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斯再卷抗癌创新药 “摘B去U”上岸成为药企新目标
《投资者网》蔡俊
艾力斯(688578.SH,下称“公司”)去“U”后,业绩持续上涨。
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今年前三季度,艾力斯预计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60.5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636.61%。
业绩上涨原因,主要是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品名“艾弗沙”)纳入医保目录后,销售持续放量,且销售规模扩大后的效应显现,让各项成本费用率逐步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创新药企业已步入新纪元。此前,大家在尚未盈利,甚至没有产品的时候争相上市融资。之后,能否实现盈利,摘“B”去“U”上岸,又成了小目标。这里面的玄机,是能否上市既叫好又叫座的药品,牵涉到研发、营销等企业实力。
规模大竞争卷的EGFR
不计其数的抗癌药,靶点也数以千计。
资料显示,艾弗沙的靶点为EGFR,属于第三代 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因为EGFR靶点会不断突变,所以耐药性问题持续存在。此处的技术迭代,特指更优化的耐药解决方法。
目前,国内上市第三代EGFR-TKI的厂商有艾力斯、贝达药业、豪森药业、阿斯利康。该赛道的市场规模很大,销售竞争很卷,研发竞争很快。
米内网统计显示,2022年阿斯利康、豪森药业等第三代EGFR-TKI的销售额分别超43亿元、24亿元。2022年,贝达药业的第一代EGFR-TKI销售额约20亿元。
要从激烈的厮杀中突出重围,艾力斯在技术上瞄准了第三代。
2021年,艾弗沙获批上市,其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今年以降价约25%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用药的年费从8.7万元/年降至6.7万元/年。阿斯利康、豪森药业的第三代同类产品,患者年费分别为:6.7万元/年、7.3万元/年。
今年上半年,艾弗沙销售额7.13亿元,同比增长137.82%,医保效应立竿见影。需要指出,该药品的商业化既有公司团队支持,也有江苏复星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复星”)推广。
今年上半年,艾力斯销售费用3.7亿元,同比增长117.21%。其中,营销团队覆盖30个省市,核心市场区域超1000家医院,江苏复星覆盖医院超2000家。
而本不平静的水池,还有涟漪泛起。
今年5月,贝达药业的第三代EGFR-TKI获批上市,商品名为赛美纳。浙商证券曾预测,该药品有望成为15亿元到20亿元的单品。
赛美纳究竟能泛起多大涟漪,将在今年下半年揭晓。今年上半年,贝达药业销售费用4.58亿元,同比上涨3.99%。
第三代产品的战火尚未消停,新一代的竞争已露尖尖角。
今年3月,艾力斯与和誉医药签署《许可协议》,引进后者独立研发的新一代EGFR-TKI。该药物具有“高选择性、可入脑、安全性佳”的特点,可抑制第三代产品耐药后产生的突变。
贝达药业方面,也对第四代产品有研发布局,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已获我国和美国临床批准,进度为临床一期。
今年上半年,艾力斯研发费用1.13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906万元,主要是公司向和誉医药购买新一代产品许可权的新增投入。同期,贝达药业研发费用3.35亿元。
药企上岸众生相
摘掉“B”标签也去掉“U”标签,成了众医药企业的新目标。
这里的“B”和“U”,分别指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在港交所、科创板未盈利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诞生于投资火热的时代,因监管层放松相关上市标准,得以成功IPO融资。不过,伴随环境变化,他们能否摘“B”去“U”实现上岸,又成了资本市场新的焦点。
今年以来,艾力斯和上海谊众等两家创新药企,均首次扭亏为盈,成功去掉“U”标签。
医药企业上岸的方法,有药品商业化、出海临床、出售权益等。由于国内研发技术原因,出海临床较为困难,出售权益并非常态,有效的路径还是药品商业化。
截至目前,科创板尚未去“U”的医药企业有百济神州、泽璟制药、萌科药业、海创药业等。其中,百济神州的规模较大,因此扭亏为盈尚有时日,比较特殊。下一个有希望上岸的,为泽璟制药。
2021年,泽璟制药的首款药品多纳非尼获批上市。西南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多纳非尼是在德国拜耳的索拉非尼基础上进行改构。上市后,多纳非尼也纳入医保,售价较同类竞品约低了55%。
今年上半年,泽璟制药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08.66%,主要来自多纳非尼的销售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较2022年同期-2.47亿元有明显收窄。费用管控上,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同比下降,销售费用同比上涨29.58%。
而在港股方面,近年来荣昌生物和诺诚健华成功摘“B”。荣昌生物的赛道为ADC(抗体偶联),目前是唯一上市的同类国产药。今年上半年,该企业营业收入为4.22亿元,同比上涨20.56%。
拥有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的诺诚健华方面,核心产品奥布替尼的靶点是BTK,适应症为血液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竞品厂商有百济神州、阿斯利康、强生等。今年上半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53.5%。
这些已成功上岸的医药企业,共同特点是核心产品放量销售,年销售额可超5亿元。要做到这点,核心产品最好能做到国产独家,要么获批上市大类适应症。
以暂未摘“B”的亚盛医药为例,作为中国最早开始原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之一,其核心产品奥雷巴替尼是唯一的第三代国产BCR-ABL抑制剂,适应症为针对T315i基因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上市已近两年。今年上半年,该药品销售额1.08亿元。
可以看到,亚盛医药的药品做到了国产独家,但受制于适应症的有限规模,销售额离“5亿元”上岸线还有一定的距离。以此为鉴,那些还未上岸的医药企业也有了要领。(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原文标题 : 艾力斯再卷抗癌创新药 “摘B去U”上岸成为药企新目标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10 一款全球BIC分子的三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