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2023年财报解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3月27日晚间,海尔生物公布2023年年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1亿元,归母净利润4.06亿元。此外,海尔生物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15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0.04%。
主要财务核心指标在2月份的业绩预告已公布,在年报中详细披露了公司更多运营数据,笔者仔细查阅后认为,公司内在价值在不断提升,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
首先,2023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公共卫生防控业务下滑,如果剔除上年同期5.87亿元公共卫生防控类业务后,海尔生物核心业务收入略高于上一年,并且公司非存储类新产业收入同比增长超30%,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7%。
其次,短期业绩在股价上已充分反应,甚至是过度反应。经过这轮市场波动,海尔生物的PE已低至约22倍,这在科创企业中属于极低水平。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不看一时业绩波动,关注的是企业内在价值,股价是围绕着公司内在价值波动。在经济学定义上,企业内在价值为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之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折现值。内在价值一看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二看企业创造现金流的核心能力。
通过年报信息来解析海尔生物的内在价值,不妨先问三个问题:海尔生物的长期发展逻辑变了吗?海尔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变了吗?海尔生物当前的估值水平如何?
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逐一来看。
01
长期逻辑没有改变
发展新质生产力 受益“硬 卡 替”
今年两会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被列为政府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其中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风云变幻的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必须突破部分国家对我们采取的技术“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安全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在此背景下,具有硬科技属性,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助力实现国产替代的公司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海尔生物坚定深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条“长坡厚雪”的赛道。这两条赛道国产替代、产业升级、高速发展的趋势已是市场共识。
以生命科学为例,面临着严重的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现象,因此从上游工艺开发到下游工艺制备全过程的仪器设备及关键试剂耗材都蕴含了巨大的国产替代机遇。
相关市场规模上,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生命科学工具(含仪器、耗材和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15.7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3,30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其中亚太地区是增速最快的地区。
从国家战略、公司发展和行业方向多个角度,海尔生物长期受益于“硬科技、卡脖子、国产替代”的核心逻辑没有改变。
从财报披露的各项数据,海尔生物正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这三条路径,实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带动产业升级,可以说,海尔生物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之一。
02
新技术: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护城河进一步加深
作为科创企业,海尔生物深知技术实力是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21亿元,同比增长1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
海尔生物搭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层次科创平台,并已形成制冷、精密制造及材料、自动化、智能化等六大技术平台。
依托先进的科创体系和对新技术持续研发投入,海尔生物在生命科学领域相继突破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生物物质高速离心分离关键技术、微生物代谢底物分析与蛋白重组表达纯化技术、实验室耗材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
持续的技术突破助力公司在行业中保持引领地位,目前公司累计拥有1321项专利、296项软件著作权,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及技术规范40项,获得 “中国工业大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5项,有32项技术成果通过国际领先水平鉴定。
以上种种都表明,在生命科学领域“从0到1”的创新上,海尔生物已经掌握了自主科技。如果说过去,海尔生物的创新是在打破国际垄断者的技术壁垒,那么如今,海尔生物就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自身的壁垒,从追赶者逐渐成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因此,海尔生物的科创底色不仅没有改变,反而通过不懈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其科技壁垒和硬科技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成为行业领先的代表企业,将长期受益于“硬卡替”(硬科技、卡脖子、国产替代)这一大逻辑。
03
新模式:数智化引领自我进化和迭代
公司运营能力提升
而科技创新的目的最后还是要向市场和产业服务,只有强大的商业化运营能力才能实现公司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实力,也体现在公司为用户解决需求能力、商业模式的升级迭代。
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是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特征而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这就需要企业深挖客户需求进行产业升级、模式升级,持续实现自我进化和迭代。这正是海尔生物这几年来在坚持做的事情。
对内追求持续精益管理,推进以各节点全流程数字化建设,实现全价值链效率优化,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的采购成本优化达20%,生产效率提高12%,用户满意度提升11%。
对外追求极致用户体验。从最初做硬件,到后来在业内率先发起物联网转型,再到聚焦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两大领域,海尔生物的能力圈越扩越大。到今天,海尔生物创新运用物联网、自动化、AI等新兴技术,打造出软硬服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将其运用到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的各个场景中,形成实验室服务EPS、制药服务EPS、血液技术EPS、智慧用药EPS及数字公卫EPS等多类解决方案,满足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高质量发展要求。
软硬服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出也意味着,海尔生物已经正式完成了从单一设备到全场景方案定制的进阶,这是海尔生物在商业模式上跨出的一大步。
也许我们会疑惑海尔生物为什么总是要折腾自己,但这可能正是海尔生物能成为好公司的又一关键。我们正身处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长期看,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
而有强大产品生态能力的企业,一方面对一些传统企业可以形成维度优势。例如投资者在分析苹果公司独特竞争力的时候,总是将其生态能力排在首要位置一样。海尔生物构筑的生态能力圈,给其带来的竞争力,也是以往单纯的硬件生产商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可以使公司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提升用户的粘度,创造更稳健持久的现金流。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海尔生物毛利率达51%,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并且海尔生物国内市场用户中使用多个业务线产品的用户数量增长超40%,单用户价值进一步放大。
04
新业态:同心圆体系赋能
海内外协同发展
在未来成长性上,除了前文提到的科技创新和公司内部数智化变革内生增长外,在外延上,海尔生物以高质量外延并购为基础,“好行业、好公司、谋同道”为并购策略,构建“同心圆”赋能体系,实现战略布局加速拓展和业务协同互补。
近年来,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成都)、海尔血技、金卫信、康盛生物、海尔生物医疗科技(苏州)等优质标的陆续加入公司。这些优质公司的加入,为公司带来了业绩高质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浆站业务相比于并购前规模已近翻番,院内用药自动化业务新增订单增长50%。
解剖海尔生物扩张的商业逻辑,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甚至是跨界扩张,海尔生物从不打无把握的仗,而是从需求场景出发,形成产品链路,再从这条链路上进行扩散,形成价值面,最终实现“点-链-面”的同心圆生态,从而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产业和市场密切交织,国际经济循环和国内经济循环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才能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掌握产业链话语权,增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因此新业态的形成要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年报显示,海尔生物针对海外用户的产品日趋丰富,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已有400余个型号获境外认证。面向生命科学用户,公司的液氮罐、培养箱、离心机、实验室耗材等品类快速增长。其中离心机在欧、美等地区实现突破,冻干机在亚洲区域完成首单,生物安全柜新进入东欧等地区用户实验室,实验室耗材在亚洲、北美、欧洲等区域实现突破与复制。
面向医疗机构用户,除太阳能疫苗解决方案外,药品冷藏箱、血液冷藏箱、耗材类业务等发展迅速。公司通过与国际组织的持续交互,在太阳能疫苗冷链方案等合作之外,为用户继续提供实验室建设及环境检测、消毒灭菌等持续服务,打开海外成长新空间。
05
估值:市场对短期业绩过于悲观
对其长期发展认知不足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说:“市场长期来看是一台称重机,短期来看是一台投票机。”
在一个短周期内,市场先生往往只会聚焦于一面,不是将好的一面放大,就是将坏的一面放大,放大哪一面更多取决于这个阶段投资者的情绪。市场悲观时会不断放大坏的一面,但于此期间,好的一面却并没有消失,甚至在不断加强,这时就会产生明显的认知差,一些重大的投资机遇往往就是这样的认知差带来的。
当前市场忽视了海尔生物正在不断提升的内在价值。从时代角度看,国家战略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以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硬科技属性企业必然会得到社会更高的回报,这对于海尔生物来说既是一家科创公司的历史使命,也是历史机遇。
从自身奋斗来说,坚持做正确的事是创造价值实现成功的光明大道。这些年来海尔生物持续投入研发建立技术护城河,通过对内提升公司运营能力,对外追求客户体验形成新模式,并通过同心圆体系和全球化战略实现新业态,在自我进化和迭代中反复锤炼,海尔生物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长期稳健发展是可预期的。从证券研究机构对海尔生物业绩的一致预测来看,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有着相当乐观的预期。
数据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报的披露,海尔生物同时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不低于69%;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不低于120%。充分说明公司内部对自身的未来成长性也充满了信心。
(图片来源: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也许投资者是时候重新认识海尔生物了。
- End -
原文标题 : 海尔生物2023年财报解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