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降雪就能冻死病毒,到底有多荒唐?

2023-12-14 11:39
根新未来
关注

/陈根

这几天,全国各地几乎都经历了气温的跳水,尤其是不少北方城市,更是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在“今年第一场雪”登上热搜时,还有一个一起被讨论的话题,那就是“降雪能冻死病毒吗?”

确实,今年这个冬季不比去年封控刚放开好到哪里去,也是各种病原体混合着来,流感爆发,感染潮不断,医院儿科几乎是天天爆满,很多成年人也没逃过,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期待降雪降温能冻死病毒了。

但问题是,这真的靠谱吗?降温降雪冻死病毒,真相是什么?

病毒耐冷不耐热

其实,从我们的感受出发,也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降雪冻死病毒”这种说法了。主要原因就是降雪后,我们往往会感觉到空气更干净更清新,感觉空气中悬浮的尘埃都变少了。这种感觉就会让很多人以为空气中的病毒也变少了,觉得是病毒被“冻住”,或者“冻死”了。

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事实上,温度确实对病毒传播有很大影响,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会对病毒传播有影响,但是不是低温让病毒“冻死”或者“消失”了呢?很遗憾,完全不是。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每当秋冬季,天气越冷的时候,医院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疾病等患者就会明显增加,而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在低温环境下更易传播。

其实,大多数病毒,都是耐冷不耐热的,在低温、特别是干冰温度(-70℃)或液氮温度(-196℃)条件下,病毒感染性甚至可保持数月至数年,这就是为什么实验室需用低温保存病毒的原因。与之相反,病毒对热就很敏感了,这是因为热力可以通过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而导致病毒灭活,大多数病毒经5060℃,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会被灭活,100℃通常几秒钟就可以灭活多数病毒。

尤其是过去三年,我们更是见识到了病毒的顽固。实验证明,新冠病毒在56℃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需要用30分钟左右能被杀死,在6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需要5分钟左右可以被有效杀死;但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新冠病毒仍能存活。这就是为什么说新冠病毒能通过冷链传播的原因。

当然,我们感受到空气变清新确实也是真的,但这并不影响病毒的传播。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最常见的一个传播途径就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系统。就像抽烟产生的烟雾一样悬浮在空中,有时候即使看不到了,也能闻到烟的气味。

因此,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病毒就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这就是气溶胶传播。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肉眼并不能看见病毒,而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空气变清新了,主要是因为在冷天气里,大颗粒的尘埃和污染物会更快地沉降,让我们感觉到空气质量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毒被冻住了。

究其原因,虽然空气中大的颗粒会快速沉降,但并不是直接掉地上了,而是悬浮在距离地面仍有一些高度的空间,而微小颗粒更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并通过气流传播。这反而会让感染者附近的人面临更长时间的暴露;。

与此同时,如果空气中的悬浮小颗粒比较小,病毒还有可能飘向更高的水平位置,并通过空气流动,有更长距离的传播。所以说,仅仅靠感知空气好像更干净了而觉得病毒被冻死了,这种逻辑,并不成立。

人类的免疫反应更弱了?

当气温骤降让病毒更加稳定的存在时,这个事件里的另一个对象“人类”又发生了什么?

对于人类来说,面对病毒,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免疫系统的行动。很多人觉得对抗病毒感染发生在人体内部,其实并不是,对抗病毒感染,早在呼吸道就已经开始,而鼻子,作为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之间的初始接触点之一,鼻粘膜屏障也就成为了防止吸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具体来看,我们的鼻腔黏膜能够分泌鼻涕,它含有溶菌酶及免疫成分,能够杀灭病毒和细菌,还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部分脏东西和有害物质,使吸入肺部的空气更加洁净。此外,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较大的尘粒吸入;鼻子的上皮纤毛可向咽部摆动,将黏着有尘粒、细菌的黏液排向咽部,最终将它们排出体外。当然,我们鼻子里的细胞所做的工作要复杂得多,其中的免疫机制也还在探索当中。

比如,2016年,Lasser等人证明,从鼻灌洗液中分离的外泌体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的迁移,这意味着外泌体还可能参与到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而所谓外泌体,其实就是一类直径约30 ~150 nm的磷脂双分子层纳米小囊泡,内含其来源母细胞特异性的脂质、蛋白质、DNARNA,是细胞间信号传输的载体。

2018年,由Bleier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当细菌通过鼻子吸入时会触发先天免疫反应。具体来看,当病原体通过鼻子进入人体时,会触发鼻腔启动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释放出数十亿个外泌体进入粘液,这些外泌体会迅速包围并攻击病原体,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入侵。

并且,这些外泌体不仅仅是单纯地直接进攻病原体,它们还懂得传递消息。具体来说,它们可以把一种叫做“抗菌蛋白”的蛋白质从鼻子的前部传送到后部,形成了一种防线的双层保护系统。当病毒或细菌突破第一层泡泡的围攻时,抗菌蛋白就像是备胎一样,迅速上场,为我们的身体再次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

然而,在2022年的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却发现,温度会对外泌体的分泌产生重要影响,温度越低,免疫反应也越弱——因为鼻子的内部温度高度依赖于它吸入的外部空气的温度,所以研究人员先组织健康的志愿者从室温环境中走到室外,暴露在4.4°C39.9°F)的温度下15分钟,发现志愿者的鼻子内部温度下降了约5°C。然后,他们将这种温度降低应用于鼻组织样本,并观察到免疫反应减弱。鼻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数量减少了近42%,外泌体中的抗病毒蛋白也受损。

简单来说,就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鼻子内部的温度也会下降。这种保护机制就会减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冬天更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

所以说,面对寒潮加各种病原体,与其期待降温降雪能冻死病毒,倒不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这比冻死病毒显然更靠谱。

       原文标题 : 陈根:降雪就能冻死病毒,到底有多荒唐?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