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江湖新秩序,寻找投入产出比最优解的竞赛开始了
当跟随策略不再奏效,投入产出比不断降低,创新药江湖的秩序正在重排,所有人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眼下,当所有人都在言必谈FIC与创新的关系、意义之际,一个“不合时宜”的策略再度进入人们视线——老靶点新用。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海外药企也一直在围绕老靶点做文章,甚至有药企利用这一模式,赚到了10亿美金。
而在国内,上海谊众可能要算这一策略的大赢家,靠改良型新药紫杉醇胶束,这一并不突出的产品,不仅获得了盈利,还成为第一家对外分红的创新药企。
在市场眼中,上海谊众可能不够创新,但其依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创新药研发该如何寻找投入产出比的最优解?
或许,更多创新药企需要从新药立项这一源头思考,自己到底是要做开拓者还是颠覆者。
/ 01 / 从上海谊众分红说起
在一众明星biotech还在亏损中挣扎之际,一家名不见经传的biotech不仅率先实现了盈利,并开始回馈投资者,进行分红。
4月12日,上海谊众公布了2022年年度分红方案:以1.44亿股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316.64万元。
放眼整个生物制药板块,能够实现盈利并且分红的biotech,绝对算得上是珍稀物种。
更令大部分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是,相比明星biotech们的管线,就是这样一家率先分红的biotech,其实现盈利的品种显得科技感、创新性不足。
支撑上海谊众业绩的核心产品是一款紫杉醇胶束。提到紫杉醇大部分人应该并不陌生,这是我国肿瘤领域的第一大常用药。而紫杉醇制剂原研药物即便已上市三十年、仿制药无数,但在2021年销售额仍旧突破了10亿美元。
上海谊众目前唯一上市的产品,是改良型新药紫杉醇胶束。其通过剂型改良,利用胶束的形式显著增加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治疗剂量;且药物包裹其中,可避免体内的降解失活,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在实际临床中,在紫杉醇胶束的最大耐受剂量能够达到普通紫杉醇给药剂量的两倍以上,常用剂量是后者的1.75倍。虽然紫杉醇胶束通过接近翻倍的剂量达到了翻倍的ORR,但同时高的剂量也带来了翻倍的血液毒性。
不过,这也并未影响紫杉醇胶束的放量。2023年上半年,靠着这款产品,上海谊众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178.88%;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70.73%。
与上海谊众亮眼业绩相反的是其在研发上的投入,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仅为253万元,虽然在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898万元,但与大部分biotech动辄过亿的研发投入相比,谊众药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实在不算高。
但不能否认,在研发及投资回报方面,老靶点新用这一策略,的确为上海谊众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 02 / 老靶点也有春天
老靶点新用并非什么新鲜事。
虽然近些年基础研究有很多进展,也发现了许多有潜力的新靶点,但离最终证实能让患者获益还有很长的路。因此,不少药企在创新的同时,也瞄准老靶点进行优化。
事实上,困扰老靶点的问题不外乎两点,一个是疗效、一个是安全性。通过优化若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老靶点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海谊众正是通过剂型优化,获得了更高的疗效。复星医药的甲氧依托咪酯,则是针对老靶点的安全问题进行改进。
甲氧依托咪酯是一种咪唑类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其分子结构与依托咪酯相似,保留了依托咪酯起效迅速、恢复迅速、治疗指数大、循环稳定、对呼吸系统影响小的优点。
同时,其针对依托咪酯的酯侧链进行了修饰,这也使得其相对于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作用较轻。目前,这一产品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海外方面,老靶点新用的案例更多。比如,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Inversago,其核心管线就是一款经由老靶点改造而来创新药。Inversago的核心管线是一款口服CB1反向激动剂INV-202。CB1蛋白在代谢和食欲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INV-202在减重、糖尿病肾病的代谢疾病领域均有治疗潜力。
早在2006年,赛诺菲针对这一靶点研发的减肥药物利莫那班就在欧盟获批上市,当时,这款药物一度被寄予厚望,有潜力成为一款重磅炸弹药物。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药物分子无一例外会进入脑部,增加患者患抑郁症和自杀的风险。也是因为这一问题,2008年这款药物在欧盟撤市,这一靶点也被尘封了起来。
如今,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老靶点被再度唤醒进行优化。Inversago研发的INV-202具有更大的分子量、更强的极性,很难穿越血脑屏障。这可以避免利莫那班进入大脑之后产生神经副作用。今年8月,诺和诺德以10.7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Inversago,看中的就是INV-202。
通过对安全性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CB1这一老靶点再度迎来了春天。
更典型的老靶点新用或许在CNS(中枢神经系统)新药领域。众所周知,由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近20年CNS领域药物研发的重要进展很少。而很多人则认为CNS创新药必须是新靶点、新技术才能带来突破。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CNS创新药是在原有已知能够对特定情绪、认知有作用的靶点上改造而成。比如强生研发的抗抑郁药物,esketamine(右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俗称“K粉”,可能被滥用,因此需要严格管制。而esketamine是氯胺酮的S-型对映体,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了修饰改良,可以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功能,帮助修复抑郁症患者大脑细胞的神经连接,成为近30年来第一个获批用于有自杀倾向患者的抗抑郁药。
这些案例足以说明,新药研发不仅在于寻找新靶点,老靶点新用也可以做出有临床价值的新药,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为药企带来回报。
/ 03 / 创新药的立项艺术
当热门靶点过分内卷,市场追求更高的投入产出比之际,海内外药企针对老靶点的改造计划,也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解题思路:
相比于药企扎堆的新靶点,这种被人忽视的老靶点,反而更有可能带来意外之喜。
这就是创新药的立项艺术。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创新药研发更是如此。新药立项是研发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创新药,从研发开始就需要做出严谨的规划和布局。明确创新药研发的大致方向,选择什么样的靶点,后续药物研发的适应症如何选择。
一旦在立项之初选错了方向、靶点,后续的新药研发很可能全盘垮掉。这一点在CDE发布《2022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也得到了证实。在创新药被CDE劝退的原因中,药物研发立项方向的不恰当选择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回到当下来说,在创新药立项的过程中,随着内卷加剧,靶点选择的前移似乎成了必然。但与此同时,靶点的选择越新,所需要面对的风险也就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老靶点改造的可行性也愈发凸显。
当然,决定老靶点改造的核心,仍然是改造后药物的竞争性如何。
过去可能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导致老靶点的安全性、有效性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而在进行优化之后,只有老靶点安全新、有效性上的bug被彻底修补,才能重新获得一战之力。
而说到创新药的立项选择,除了老靶点新用,细分适应症所蕴藏的机会也不容忽视。
迄今为止,国内不少创新药企的药物研发方向仍都集中在肿瘤这一个大方向上。据CDE公布的《2022年度药品评审报告》显示,2022年批准的1250件化药NDA中,抗肿瘤药物为566件,占比高达55.92%;生物药领域,抗肿瘤药物同样占据半壁江山。
不可否认,肿瘤这一大领域的市场空间相当高,毕竟在这一领域诞生了K药、O药、DS-8201等诸多明星药物。但与此同时,在肿瘤领域的布局者同样也更多。
HER2、claudin 18.2、Trop-2这些热门靶点无一不是数十家药企竞争。而参考PD-1领域过去的经验来看,最终能留下姓名的只有几位头部玩家。
与其在这些热门领域做炮灰,不如在一些小众领域独美。要知道,由于疾病种类多样带来临床需求的多而散,所以新药研发的创新机会其实更为分散,实际上现有的创新药研发仍然存在大量的无人区领域。
选大还是选小,同样是一门艺术。当然,这些细分领域所蕴藏的机会,也可能更为可观。
相较于老靶点新用的颠覆,这更是一种开拓,找到临床未满足需求,而这也是创新药研发立项的关键所在。必须找到未满足需求所在,才可以确立项目的新药产品特征(TPP)和临床开发计划(CDP)。
如果连临床未满足需求都找不到,只是一厢情愿把所谓的临床需求基于临床前部分数据的优势,是无法在后续的商业世界中获得药物竞争力的。
总而言之,立项是创新药研发的源头。一个合理的立项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技术可能性、规避风险,去尽可能为药物研发写出一个完美的开端。
原文标题 : 创新药江湖新秩序,寻找投入产出比最优解的竞赛开始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