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不管谁开民营医院,都要尊重客观规律

2023-04-20 09:53
氨基观察
关注

因火灾事故导致29人死亡,北京长峰医院及其母公司长峰医院深陷舆论漩涡。

事故代价无比沉重。

作为一家民营连锁医院品牌,这场火灾将对长峰医院造成极大冲击,也给其它民营医院带来警示。

过去几年,民营医院纷纷开始跑马圈地。爱尔眼科成了民营医院的标杆,其“体外医院养成”机制也为人津津乐道。但民营医院的扩张并不易,爱尔模式也没那么容易复制。

不管谁开医院,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民营医院要生存要扩张的前提,必须是数量与质量并重,而质量也不仅仅是医疗服务质量,还有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质量。

毕竟,人命关天。

/ 01 / “5年百院,2年后年收入20亿”

“未来长峰医院还将继续新开医院,同时开启三级诊疗模式,打造地市州医院,省会医院,北上广旗舰医院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模式,力争在5年内全集团医院数量达到100家。”

“要实现2020年收入20亿以上的发展目标。”

2018年,长峰医院这样规划着未来。

虽然彼时长峰医院仅有20来家分院,年营收不过5亿元,但是创始人汪文杰对于未来信心十足。这也不意外,因为当时的长峰医院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开始。

2017年4月,长峰医院登陆新三板,成为首家血管瘤领域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踏上资本运作的快车道后,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至。

但如果仔细翻看长峰医院的年报不难发现,这家医院的“含金量”不足。根据2021年财报,在长峰医院的1335位职工中,有2位博士、15位硕士,而专科学历的工作人员有697名,占到一半以上。

虽然医生学历和医疗水平之间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但患者对于高学历的医生,往往有着天然的崇拜。

那么,这样的长峰医院又是如何立足的呢?

答案有两个。一是打“品牌”,长峰医院不断通过营销,强化其在血管瘤领域的优势。就像“长峰资讯”所说,汪文杰创立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血管瘤王国,帮助数十万人走出困境。

所谓“品牌”,其实是指一系列营销。比如医生IP宣传,新媒体矩阵化部署,通过培养医生直播,短视频拍摄,医院感人故事,好人好事,疾病知识科普逐步建立医生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再比如百度引流获客。其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也直言,民营医院的推广方式主要是网络,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百度均为其第二/三大供应商。

过去两年,长峰医院的销售费用率均在18%左右,远高于爱尔眼科10%的费用率。

另一个是借力“飞刀”,即引进一些大医院的专家大夫,利用休息时间到长峰医院主刀收取费用。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北京长峰医院紧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相距也不远。而这些医院的部分专家,会将患者导流到北京长峰医院。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长峰医院的命运。

2020年,长峰医院扭盈为亏,净亏损3558万元。造成长峰医院业绩大亏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导致业务量减少。

虽然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控制较好,长峰医院的营收也出现了回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的5.8亿元,但公司依然亏损了2700多万元。

对此,长峰医院的解释是,血管瘤学科及部分建设学科业务仍处于逐步恢复或成长阶段,公司也在积极扩大运营投入以及线上诊疗平台,相应的营销、管理和研发开支也随之增加。

现实之下,长峰医院不再执着于血管瘤专科。

/ 02 /“屈于”现实的长峰医院

过去,长峰医院的收入以医治血管瘤患者为主,但是受多波新冠疫情反复影响,血管瘤业务收入增长放缓。

于是,长峰医院决定从单一血管瘤向以全身血管性疾病为主的多学科发展战略转型,引入了介入科、泌尿科、皮肤瘢痕科、中医科、康复科、核医学等学科。

简单来说,新冠疫情影响之下,仅靠血管瘤患者难以盈利,所以开始扩张科室,并在病种上向中老年倾斜,不仅限于专科医院。

不仅如此,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北京)长峰医院疫情后亏损严重,近几年开始持续收治无法自理的失能老人,周边部分小区很多失能老人都被送到这里,这些老人行动不便,加剧了火灾逃生难度。

根据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4月19日6时,26名长峰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1.2岁,最小40岁,最大88岁,其中40-49岁2人,50-59岁3人,60-69岁3人,70-79岁13人,80岁以上5人。

可以说,这些都是其为了创收做出的业务调整,本无可厚非,但这场火灾却暴露了其调整背后的“疏漏”,正如公众的质疑点——医院的安全管理,尤其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医院是否有充分的安全管理措施。

回到长峰医院的经营来说,这些转变也并未拯救其于水深火热之中。2022年上半年,长峰医院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减少5.12%,亏损则进一步扩大至3152万元。

如今,随着火灾事件发生,长峰医院过去的宏伟愿望恐怕再难有实现之时。站在当下这一节点,回望长峰医院的坍塌,我们发现一切似乎有迹可循。

长峰医院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02年。彼时,汪文杰创办了一家民营血管瘤专科医院,鄂州中医血管瘤专科医院,这也是中国第一家血管瘤专科医院。

在长峰医院的宣传中,汪文杰创立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血管瘤王国,并且留下了不少“英勇”事迹。

比如,二十多年前,汪文杰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一位患有面部巨大血管瘤的小女孩。在当时,血管瘤的治疗本着一刀切的原则。但是归对于小女孩来说,这样粗暴的方法,将会在她的脸上留下一道丑陋的疤痕,影响她的一生。

这让汪文杰决定“从0开始攻克血管瘤”。在汪文杰的努力下,他研制出的新型技术不开刀、危险性低的神奇疗效,在湖北省引起轰动。

但如今,人们却发现汪文杰虽头顶不少专家、协会主委名号,但学历仅为大专,学术成果也难以找到。长峰医院也陷入了巨大争议之中。

早在2004年,《京华时报》曾报道,丰台长峰医院因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冒充解放军301医院和现役军人的名义为医院作宣传,被处以20万元的罚款;

2019年,长峰医院还陷入了网络医托的骗局中。彼时在央视《揭秘网络“医托”骗局,患者花费上万元越治病越重》的报道中,三家涉事医院就包括长沙长峰医院。

虚假宣传、雇佣医托,这些都让人们对于长峰医院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质疑。

随着4月18日那场大火,这一切曾经埋下的隐患一时间都被点燃。

/ 03 /要生存要扩张,更要质量

过去几年,在资本的追捧下,民营医院走上加速扩张道路,做大做强成了它们的首要目标。

不止是大家所熟知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还包括肿瘤民营医院,比如海吉亚医疗、美中嘉和等民营肿瘤医院巨头,纷纷开始跑马圈地。

曾经的长峰医院也不例外,然而,刚刚走上扩张之路,就撞上了疫情。

如今的长峰医院已经不再提扩张计划,转而开始了资产出售。

4月12日,长峰医院发布公告,决定将所持的长沙湘城康复医院和广州长峰医院的股权转让出去。其中,长沙湘城100%股权作价1500万元,广州长峰51%股权作价535.5万元,整体估值1050万元。

前者过去两年连续亏损,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考虑进行出售实属正常,但后者,是长峰医院旗下20余家医院中,为数不多连续多年盈利的医院。

根据公告,广州长峰的股权是2017年公司从汪文杰手中以520万元收购而来。截至2022年上半年,广州长峰总资产3299万元,净资产1993万元,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3304万元、3457万元和430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47万元、348万元和330万元。

在整体增长乏力、亏损扩大的背景下,长峰医院选择将广州长峰出售。

尽管长峰医院过去的扩张收购成本并不高,但数量与质量难以兼得。比如成立于2013年的子公司成都长峰医院,近几年收入下滑、亏损扩大,即使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仍亏损600多万元。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疫情造成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民营医院的扩张并不容易。

对于这类依靠持续扩张换取规模的行业来说,扩张始终是双刃剑,既有可能是业绩助推器,也有可能是“天坑”。

这一点,通策医疗也没能很好解决。其以往的成功,主要是依托浙江省内几家公立医院改制,但这种案例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公司一直对于全国扩张慎之又慎。

而爱尔眼科之所以能够保证自己的收购一直成功,核心原因在于,它已经研究出一套成熟的“体外医院养成”机制。

爱尔眼科并非由上市公司直接孵化新医院,而是通过LP形式成立并购基金,由并购基金去孵化新医院。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的孵化成本,更增加了孵化成功的概率。

但并非所有民营医院都能玩转这一模式。长峰医院更是给所有民营医院敲响了警钟,医院要生存要扩张的前提,必须是数量与质量并重,而质量也不仅仅是医疗服务质量,还有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质量。

医院这门古老的生意,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文/方涛之、武月

 

 

       原文标题 : 不管谁开民营医院,都要尊重客观规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