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的大回购时代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医药行业是一个典型依靠资本市场存活的产业。创新是其核心发展驱动力,为了跟上研发进度,市场中的大多数公司都是持续融资的状态。可就是这样一个持续向市场要钱的行业,却在最近半年出现了密集性的企业回购。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药企在最近半年中出现近20起股份回购事件,恒瑞医药、先声药业、诺辉健康、九安医疗等多家龙头公司的回购上限都达到5亿之上。如此多的医药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股份回购,尚属中国医药产业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中国药企近半年主要回购事件,来源:锦缎研究院
讯号背后,需要搞清楚两件事:
1.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股份回购?
2.股份回购背后对于药企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01
视角一:财务性回购并非主流
首先,投资者必须明确,股份回购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利好。
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往往意味着公司承认当前的股价是被低估的,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信号。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能在恰当时机出手进行股价拉升和股价护盘,因此不少公司在披露股份回购计划的一段时间中,往往都会呈现股价上涨趋势。
但同样是回购,不同公司之间实则也是存在极大差别的,绝不能一概而论。
在资本市场中,有不少成熟公司把股份回购当成是回馈股东的常规手段,将二级市场回购的股份进行注销,实现公司总股本的减少,以此来提升公司股票的价值。如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从未进行过分红,却通过持续数十年的连续回购,帮助公司股价达到惊人的55万美元/股。
这种回购后注销股份的操作行为可以称为财务性回购,其本质等同于现金分红都是一种对于股东的回馈,只不过分红是将这部分资金以分红形式发到股东手中,而另一个是以股份回购的形式拉升股价。
在近期医药公司回购浪潮中,虽然回购公司的数量并不少,但真正进行财务性回购的公司仍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公司依然还是出于提振短期投资者信心的战略目的。
02
视角二:市场加速探底
任何集体性的动作都是值得警惕的。例如最近出现的密集回购,这并非单一公司作出的孤立事件,而是诸多公司基于目前的商业背景和经济周期所作出的一致选择。
回溯过往两年中国医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绝非一句惨淡可以形容。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周期中,大量的国际资金被虹吸至美国,导致大量与融资相关的产业遭受重创,而医药正是一个高度依赖市场融资的行业。这诱发中国医药公司股价急转直下,尤其是不少港股上市的企业,股价跌幅超过九成的比比皆是,而许多医药IPO更是惨遭推迟。
最近一个时期,低估之中的药企又遭遇反腐风暴。即使目前不少医药公司的业绩并不算差,但却依然因为信心不足而惨遭抛售。
“巴菲特之师”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使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使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无论是低估,还是高估,实则都是一种正常现象,而这这种现象是不会一直存在的,必定会因某些因素而发生改变。
那么改变何时到来呢?其实就是市场达成一致的时候。索罗斯认为股市是存在反身性的,所谓反身性指的是公司的股价走势与投资者的意愿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的,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情绪可能让公司的股价发生极大的变化。
图:股市反身性示意图
延续这一逻辑,中国医药公司连续开启大规模回购,实则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虽然我们无法确切说明市场反转的时间,但药企大规模回购无疑是一个加速市场探底的信号。
03
视角三:激励蓄能
除了投资者情绪层面的影响外,对于中国医药公司而言,股份回购还相当于一次激励蓄能。
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行业内的公司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融资,注销股份为主的财务性回购必然不是主流趋势。既然回购的股份没有注销,那么这些股份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去处:绝大多数公司都将这些回购来的股份作为未来管理层激励储备。
尤其在市场情绪逐渐回暖后,这部分暂时被冻结的股份将会被用来进行股权激励计划或者员工持股计划,以此来激励公司驶入新的增长周期。
图:君实生物回购股份用途,来源:公司公告
不同于财务性回购的被动护盘,这种激励蓄能可以看作是一种上市公司的主动出击,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如公司业绩基数、行业发展趋势、宏观政策环境趋向于有利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种激励蓄能方式,让上市公司回购后的股份有了很好的应用场景。如若公司运营得当,那么完全可以实现回购时提振信心,激励时刺激增长的双向赋能。
04
视角四:奋斗的证明
抛开市场层面的分析不谈,在行业最悲观的时候进行股权回购,实则还是一种对企业自身生存能力的证明。在目前的资本环境中,中国医药公司融资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而就在这样的窘境中,公司依然能够拿出资金进行回购,这足以证明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企业仍是泰然自若的。
基于这一逻辑,这些现阶段已经推出回购政策的企业可能只是排头兵,伴随时间的推移,或将有更多的公司加入股份回购的大部队。
当然,可能有很多投资者去比较各家公司回购金额的多少,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绝大多数公司披露的回购金额其实都是一个上限,忽悠式回购、不足额回购在资本市场中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这就导致金额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股份回购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无论回购金额是多是少,其实都证明公司对于股价是有进取心的,同时也证明自身的经营处境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糟糕。与回购相对应,还有很多公司即使在这样的悲观情况中依然进行配股和减持行为,或许它可以辩解股东有自己的考量,可无疑这样的行为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上市公司在行业最悲观的时候率先躺平,那么又如何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去逆势支持他们呢?
05
2023,未来十年新起点
随着中国药企大回购时代的开启,投资者或许应该逐渐开始重归理性。不可否认,目前整个中国医药产业依旧寒风瑟瑟,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医疗产业是一个永续性的行业,人类对于健康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现阶段医药产业的寒冬,更像是一次企业极限压力测试,尽管当下弹簧被压得很紧,但它终有回弹的一天。当整个产业回暖时,投资者才会惊讶地发现,那些龙头公司早在寒冬之中就已开启布局。
2023年,或许就是中国医药产业未来十年的新起点,而那些已经准备好起跑的玩家显然更值得市场期待。
原文标题 : 中国药企的大回购时代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仿制药企何时触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