师是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力量,职业资格鉴定曾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但持证心理咨询师执业能力的缺失,造成了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端的巨大缺口,影响了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据统计,自2003年人社部开展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到2018年5月结束,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经过了16年的历程,这期间共有400余万人次参加了培训考试,140余万人获得了三级或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国家鉴定最重要的贡献是大规模地普及了心理学知识,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社会急需的心理服务人才,突出的问题是取证咨询师普遍训练不足,缺乏执业能力。
当时的职业资格认证强调标准化考试,没有对实习和督导的要求。而对于个案差异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来说,依靠实习和接受督导来积累服务能力尤为重要。在美国、英国等心理健康服务发达的国家,均对实习与督导制定了要求。
例如,美国心理咨询师认证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完成咨询与相关课程资质鉴定委员会的认证课程;受督导时长不少于100小时,专业实践时长不少于3000小时,伦理合格。
部分国家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办法,资料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目前,在提升供给端服务能力、补充资源方面,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已对心理咨询师实践能力制定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可通过“自我造血”来实现。
简单心理的方式是开展“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参考发达国家的专业课程设置、实习与督导体系设置,提升心理咨询师胜任力,优化服务供给。
简里里介绍,2014年简单心理成立之初,正是由于心理咨询行业缺乏标准、市场信息高度不对称,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很难被认可,也缺少执业所必需的支持。
简单心理先建立了心理咨询师在平台上的准入标准,并在之后的多年中不断迭代升级,从多维度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胜任力进行考核和长期管理。同时,简单心理为心理咨询师提供执业工具、社区和专业训练。“这一方面使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在业内拥有良好口碑;另一方面,多年数据积累也使得平台在培养心理工作者、为用户匹配精准服务、追踪干预有效性等方面拥有核心优势。”
2017年,简单心理建立了心理专业教育品牌“简单心理Uni”。这源于国内心理咨询师专业缺乏学历教育,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只提供课程内容,并不提供有效的实习和督导机会。
为了提升供给端服务能力、补充资源,简单心理依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课程设置、实习与督导体系设置,在简单心理Uni开展了两年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课程分阶段进行实习、督导、地面集训等,并为毕业学员提供“有条件”的全职实习平台和执业机会,为咨询师搭建职业成长路径。同时,简单心理Uni与海内外的学术机构,如英国牛津认知治疗中心、剑桥比较认知实验室等共同开展培训项目,围绕心理咨询师在实际执业中的短板,以提升咨询师胜任力为目标开展教育活动。
除了持续培养人力以外,简单心理也根据多服务场景,大力发展数字疗法,以增加供给端资源不足、使心理健康服务可普惠大众。简里里介绍,简单心理在多年专业内容沉淀基础上,开发了针对焦虑、抑郁、睡眠等多个场景及疾病的数字化干预;并组建了游戏化团队,以增加用户在数字化干预工具中的依从性。
简单心理平台作为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管理平台,不但能够提供数字化评估、精准干预、长期追踪管理;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冰冷的”数字化干预与线上线下平台服务结合,极大地提高数字化干预的有效性和依从性。并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培养与数字化干预项目有效合作的心理工作者。“我们做教育项目的目的是提升前端产业能力,使我们有足够的专家和数字资源,在前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精神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
各维度融合提升服务系统性
供给端的另一个障碍是服务割裂、系统化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
一是心理健康服务与精神科服务之间的连接不足。心理咨询或其他非医学的措施在社会机构进行,精神科诊疗在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没有成熟的转介机制。而对许多用户来说,诊疗和咨询都是必须的干预手段。
“在市场早期,心理健康服务与精神科诊疗之间有巨大鸿沟。”简里里表示,简单心理一直在探索精神医学和心理咨询的联合工作,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过去几年中,简单心理在各地与公立医院和医生建立绿色通道,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转介服务;2021年,简单心理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心理门诊,初步满足当地用户的精神诊疗需求;同期也在筹建互联网医院;以形成精神心理服务闭环,更好地帮助用户做全周期心理健康管理。
二是线上线下服务的连接不足。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心理服务平台为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线上服务渠道,为行业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并不深入。
简里里认为,人们在精神心理领域中不止有对于精神医疗、心理咨询的专业需求;也有普遍大众对于社区活动、提升幸福感的需求。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如何将线上线下的诊疗、心理咨询、数字化干预、社区、团体小组、内容等组成部分从“轻科普到重服务”的融合至关重要。
为此,简单心理2021年在北京、上海开设了3家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简单森林”,线下与线上平台打通,为用户建立安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简单森林”内,不仅有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团体治疗师等精神心理健康多工种合作,为用户制定有效方案;也与线上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数字化干预联动,为用户提供长期的、可持续可追踪的数字化心理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服务不够系统化。目前用户寻找精神心理服务的时候,由于服务方分散,用户往往只能找到仅针对某一个“症状”提供单维度服务的服务方,而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即服务方仅对来访者的个体问题进行干预,而忽略了其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中有着亲密关系的其他人。
“不同于常见的身体类疾病,精神心理的用户很难依靠自己的知识匹配到合适的干预者或干预方法。”简里里举例称,比如,一个成年人由于人际关系冲突来寻求帮助,这个症状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其人际关系技巧需要提高、有可能是心理创伤的一个表达、也有可能是大脑生病了。平台需要帮助这个人理解自己“怎么了”,才能对症下“药”。
为了提供精准干预,简单心理在线上和线下的服务端都增加了“心理评估”项目,通过自评和心理咨询师的结构化访谈、以及数字化记录和追踪管理,来帮助用户理解问题,澄清健康目标;在对于用户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帮助用户建立服务团队、提供有效的服务内容;并通过专业人员和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对用户进行长期心理健康管理,强化服务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简单心理依托多年的服务经验,在服务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干预上,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为用户构建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将前台服务的经验反哺回心理工作者的培养教育上,不断更迭教育体系,培养有专业胜任力、并能够使用科技和数字化干预合作的未来人才。
多样化科普增强大众认知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
2021年,发表于《心理学报》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也显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里的心理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整体上看,一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人意识到问题但不认为可以通过专业帮助得到解决,还有一些人虽然有求助意向,但因对心理疾病的污名态度、对精神医学治疗的误解和抵触,而拒绝寻求专业帮助。
尽管有人为了体现抑郁有多平常而将其比作“心灵感冒”,但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像感冒一样,能让大众感知到“我病了”。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这看起来是一组庞大的数据,但不容忽视的是,若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未提升,数据再庞大也仅仅是数据,因为,如果他们不主动向外界求助或者被外界识别出问题,那么,就不会成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潜在服务对象。这也意味着,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行业的用户规模。
在提升大众认知方面,持续的、适应传播规律的健康科普是最有效的办法。
新成立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就将科普工作作为其职能之一。行业内也产生了丁香医生、简单心理等一批将新媒体作为主阵地进行健康科普的品牌,前者覆盖了包括心理健康的大众健康问题,后者则聚焦于心理健康。
以简单心理为例,在简单心理APP及微信、微博、知乎、喜马拉雅等平台,通过图文、视频、音频、漫画等原创内容,进行专业心理知识的科普推广。这不仅可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还能形成变现转化,即:通过科普知识意识到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也可能通过简单心理寻求进一步帮助。目前,简单心理APP的注册用户已达600万,新媒体矩阵粉丝累计也已超过600万。
简单心理发布的《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随着心理健康的传播普及和2020年新冠影响,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较此前几年有明显增加;78.3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会常关注这类新闻或内容,相对于2016年的50.5%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浏览频率也较高:28.23%的受访者认为自身每天至少有1次会浏览心理相关的内容,33.78%的受访者每两三天会看1次相关信息。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有所要求,相信随着行业参与方的努力,大众会加快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
多元化付费方构建行业增长点
当前,心理健康服务B端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本文B端泛指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非个人的机构)。据动脉网统计,2019年至2021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里,中国政府采购网共披露了心理服务类项目中标信息约96条(除去业务关联度较低的项目),整体数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政府部门、学校、医院是主要采购方。采购金额多位数十万元,最高可达百万元以上。
“近年来,政策引导、大众健康意识增强,政府、学校、企业、保险公司等都在加快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简单心理2021年和中国中高端连锁健康体检行业的领导企业爱康集团以及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医疗网络平台与健康保险服务公司乐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大型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提供规模化的B端服务。”
过去几年内,简单心理凭借对于行业的精准洞察,通过线上线下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教育培训、B端服务等业务布局,成长迅速,凭借多元化付费方实现了规模化盈利,收入也处于持续增长中。本轮融资后,简单心理将进行系统化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升级,以及平台的数字化升级。
Prosperity7 Ventures(沙特阿美多元化风投基金)管理董事总经理Aysar Tayeb表示:“简单心理是一家独特的平台,正在解决一个非常重要且愈发紧迫的问题。心理健康在很多社会被忽视,并常伴有病耻感问题。新冠疫情及隔离措施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放在聚光灯下,并提高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相关疾病的认知。简单心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专业解决方案,其形式被广泛认可,并保证了界限与私密感。”Aysar还提到,”Prosperity7一直致力于与解决宏大问题并且对人们生活产生正面影响的创新者合作。我们由衷赞赏简单心理及其从事的事业。”
“过去,心理健康行业有两个根本问题:干预时间点太迟、干预手段太少。最近5年来,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了至少10倍;但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规模来说,行业发展机会非常大。”蒋晓冬认为,尤其是把偏消费的心理健康服务与严肃医学结合,把线上线下服务相融合,形成完整的OMO模式,为用户提供长周期的心理服务。
蒋晓冬还提到,接下来,简单心理这样已经在供给端有扎实积累的公司,不仅能持续挖掘C端市场潜力,还能随着B端市场增长,为更多B端客户提供规模化的服务,由此形成更多增长点。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的重要程度相当。精神卫生领域已有康宁医院这样的民营上市机构,有政策环境加持、行业内生动力驱动,心理健康领域跑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多久?值得期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