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洞察】仿生皮肤模拟人类皮肤功能 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

2023-09-27 15:21
新思界网
关注

仿生皮肤在推动医疗技术、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参与研究的国家与相关机构正在不断增多

仿生皮肤,通过仿生设计实现对人类皮肤组织的模拟与重构,是一种人造皮肤,可用于医疗、机器人两大领域,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机械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

皮肤是人类重要器官,具有感知、保护、排泄等作用,可感知温度、压力等,保护人体不被细菌、病毒等侵害以及稳定体温,可分泌汗液、皮脂等,并具有优良的弹性、自愈性,可拉伸、回弹,受损时可自行愈合。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仿生皮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医疗方面来看,创伤/烧伤面积过大、慢性皮肤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等,均有可能造成皮肤难以自行修复或再生,为修复/替代缺损皮肤、保证人体健康、恢复美观度,需要采用仿生皮肤,在此领域,仿生皮肤构建与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此外,仿生皮肤在医疗领域还可用于医疗器械例如假肢等制造领域。假肢是利用工程技术设计和制造的用来代替肢体部分功能的医疗器械,适用于截肢患者。假肢没有感知能力,患者使用效果较差,为完善其功能、提高其类人化程度,仿生皮肤必不可少。

从机器人方面来看,仿生皮肤可让机器人产生类似于人类的触感,具有感知温度、压力、疼痛等能力,降低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并在受到损伤时可以自我修复,从而大幅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与类人化程度。

仿生皮肤在推动医疗技术、信息技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参与研究的国家与相关机构正在不断增多。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由多层材料合成的柔性皮肤,每层材料的感知能力不同,可感知压力、温度、张力等,并可实现自动愈合;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制备出仿生共聚物薄膜,具有变色、自愈、弹性、可伸缩等能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科学家提出了基于SPS效应的仿生皮肤,可实现从触觉到痛觉感知的动态转变。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开发问世的仿生皮肤可用于替代人类皮肤、医疗器械制造、机器人制造等各个领域。2022年,全球人造皮肤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预计2022-2028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9%,发展势头强劲。仿生皮肤属于人造皮肤,其性能、功能更接近人类皮肤,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更大。

       原文标题 : 【洞察】仿生皮肤模拟人类皮肤功能 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