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营收超500亿|表现最强劲的一年,中国创新药企告诉我们什么?
对于中国创新药产业来说,如何定义2023年,无疑是非常矛盾的。
这必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资本寒冬、医疗反腐……诸多药企的日子,并不如意。这也导致,部分企业面临着营收增长的挑战。
这一年,药企们在资本寒冬和医疗反腐风暴中艰难前行,部分药企营收增长的重压如影随形。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创新药行业,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2023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创新药行业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年。港、美股上市的51家创新药企成绩单,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参考。
这51家创新药企的营收规模达到549亿元,较2022年的32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增长额超过200亿元。
以绝对值来看,整个行业的营收增量主要来自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药企。其中,百济神州2023年营收增长达到75亿元,康方生物营收增长接近37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营收增长,无疑肯定了创新药企在新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也彰显着未来的无限潜能。
当然,挑战也随之升级。药企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战略来应对挑战,不仅要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更要提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以确保在这场科技与智慧的竞赛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 01 / 来自领航者的信号
过去一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故事充满了复杂的色彩,尽管当下的市场情绪尚未全面恢复,但透过这份药企业绩增量规模排行榜,我们也能窥见行业的几个积极信号。
第一,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底色正越来越足。对于创新药来说,最具认可的是“重磅炸弹”认证,也就是年收入突破10亿美元大关。因为起步较晚等因素导致,国产十亿美元分子并未诞生。但2023年,泽布替尼打破了僵局。百济神州业绩的大幅增长,来自于BTK抑制剂泽布替尼。2023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首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由此诞生。除此之外,支撑传奇生物业绩增量的CAR-T疗法,也有潜力成为第二个国产重磅炸弹。
第二,在国际舞台中,中国创新药的吸金能力,正越来越强。去年开始,国产创新药授权出海进入新阶段。出海,造就了创新药企收入规模的攀升,康方生物、和黄医药的业绩增量,主要来自对海外药企的授权。例如,康方生物技术授权和技术合作收入29.23亿元,主要来自AK112的授权首付款。
第三,本土市场也能够支撑起本土药企持续的高增长。本土市场医保谈判、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速了国产创新药的出海进程。但实际上,就跨国大药企的表现来看,本土创新药市场并不逼仄。2023年,我们能够看到的积极信号之一是,不管是复宏汉霖还是信达生物,都是基于本土市场拿到了不错的增量。例如,信达生物2023年药物收入规模已经超过57亿元,全部来自本土市场。
第四,部分创新药企的转型,开始收获成果。身处资本寒冬,部分创新药企希望通过更多变现方式,寻找更多可能性。和铂医药和东曜药业是代表性企业,其中和铂医药基于全人源技术平台优势,为全球药企赋能创新,收获了不错的增量。
虽然深处寒冬,但上述领航者的表现无疑透露出了积极信号。当然,虽然整个创新药行业在持续向上,但未来的市场注定高度分化。
/ 02 / 暴露的挑战
在2023年,创新药企不只有高增长,也存在诸多挑战。部分此前看起来预期较高,或者销售增速不错的企业遭遇滑坡。这也导致,市场对这些药企的预期发生了改变。
综合来看,或许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在内卷的领域,对于药企的商业化能力考验在持续加大。这一点,PD-1市场最为明显。
2023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复宏汉霖等药企的高速增长,原因之一是PD-1收入规模仍在快速上涨。其中,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收入规模达到5.37亿美元,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收入规模也达到3.93亿美元。
而对于PD-1收入规模较小、整体管线单薄的药企来说,激烈的竞争、头部玩家的攻城略地,将极大影响其盈利能力和生存空间。
这在2023年财报中,也得到了体现。目前,思路迪唯一的收入来源是PD-L1恩沃利单抗。2023年,该产品收入为6.34亿元,较2022年收入增长只有11.9%。虽然公司表述仍为快速增长,但对比其收入规模,这样的增速显然并不亮眼。
其次,在反腐的压力下,一些竞争力有限的品种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例如,华领医药降糖药华堂宁在上半年出货量达到21.2万盒的情况下,全年出货量只有25.1万盒。也就是说,下半年的出货量只有4万盒。核心原因在于,因为反腐导致公司线下渠道基本停滞,只能依靠线上渠道销售。
当然,随着华堂宁进入医保之后,这一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但这依然为市场敲响了警钟,在正式进入医保之前,因为监管反腐的常态化、制度化,可能需要降低部分创新药的商业化预期。
另外,在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天价药以及罕见病药物的预期,仍然不会太高。
在天价药物方面,药明巨诺的表现给出了很好的参考。目前,药明巨诺唯一的商业化药物是CAR-T疗法。2023年,其收入规模为1.73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800万元。
而在罕见病药物方面,北海康成的表现又是一个参考。
作为专注于罕见病药物开发的公司,北海康成打造了14条管线,其中4款药物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从商业化管线绝对数来说,在创新药企领域并不落后。
但现实的是,2023年公司收入规模为1.02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389万元。对于北海康成或是高价药来说,低增速或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常态。
/ 03 / 适应新时代
总的来说,中国创新药行业在2023年的表现,揭示了行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的动态变化。
正面来看,行业的积极信号不仅体现在领军企业的强劲增长和国际化战略上,还反映在新兴药企的快速崛起和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上。
这些正面因素共同推动了行业的繁荣,为国内外患者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回报。
然而,行业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时至今日,内卷现象在某些治疗领域变得尤为突出,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这对于商业化能力较弱的药企构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此外,政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反腐政策的加强,也对药企的传统销售模式和渠道建设造成了冲击,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
支付能力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了高价药物和罕见病药物的市场前景。
在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下,药品的支付和报销政策对药企的商业化成功至关重要。因此,药企需要更加关注产品的经济学价值和成本效益分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支付环境。
综合以上种种,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然站到了更具希望与挑战新时代的门口,药企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来应对。一方面,药企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
另一方面,药企应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方式,例如与海外药企展开合作、开发联合疗法、拓展新兴市场等等,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未来,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原文标题 : 总营收超500亿|表现最强劲的一年,中国创新药企告诉我们什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生物类似药集采惊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