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出海:变局之中的新逻辑
如何成为巨头?海外医疗器械企业的成长路径相对一致:通过国际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最终打开成长空间。
当然,这只是一大因素,创新才是底色,国际化是锦上添花。但不管怎么说,国际化对于一家医疗器械成长的重要程度不会太低。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当下国内医疗器械高精尖领域的选手们所欠缺的。
过去十年时间,国内创新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最一致的剧本是:产业搭桥,资本铺路,迅速完成从零到一的过程。
但对于这些潜力选手来说,如何真正登上国际舞台,或许还是一个需要补齐的短板。
/ 01 /流淌着奶和蜜的市场
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3.2万亿元,为国内5倍。
市场规模大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与创新药一样,创新医疗器械的支付方,也主要是商业保险,这使得整个市场流淌着奶和蜜。
高值耗材领域最为典型。
以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膜)为例,爱德华的Sapien系列单价在美国市场较为稳定,2011年上市以来,基本维持3.25万美元左右。
即便考虑到非美国市场出厂定价较低一些,全球均价总体上处于2.5-3万美元之间。
在这一价格体系下,爱德华的销售额水涨船高。2022年,其TAVR系列产品总收入规模达到35.18亿美元。
作为对比,国内企业的遭遇要惨淡许多。国产TAVR的价格虽然对标海外市场,但由于缺乏保险报销,手术费基本是自费,导致总市场规模放量有限,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沛嘉医疗TAVR三大巨头的股价,也由此坐了一趟过山车,跌落谷底。
实际上,海外医疗器械的价格不只是稳定,部分创新产品随着更新迭代,单价甚至略有提升。
这一点,最具话语权的自然是设备领域的超级巨头,达芬奇母公司直觉外科。
上世纪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均价初期均价80万美元左右,后续随着产品更迭均价有所提升,2015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50万美元左右。
在机器人销量持续提升的同时,直觉外科还能够通过价格的提高,完成戴维斯双击。2022年,直接外科总收入规模达到62.22亿美元。
即便是爱德华、直觉外科等专科领域的细分龙头,市值规模也能达到数百亿美金。很显然,海外市场值得所有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向往。
/ 02 /更为艰难的战场
当然,出海向来不易。对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出海天然面临市场准入与销售的难题。
首先,最重要的是市场的准入问题。在欧美核心市场,大多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等,才能达到最高等级的注册证。
比如,美国根据风险等级将IVD分为I、II、III类,除了分子诊断部分产品,大部分为II类,需要获得510k证(少数EUA除外),III类需要获得PMA证。
由于医疗器械的临床本身就充满挑战,加上国内企业大多没有经验,导致难度升级。过去几年火热的肿瘤NGS领域,出海就不容易。细分赛道伴随诊断产品的研发,如何考虑样本的设计?如果使用多个LDT进行注册,如何递交IDE?桥接到哪些LDT?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由企业解决。
即便完成准入之后,更大的一个挑战还在于销售。目前,国内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经销,核心是绑定经销商大腿。
而在海外成熟市场,医疗器械的销售,则主要是直销和GPO模式,对企业的销售能力,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从跟随着成为拓荒者。
在海外入院能力是考验之一,如何获取医生的认可才是重头戏。比如,高值耗材领域。由于设备采购主要由医院采购决定,较为注重性价比,相比之下,高值耗材的使用则主要由临床医生决定。
企业需要对医生进行培训,积累足够临床数据。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都是由海外大厂完成市场教育,国内企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胜利的果实,自身并不具备教育医生的能力,更何况产品端还存在差距。
虽然在资本的助力下,国内医疗器械新赛道袭来创新大潮。但本质上,大部分企业也仅仅是基于follow策略的胜利,包括心脏瓣膜、神经介入等领域,都是如此。
要想在海外立足,仅有follow策略是不够的,更需要me better、甚至是first in class思路。
/ 03 /必须补齐的短板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做中国市场做不大,不做全球市场做不强。
最近几年,市场内卷、集采压力,倒逼着所有人出海寻找出路,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医疗器械出海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加之新冠防控业务的催化。按照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的说法,“这使得国产品牌在国际发展至少提前五年”。
的确如此。根据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4441.79亿元,预计全年出口额为4785亿元。
但在出口数据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直面另一客观现实。直到今天,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仍以低值医用耗材和中低端医疗设备为主。
4785亿元出口的产品中,医用耗材出口额最高,比如防护面罩、口罩、诊断试纸等等,总额达2681.8亿元。
这类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不高,价格较低,主要依靠代加工创收。而随着新冠感染的风险降低,防护用品等低值耗材需求正在逐渐回落。换句话说,上述低值耗材产品的高销售不具备持久性。
鉴于集采常态化进行,出海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成为重要课题,特别是如何从以前的低值耗材领域向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转换。
好在,已经有企业踏上探索之路。
比如联影医疗,尽管其国际化率并不高,2021年其海外收入占比仅7%,对公司营收贡献不大,但高端医学影像产品已成功出海。
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部分高端设备领域(如影像、手术机器人、基因测序、内镜等),随着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出海可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原文标题 : 国产医疗器械出海:变局之中的新逻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8 睿跃生物借壳上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