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违规减持 罗欣药业的业绩拐点还远不?
深蹲之后有起跳、阵痛之后有新生
作者:翊铭
编辑:王一然
风品:张戈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中国股市的春天终于来了。
从“315”新政到“国九条”,从减持新规到分红新规,证监会可谓大招频发。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夯实长期投资信心的力度不断加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嗅到了牛市味道。
而重建重塑的雷霆万钧中,一些违规者也露出裸泳姿态、品尝了粗放苦果。
01
违规减持+高质押
控股股东缺钱?
2024年4月8日,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公告,山东罗欣控股因违规减持罗欣药业股票,被给予警告并罚款。
公告显示,罗欣控股是罗欣药业的控股股东,截至2023年5月17日,持有罗欣药业股份比31.23%。此后5月18日至2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罗欣药业合计6225万股,占总股本5.72%。
减持无可非议,问题出在减持比达到5%时,罗欣控股未按规及时信披并停止相关交易。导致违规减持7,870,575股,占总股本0.72%,合计成交金额52,339,324元。按照拟制成本法计算,罗欣控股违法所得2,300,982.28元。
对此,罗欣药业表示,案件涉及主体是控股股东罗欣控股,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话虽如此,控股股东违规减持毕竟不算加分项。要知道,自2023年8月减持新规发布后,相应监管升级、股东减持全面“补漏”,透出满满强合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据公司公告,除了罗欣控股,2023年5月31日至6月2日,罗欣控股一致行动人,克拉玛依珏志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合计减持3224万股。持股5%以上股东方秀宝及其一致行动人方东晖、大任投资拟减持不超1044.21万股,占总股本的0.96%。
大股东纷纷减持,对市场信心影响不容小觑。2024年2月,公司股价一度降至3.41元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截至4月19日收于4.04元,市值不足44亿元,较市值高点260.48亿元已跌去200多亿。
冷遇是有逻辑的,据华夏时报、东方财富choice统计,2023年医药业大股东减持比合计最高的前三药企分别是罗欣药业、汇宇制药、华康医疗,减持比为17.92%、10.81%以及10.12%。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罗欣药业大股东合计减持次数达14次。
除了减持,还有高质押。截止到2024年2月1日,在罗欣控股直接持有的罗欣药业2.37亿股中,已质押2.1亿股,质押率88.55%。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控股股东大比例质押股份不仅可能影响股权结构稳定,还可能对公司治理产生负面影响。一旦无法及时偿还质押借款,导致质押股份被强制平仓,易引发控股权变更的风险,进而干扰公司正常运作。
违规减持,高比例质押,不禁疑问控股股东很缺钱么?
02
连亏两年 医改试金石冷思
公开资料显示,罗欣药业主营业务包括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聚焦消化、呼吸、抗肿瘤等领域,产品分为创新药和仿制药两大类。
产线足够丰富、且多为热门赛道,然遗憾的是,公司近两年业绩难言讨喜。2022年营收、利润双双负增,还迎来上市后首亏:营收35.88亿元,同比降幅-44.62%;净利-12.26亿元,跌幅-401.79%;
2024年1月30日晚,2023年业绩预告出炉:预计归母净利亏损4.8亿元~7.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4元~0.66元。
亏额收窄可喜可贺,但尚未扭转颓态。关键较劲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上述减持自然不是加分项,难免让人联想大股东对公司是否有信心、发展前景如何?
对于2022年亏损,董事长刘振腾曾给出三点原因:1、由于医药终端消费市场规模下降等原因,导致公司仿制药产品销售量受到影响。2、为推广创新药组建了创新药推广团队,报告期内创新药尚仍处市场开发初期,收入规模还未能覆盖推广团队的人员及运营成本。3、集采政策对原有重点品种销量影响较大,同时个别品种自地方医保增补目录中陆续调出,使得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单价大幅下降,销量受到一定冲击。
据界面新闻,罗欣药业多款产品进入集采名单。例如2021年的第五批集采中,中选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和注射用兰索拉唑,降幅96%、93%。2022年第七批集采中,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以及注射用美罗培南中标。2023年第八批集采中,注射用氨曲南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两产品中标。两产品2022年度销售额合计1.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3.96%。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药企降价增效、鼓励高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惠及万千患者。这个重塑过程,会让行业更激烈竞争,入选集采能带来规模放量、也带来盈利下降挑战,极其考验企业的精细化、专业化、创新性水平。一定意义上说,医改重塑洗牌是一颗试金石,相同营商环境下,业绩兴衰折射了企业核心实力的强弱。一些从业者露出裸泳姿态是在为往期粗放低质买单。
03
研发费逐年下降 遗憾卖资
创新药转型靠什么
聚焦罗欣药业,一直在寻求创新药转型。这符合行业大势,但也意味着如烹小鲜、远非一蹴而就。众所周知,新药研发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强,对企业研发质量、效率、市场前瞻度要求很高。
罗欣药业自己也坦言,目前创新药处于市场开发期,人员成本、推广等成本投入将持续进行,且由于创新药商业化团队目前运营单产品的现状,存在创新药商业化团队运行成本过高的风险。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罗欣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4.20亿元、3.61亿元、3.21亿元、2.05亿元。2023前三季为0.91亿元,同比降低46.92%。
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强调创新药转型,研发费用却逐年下降,到底有多决绝呢?
要知道,仅2023上半年,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龙头企业的研发费就都超过了20亿元。
所谓不创新无未来。以2023年前三季为例,公司营业总收入18.27亿元,同比下降51.55%;归母净利亏损2.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97亿元。大幅减亏值得肯定,但细观主要来自降费瘦身,真正盈利改善多少要打个问号。
同期,公司期间费用10.70亿元,同比减少10.00亿元;但期间费用率58.57%,同比上升3.6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下降53.61%,管理费下降24.63%,研发费下降46.92%,财务费下降47.64%。
除了缩费还有卖资。如2022年出售现代物流,曾引起广泛关注。
公告显示,罗欣药业拟4.15亿将旗下现代物流70%股权转让给上药控股。
据发现网,现代物流2017年5月在临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主要经营范围为药品批发、零售及各类医疗器械销售。截至2022上半年,资产总额24.12亿元,净资产6.44亿元,远高于上述转让价,由此被舆论质疑有无“贱卖”?
彼时,罗欣药业董秘韩风生解释称,是为集中资源着力发展核心业务,进一步聚焦明晰战略发展方向。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公司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促进稳健发展,将增强公司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能力。
话虽如此,罗欣药业曾对现代物流寄予厚望,也是不争事实。按原计划,现代物流项目建成后,将成鲁南苏北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药品种类最全、配送范围最广、占地面积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为了该目标,罗欣药业还于2020年5月对现代物流增资,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至2.04亿元。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伴随多款传统仿制药产品陆续纳入集采,公司经营压力加大。现代物流也没像设想那样业绩靓丽。2021年和2022上半年营收25.95亿元、12.97亿元,虽占罗欣药业同期营收比40%左右,净利润却仅0.96亿元、0.50亿元,利润率不足4%。
同时,还带来一些财务压力。2022上半年,罗欣药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8.43亿元,同比下滑440.21%。全年为-9.39亿,同比下降878.5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51.22天增至2021年的157.74天,2022上半年达到208天。
缓解流动压力、支持战略转型是好事,但从厚望布局到决绝转让的背后,面对付出的精力、财力、时间机会成本,有无错付误判、战略反思呢?
2024年3月7日,罗欣药业披露一则关于与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双方就肠道菌群移植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经销、销售、推广等。
罗欣药业认为,此次战略合作的签订有助公司进一步完善消化领域的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或受上述消息刺激,长期低迷的股价开始活跃,录得“五天三板”。
3月14日,罗欣药业发布异动公告,称“上述合作为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性框架文件,目前尚未形成营收,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04
自研自产“零”突破 业绩拐点远不
诚然,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如烹小鲜又如履薄冰,急不得也慢不得,最考验企业的综合驾驭能力。
客观而言,面对业绩下滑压力,罗欣药业并没躺平。不断加码转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拥有在研创新药8项,多个自研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和申报阶段。
2022年4月,1类创新药替戈拉生片成功获批上市,为此罗欣组建了创新药商业化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替戈拉生片是罗欣首款自研的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实现了从原料到制剂的自研自产,是国家1类创新药、山东省首个化学1类创新药,属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
消化领域则更是企业传统强项,产品管线一直较丰富。2022年4月,罗欣药业研发申报的1类创新药替戈拉生片(商品名:泰欣赞®)正式获批,成功实现公司1类新药“零”突破
浙商证券研报曾分析指出,P-CAB将逐渐替代PPI药物,在国内消化道溃疡和胃食管返流病的潜在用药空间巨大。预计替戈拉生片年销售峰值有望达20到30亿元。注射剂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则更广阔,保守估计约20亿美元。
此外,创新药普卡那肽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预计2025年商业化上市,将成国内首个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的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在抗肿瘤领域,LXI-15029胶囊、LX-086片等正处临床I期试验阶段,将助力公司肿瘤领域产品布局。
从行业环境看,伴随进入临床阶段和申报上市的新药量快增,监管部门愈发重视药物研发质量和临床价值,审批审评标准趋严。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的修订稿和政策解读,规定某药品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同机制、同靶点、同适应症的同类药品开展相似的以附条件上市为目标的临床试验申请。
2024年开年2月,国家医保局又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研发创新,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的多元供给和公平可及,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可见,新药研发的门槛在抬升、倒逼行业创新升级,强化创新质量、效率的信号满满。良币效应下,真正的优质企业将越发凸显头部效应,率先享受到升级红利。
换言之,品尝两年亏损洗礼的罗欣药业也站在关键十字路口。都说深蹲之后有起跳、阵痛之后是新生。2024能否质效并举、搭上这班创新红利车?能否尽快释放转型动能,离业绩拐点还有多远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控股股东违规减持 罗欣药业的业绩拐点还远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10 巨头重注核药赛道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