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华熙生物“网红化”转型或卡壳 自定义合成生物又是什么

2024-04-09 16:03
投资者网
关注

《投资者网》蔡俊

站在风雨中的华熙生物(688363.SH,下称“公司”),可能还在淋雨。

今年4月,公司公告原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离任。资料显示,此前马守伟任上海研发中心功能性护肤品开发总监,主要负责基础配方技术和功能性产品配方研发。加入公司前,其履历在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国际品牌。

马守伟的研发领域主要在化妆品,这契合公司过去几年来的努力方向,即从玻尿酸原料转型成一家化妆品企业。不过,2023年公司告别了高增速,转型之路或卡壳。

2023年, 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8亿元、5.87亿元,各自同比下降4.37%、39.5%。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的路径依赖,但受各业务竞争环境、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差异的影响,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阶段性下降。

遇阻的因素有很多,自2023年起华熙生物又自定义一家合成生物企业,新概念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有待观察。

或卡壳化妆品转型

从玻尿酸原料到化妆品,华熙生物的转型或卡壳。

2023年上半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占营收的63.92%。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等四大品牌的销售额均下滑。同期,珀莱雅、丸美股份的营收分别为36.27亿元、10.59亿元,各自同比增长38.12%、29.64%。

这里面,专注精准护肤硬核抗老的夸迪站在风雨中。报告期内,该品牌销售额5.4亿元,同比下降10.1%。而且,这股风雨至今还未停歇。

今年3月,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的官方网站公开了一则信息,名为《华熙生物夸迪1个月遭投诉38次:被指产品保质期内变质、隐瞒过敏风险、面膜多次出现异物、虚假宣传》。

1.jpg

截图协会网站

信息显示,多位消费者投诉,购买过程中夸迪旗舰店未尽告知义务,没有声明次抛精华产品的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导致使用后有红肿的强烈不适症状。此后,消费者要求公司退货、退款、赔偿,但均遭拒绝。

几乎同期,夸迪的主理人枝繁繁在个人小红书账号发布视频,提到“时间不语,聚散有期,岁月不急,各有归处”,意欲离开品牌。从高增长到失速,再到困局,夸迪的沉浮带有互联网的时代印记。

早在2018年,枝繁繁就参与夸迪的品牌运作,个人IP与品牌也逐渐绑定。真正让两者出圈的,为2020年双方首次登陆李佳琦的直播间,并参加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如同其他国货美妆搭上顶流的风口,夸迪的销售额也驶入高速。

2021年,夸迪销售额9.8亿元,同比增长150.19%。其中,在李佳琦双十一的预售渠道实现3.34亿元。2022年,该品牌销售额13.69亿元,同比增长39.73%。

需要指出,2022年李佳琦曾“隐退”直播间3个月。同年下半年,夸迪在杭州开设分公司,组建市场部媒介和达人直播的BD组,通过专业团队来投放、直播营销。因此,夸迪和枝繁繁,双方谁更成就谁,一直被拿来讨论。

枝繁繁曾公开披露,前期起号时是一人把控内容产出,粉丝扩大后才招聘助理和客服。根据果集·飞瓜数据,2022年下半年枝繁繁单场GMV最高超2500万元,接近头部带货主播。该平台还预估,同年四季度枝繁繁账号的直播销售额占夸迪的抖音达播收入40%。

不过,双方的相互成就到2023年开始走向拐点。上半年,夸迪推出“臻金蕴活轻龄眼霜”、“净颜按摩深清霜”等2款新品,但放量效应不明显。下半年,夸迪和枝繁繁联合李佳琦的美ONE,推出“配方游戏——成分中国”营销,但李佳琦又陷入“哪里贵了”舆论风暴中,连带国产美妆遭质疑。

或许,华熙生物的化妆品转型成也互联网,但卡壳可能也在个人IP和渠道顶流。

自定义合成生物

转型之路受阻,华熙生物篮子里的其他鸡蛋就担起增速重任。

2023年上半年,公司医疗终端业务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11%,占营收的15.9%。该板块主营各种医美注射剂,由公司上游玻尿酸原料延伸而来。

海通证券统计,当下国产面部玻尿酸分为3000元/针以下、3000-10000元/针、10000元/针以上等三个价位。公司润百颜、润致等系列处于前两者,同类竞品有爱美客的嗨体、昊海生科的海薇、姣兰。

根据同行的披露,2023年爱美客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9.22%,昊海生科收入6.02亿元,中等以下价位达3.72亿元。因此,公司同类产品的规模处于国产第二。

然而,华熙生物的医美雄心不止于此。

公司对医美业务已进行了2年左右的变革,调整包括产品、渠道和组织架构等。产品上,公司整合润致系列,把流量单品转向产品组合。渠道上,针对优化直销和经销的比例,如提升头部客户的直销比例,中小客户以经销覆盖。组织上,事业部将部分前端销售人员转化为运营赋能专家。

同时,公司觊觎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2023年,锦波生物因独家的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热销,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99.96%,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174.61%。为扩大产能保障原料供应,该企业与欧莱雅合作,后者向其提供胶原蛋白原料。

截至目前,公司有7-8种在研胶原蛋白并完成试产,实现相关产品的制备和原料上市。同行中,巨子生物、爱美客等也在加速布局胶原蛋白领域。公司要脱颖而出,竞争必将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华熙生物自定义为一家“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试图用更宽泛、新鲜的合成概念界定稀缺性。

资本市场上,凯赛生物、川宁生物等均有合成生物的标签,分别主营生物基、抗生素中间体,对应PE约65倍、30倍。目前,华熙生物的PE约30倍,从转型化妆品到自定义合成生物,里面有何算盘,时间会给出答案。(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原文标题 : 华熙生物“网红化”转型或卡壳 自定义合成生物又是什么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