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拆分上市,国产企业是福是祸?
GE医疗分拆上市涉及估值2200亿元左右,对国产医疗设备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
文丨无忌
BT财经原创文章
全球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又有大动作。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通用电气公司(以下简称GE)董事会已批准对旗下医疗健康业务的拆分,这意味着GE医疗将以独立身份进行上市,资本市场对GE医疗这家即将上市的公司估值较高,初始估值就达到3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达2200亿元左右。
据公开资料显示,GE是一家高科技工业公司,其业务涉及四个工业部门:电力,可再生能源,航空和医疗保健,以及其金融服务部门,因为其业务面涉及较广,每个部门的业务在全球行业中都是呼风唤雨的存在。
2021年11月,GE宣布将分拆其医疗业务,这也是GE一分为三的计划之一,另外两个分拆业务分别是航空航天业务以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业务,作为一家全球雇员超过31.5万人的超级公司,分拆需要一定时间,预计要到2024年初才能全部拆分完毕。除自身专注航空航天业务之外,大致计划为2023年分拆医疗健康业务,2024年分拆能源业务。
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1万余名员工的GE医疗是最早拆分的部门,将于1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GEHC”。公开资料显示,GE医疗2021年收入约180亿美元,占GE总营收742亿美元的24.3%。
GE医疗分拆上市,对国产医疗设备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
“四大金刚”实则“两强”
BT财经了解到,分拆后GE医疗将由四个业务部门组成,这四大金刚分别是医学影像业务、超声业务、生命关爱业务和诊断药物业务。
医学影像是GE的主营业务,作为全球行业的霸主企业,拥有全球三成的市场占有率,2021年拥有专利数1136件。
众所周知,超声设备是每个医院必备的设备,是所有医学设备中装备数量最大、检查人数最多、安全系数最高、检查结果最快,以及性价比最优的图像分析诊断工具。装机数量巨大,且利润率极高,正常在60%左右,个别地方可以达到70%,超声设备生产线是医疗影像设备厂商必备的产线,GE作为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跨国性医疗器械公司,超声设备在全球有极强的影响力。
生命关爱业务和诊断药物业务,份额相对较小,不做赘述。
以2021年GE医疗的营收构成来看,医学影像收入占比53.6%,是GE医疗营收的大头,其次是占比18%的超声,前两者占比超过70%。而生命关爱的病人监护营收占比为16.6%,营收占比最低的是药物诊断,仅为11.5%。可见前两者才是GE医疗营收的重要组成。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统计,按厂家的出货金额来算,GE医疗占据第一,24.3%;飞利浦第二,19.5%;迈瑞第三,17.7%。GE是国内市场当仁不让的“一哥”。
另外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医学影像和超声的重要性,2022上半年GE医疗实现营收88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医学影像营收47.6亿美元,同比增长2%,超声实现营收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这两者都是实现了正增长,而生命关爱业务的营收为14.3亿美元,但同比下降3%,药物诊断营收9.6亿美元,也出现同比5%的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GE医疗总销售额为46.1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为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设备销售增长8%,至23.5亿美元,医学影像和超声设备订单的增加推动了第三季度GE医疗的收入增长。
可见,GE医疗看似四大板块,其实依然是医学影像和超声为“主力军”。
为什么要拆分上市?
据公开资料显示,分拆上市,是资本市场常用的运作方式,具体是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形成独立的上市公司。
将母公司分拆上市,严格来说有利有弊,但从资本运作角度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这样可以增加公司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子公司的融资相当于母公司的二次融资,可以有效增厚母公司的业绩。
对GE医疗来说,他们高达310亿美元的估值,可明显提升母公司GE的市值。尤其是新股上市后,股价会出现连续上涨的情况,这为GE获得了更高股权的估值溢价,而这部分收益能够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利于GE的股价上涨。截止2023年1月4日,GE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928.5亿美元,而2022年12月20日收盘的总市值为852.9亿元美元。10多天的时间,市值飙升近70亿美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上市公司孵化子公司和新业务板块到一定阶段后再分拆上市,是资本市场的通常做法以及上市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自然与必然之举。“分拆子公司上市,本身是有利于子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凝聚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与运营管理的规范透明,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另外,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也可以提升合并报表后的母公司业绩、市值与流动性,对于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长期利好的。”
“母公司把子公司分拆上市,可以让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得到各自独立的发展,GE医疗独立上市后,拥有自主决策能力,GE的各种约束力降低,相关规定是,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必须独立,子公司将创造出更高管理岗位,有利于人才的提拔和聘用,提高员工内部的激励机制,对公司发展有好处”,投资人史保刚也认为分拆上市是资本市场的惯用手法,对公司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GE医疗高管团队)
史保刚同样指出,分拆上市可能会摊薄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利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分拆上市也不是百利无一害,如果子公司发展不佳,同样会危及到母公司的经营,造成母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分拆上市公司将发行新股,这将减少母公司股东对子公司的持股,也将稀释母公司的整体利润。对于子公司来说,如果独立发展后能够盈利,那么股价上涨,母公司就会间接盈利,而一旦子公司经营糟糕,会导致股价下跌,从而使整体股价下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据悉,自分拆之日起,GE仅保留19.9%的GE HealthCare股份。GE股东可以按相应比例获得GE医疗的普通股股份。
对国产医疗设备影响几何?
从GE发布的数据来看,GE医疗每年为超过10亿人提供20亿次以上的诊疗服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一人群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从全球市场来看,全球市场规模约为840亿美元,其中GE最为擅长的影像板块的市场规模就高达440亿美元。机构预测,2022年至2025年,行业复合增长率约为4%到6%,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以中国市场为例,2021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接近1/5。GE医疗预测在2022年到2025年内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到8%,高于全球的增速,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区域。业内人士介绍称,全球药品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比例为1:0.7,几年前我国这一比例仅1:0.25,目前可能在1:0.4左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这就形成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伴随影像产业链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程度提升以及国产品牌设备性能的持续赶超,国内市场已逐步开始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叠加近期医疗新基建持续发力,国产医学影像品牌有望迎来商业化放量机遇。
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医师杨晓军认为国内市场规模的加速发展是和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提升有关。“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自己的健康尤为看重,医疗设备无论是从价格还是装机量来说得到较大提升,未来几年这一现象还将持续。”但杨晓军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国外知名品牌的设备不再盲目追崇,这给众多国产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
“以前医院的设备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口设备,不是GE,就是西门子,或者三星、飞利浦,很少有国产设备,但现在国产设备开始逐渐走上台前,像迈瑞、联影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这是个好现象。”
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即便增速喜人和规模庞大,但GE因为价格过于昂贵,也不是所有医院的第一选择,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已经逐渐表现出竞争力。
杨晓军指出,到目前为止,国产的医疗设备产品都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与国外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之所以大部分医院选择更为昂贵的进口设备,一是对国外技术的过于追崇,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害怕担责任。“一旦设备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一场医疗事故,而不管是什么医院都比较害怕医疗事故,一场医疗事故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国产设备不断被验证,采购国产设备的比例必定会大幅提升,因为进口设备动辄千万的价格确实过于昂贵。GE医疗独立上市,这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肯定是不利的消息,或搅动目前的医疗设备行业既定格局。”
2021年3月,为改变进口医疗设备一家独大的局面,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要突破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核心技术,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疗设备国产化,直接推动了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很多国产厂家在相关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2021年全国医疗器械中高端(包括Ⅱ类、Ⅲ类)产品占比达41.7%,较2020年34.8%的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6.9%。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报告,2021年国内CT市场进口占56.3%,其中GE医疗、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占53.3%),国产品牌占41.65%,联影医疗和东软医疗合计份额33.7%。
对GE医疗这样的全球大型企业来说,国产医疗器械的崛起,已经对其发动了挑战,虽然短期内无法追赶和反超,却也会慢慢蚕食GE医疗的市场,GE医疗面临的竞争将比以往更为猛烈。
“垄断”和信息安全的质疑
目前,GE医疗在中国也已构建了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国产能力,分拆上市后,对国产品牌的阻碍显而易见。GE医疗中国团队自2011年至今,已经研发并投入市场的创新品类超过了80种,这比国内任何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总和都多。
据了解,GE医疗在中国有四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北京的CT扫描系统和X光成像系统工、上海的造影剂生产基地、天津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基地和无锡的超声、麻醉、心电、患者监护等临床护理设备工厂。
以北京CT扫描系统和X光成像系统工厂为例,全球每三台CT中有两台产自于此,结合GE医疗全球超过400万台的装机量,已经在市场是占主导地位。GE医疗在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产品中就有一台来自天津基地。GE全球超声销售量有四成来自无锡的工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过去一直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外资企业垄断。而从联影IPO招股书的数据来看,GE医疗在2020年营收到达1175亿元,而联影医疗的营收只有57.61亿元,另一家迈瑞医疗的营收也只有210.26亿元,像万东医疗和东软医疗的同期营收更是不及GE医疗的零头。
(数据来源,联影医疗招股书)
瀛聪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仁聪认为,一旦企业产品在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定的比例,就可认为形成事实垄断,而从GE医疗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被质疑行业垄断之外,GE医疗还陷入了窃取个人隐私的舆论漩涡之中。网络上有媒体曝出GE医疗设备信息数据不安全的说法,BT财经在知乎平台上看到,有影像设备厂家维护人员说,因为CT等大型影像设备,可能需要远程维护功能,远程获取一些数据从功能上看是正常的。但不得不说的是,GE医疗是家美国公司,这一旦被坐实,肯定让中国消费者难以接受。
而从上海卫健委发布的文件来看,此事或非捕风捉影。文件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做好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目前在国内一些信息安全问题上,保持些警惕心理并不为过,无论从医学伦理上,还是数据安全角度上,信息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层面的大问题。
2021年9月被外界质疑“GE医疗信息安全问题”,GE医疗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回应称网传“武汉市政府就信息数据泄露一事约谈GE公司”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GE医疗中国未接到任何来自执法部门或相关监管部门就此事展开的约谈或调查。同时GE医疗中国强调,始终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商业活动,并遵循业界最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工作,随时配合医院和有关部门工作。
是否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现在尚无定论,GE医疗被质疑“垄断”和存在信息安全问题,或是潜在的最大风险。在国家大力推行《反垄断法》的情况下,众多企业因为涉嫌垄断被处以天价罚款;因涉及信息安全问题滴滴公司被罚80.26亿元,GE医疗未来会怎样,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文标题 : GE医疗拆分上市,国产企业是福是祸?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