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扭亏、诉讼余波 康美何时“摘帽”?
往事何时休?
作者:一然
编辑:张戈
风品:陈晨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做错事,总是要还的。
2018年财务造假暴雷后,马兴田等高管锒铛入狱、千亿白马股康美药业跌落神坛变成“ST康美”。
经历数年盘整重整,企业逐渐挣脱“造假”泥沼,2023年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6.60%;归母净利1.03亿元,迎来重整后的首次扭亏为盈。2024年一季度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0.07亿元,同比扭亏。
2024年5月17日,ST康美举行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赖志坚携一众高管出席,表示将再择机申请“摘帽”,并大力推进公司内控体系建设。消息一出,内外信心为之一振。
然5月18日,公司公告称,收到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裁定书》。根据裁定书内容,揭阳中院已裁定对康美药业旗下三家子公司的被抵押不动产进行拍卖或变卖,以偿还公司所欠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子公司均为ST康美核心企业,公告直言“可能对公司未来损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禁疑问,这对“摘帽”影响几何?业绩修复还能持续么?康美药业离真正否极泰来、渡劫企稳还有多远?
01
造假案余威仍在
归根结底,一切源于马兴田掌舵时种下的因。
2018年11月28日、2018年12月5日,康美药业大股东康美实业与渤海信托分别签署《信托贷款合同》以及《信托贷款合同补充协议》,合计贷款35.6亿元。为担保上述贷款,康美实业及相关方向渤海信托提供了担保措施并签订相关协议。但之后,康美实业并未按约定向渤海信托履行全部还款义务,各担保人也未履行相应担保责任。
于是,渤海信托便将康美实业、康美中药城、新世界商贸、世纪国药、许冬瑾等十五人列为被告,请求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约17.5亿元,利息、罚款等约8.04亿元并承担诉讼费、律师费;请求对康美中药城、新世界商贸、世纪国药抵押的不动产行使相关抵押权;请求对康美实业及相关方持有并质押的股权行使质权。
随后,渤海信托又变更诉讼请求,请求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28.2亿元,利息、罚息等并承担诉讼费、律师费,请求对康美实业、康美中药城、新世界商贸、世纪国药抵押的不动产行使抵押权,请求对康美实业及相关方持有并质押的股权行使质权。
该案一审判决:康美实业需承担本金约28.2 亿元及利息、罚息等支付义务,渤海信托有权以前述子公司抵押的不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要知道,ST康美的业务范围覆盖了整个中药产业链。正如赖志坚5月17日介绍,公司是目前国内中医药产业中业务链条较完整、医疗健康资源较丰富、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和业务体系已经形成。
而前述案件涉及的不动产分属于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有限公司、亳州市新世界商贸有限公司以及康美(亳州)世纪国药中药有限公司,均属康美核心企业,一旦涉事的被抵押不动产进行拍卖或变卖,对其产业链把控力将是一个损伤。
第一财经曾援引知情人士,涉诉三家子公司,系康美药业核心企业,中药材贸易板块的重要成员,均位于中药“重镇”安徽亳州。这一诉讼结果一旦生效,对主打中药全产业链的康美药业影响不言而喻。很显然,康美药业管理层并不能接受这一判决结果。
果不其然,ST康美在规定时间内递交了上诉状。但二审终审判决依然不乐观,变更一审判决第1判项为康美实业需承担本金约28.2亿元及部分利息、罚息(缩短罚息的期限),渤海信托有权以前述子公司抵押的不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该案件于2024年1月26日进入执行程序,康美药业5月17日收到揭阳中院《执行裁定书》,意味着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虽然依据判决结果,康美药业已于2022年以前述三家子公司被抵押的不动产账面价值为限计提未决诉讼预计负债共计6.09亿元。但明眼人能看出,相比这些财务数据,一旦拍卖变卖,对企业产业链的长期衍生影响或才是更大看点。
02
历史性扭亏
摘帽新生又进一步?
自2019年股票“戴帽”后,外界对康美摘帽的期盼就没停止过。
为此康美努力自救,2019年报指出,根据“聚焦主业、发展实业、瘦身健体、固本强基”战略发展方向,收缩自产药品业务规模以及保健食品和食品业务,并强调未来将整合资源,调整业务结构,剥离非主业,对经营品牌适当调整,精简部分业务和人员。
2020年9月,ST康美原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与揭阳易林投资签订托管协议,后者全面管理公司生产经营和资产负债风险化解。2020年、2021年又将战略方向调整为“聚焦优势实业、强化规模商业、盘活潜力产业、清理边缘副业”。
据choice数据,2020年-2021年康美分别营收54.12亿元、41.53亿元,对应增速-52.72%、-23.27%;归母净利-310.8亿元、79.18亿元,对应增速-566.96%、125.47%;扣非净利-305.9亿元、-79.68亿元,对应增速-528.71%、73.95%,资产负债率131.24%、37.91%。
经历一系列战略瘦身后,2021年末康美药业完成破产重整工作,控股股东也变更为神农氏,公司本身不再拥有实控人。神农氏股东包括广药集团、广东粤财产业投资基金等国有企业。
2022年1月的第九届董事会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会议上,通过《关于选举赖志坚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选举曾任广药集团质量副总监、技质部部长、安全生产发展部部长等职的赖志坚任为董事长,其余几名董事也分别由广药集团、广东粤财、金叶发展等派驻,具有丰富管理经验。
这一年,康美首次提出“12355”战略,即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智慧型中医药大健康品牌企业为战略定位,围绕“打造中药饮片全链条特色产业”和“提供医疗康养大健康特色服务”两大战略主线;全面启动中药、医疗康养、中药城、健康品和医药商业五大业务板块,创新业态及业务增长模式,优化调整区域产业集群布局,全力推动公司重点业务板块发展。
可见,康美开始从战略瘦身转向到战略聚焦、开始逐渐战略重启、出击。
2022年,ST康美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微增0.67%;归母净利-26.88亿元,同比减少133.95%;扣非净利-15.08亿元,同比增长81.07%。其中,中药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21.2%;西药14.15亿元同比减少0.62%;医疗器械1.12亿元减少72.64%;保健食品及食品3.25亿元增长76.18%;物业租售及其他4.03亿元减少12.81%。由于中药板块是第一大收入来源,比重45.6%,双位数增长提升了公司整体业绩。
鉴于此,公司2023年4月申请摘帽,但仅过数月就撤回了该申请,并将原因归结于“诉讼和盈利能力”。
2023年,公司营收48.74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中药营收23.32亿元,同比增长22.33%;西药14.41亿元,同比增长13%;医疗器械1.03亿元,同比减少8.14%;保健食品及食品5.03亿元,同比增长54.9%;物业租售及其他4.4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1.025亿元,同比增长103.81%;扣非净利-7.529亿元,同比增长50.08%,实现了历史性的扭亏为盈。
业绩大幅改善、新生重生迹象让内外信心大增,摘帽呼声进而再次泛起,于是就有了开文的择机申请“摘帽”回应。只是上述诉讼余波又添了变数。
当然,该来的总会要来、利空出尽便是利好。换个角度看,三家子公司相关诉讼的尘埃落定,自此轻装上阵的ST康美距离摘帽是否又进一步呢?
03
往事沉浮
余波何时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市场总是有记忆的。想要真正新生,信誉修复仍是一个严肃话题。
比如5月17日的绩说明会上,鉴于控股股东已发生变更,康美实业已退出,有投资者建议ST康美修改公司名称。
对此,据证券时报,赖志坚表示感谢,并表示如有相关计划,将及时按规定进行披露。
的确,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系统性实施财务造假约300亿,曾让无数投资者受伤不已。改名无疑是个明智选择,但要真正蜕变,还需表里如一,痛定思痛、扎牢扎实风控篱笆。正如赖志坚所言,要大力推进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1997年,年仅28岁的马兴田创办康美药业,其是粤东地区第一家现代化西药制药;1998年成功研发出以络欣平、利乐、诺沙为代表的国家级新药,并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
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2007年营收突破十亿关口达到12.94亿元,2012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3.62%;2016年突破200亿规模,实现216.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9.79%。强劲增长性,让康美药业获得二级市场青睐,2018年5月股价触及高点26.28元,跻身千亿白马股。
然繁华表象下,暗流也早已涌动。据新京报2019年报道,早在2018年10月,康美药业就被媒体质疑高存款、高负债、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存货比例高等问题。2018年10月12日起企业股价开始下跌,10月16日至19日四天蒸发332亿元市值,“失守”千亿大关。
尽管此后,康美药业发布澄清公告,对质疑内容一一回应。但2018年底证监会的一次日常监管中发现,康美财务报告真实性存疑,涉嫌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现象,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自曝造假,承认公司在2017年虚增货币资金299亿元;2019年5月,“证监会发布”微信号通报调查进展,证实其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当年8月,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查明,2016年-2018年度,康美药业累计虚增营收近300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约887亿元,合计调增资产总额36.05亿元,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等,并对马兴田等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1年11月,马兴田等12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公开宣判。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马兴田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同年末,康美药业完成破产重整工作,迎来新控股股东。
看似一切尘埃落定,但后续的追责余波仍让企业不乏“烦恼”。除了众多中小投资者,还有信托计划、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等机构。据新京报,2020年12月31日,11名投资者就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向广州中院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2021年4月广州中院发布案件转为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公告,康美药业案成为中国证券集体诉讼首案。涉案投资者人数超5万人,且多数为中小投资者。
2021年11月该案一审判决,公司须向5.2万名投资者赔偿投资损失24.59亿元。而此番收到法院执行裁定书,一定意义上也是往期造假的衍生问题。而后续还有无其他余波,也是外界一个考量因素。毕竟2023年的摘帽未成,便是因“诉讼和盈利能力”。
04
轻装上阵
迎来一个全新康美
谈到盈利能力,2023年的历史性扭亏、2024年一季度的盈利延续可喜可贺,但细观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
以2024年一季度为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3亿元,同比减少1.29亿元,主要系本期支付土增税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同时,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9.52%,占总资产比下降2.16个百分点;存货较上年末增加6.13%,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2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5.6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89个百分点。营收现金比92.01%,而净现比为-4451.13%。
显然,康美药业的业绩修复仍在路上,叠加上述三家核心公司的被抵押不动产拍卖变卖,后续业绩能否延续,仍需观察。
不可否认的是,能做到“千亿市值”,康美药业也是有实力的。
20世纪初,中药材行业标准缺。同一种药材,因产地和厂家不同、质量不稳定,硫磺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事故频发。鉴于此,马兴田2002年斥资亿元投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中药饮片产业化示范基地,随后又通过了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2003年,康美药业中药饮片生产基地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2005年又再次创新,率先推出中药饮片小包装。并取得巨大成功,为以后确立行业龙头地位打下基础。
据新华网2017年报道,此后康美药业一直围绕中医药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资源的掌控和整合,先后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具特色的11个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依托旗下康美药物研究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30多个国际、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和实验室,制定中药国际化、中药标准化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近百个等,逐步走向龙头之位。
也基于此,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赖志坚也肯定了这一优势,公司是目前国内中医药产业中业务链条较完整、医疗健康资源较丰富、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公司中药饮片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该系列产品种类齐全,目前可生产1000多个品种、20000多个品规的中药饮片。
聚焦2024年,康美仍将继续推进落实“12355”战略发展规划,立足“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智慧型中医药大健康品牌企业”的战略定位,围绕“打造中药饮片全链条特色产业”和“提供医疗康养大健康特色服务”两大战略主线;
同时,公司将拓展业务新通路,增加效益新动能,销售端向饮片渠道扩面下沉、区域拓展方面突破。在降本增效方面,通过行情预测、提前布控、阳光采购三管齐下的方式保供控本;通过转让闲置、低效资产的方式盘活资产,提高收益;推动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
字斟句酌,康美药业怀有强烈的做大做强意愿、价值自证信心。结合2023年的净利扭亏、2024年一季度的营利持续双增,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正走在蜕变路上。
但越是较劲时刻,越要保持战略清醒。相比业绩修复,信誉修复往往是一个更系统更漫长的过程。叠加往期的诉讼余波,康美药业想要真正重生、完美蜕变,仍有不短的路要走。
都说利空出尽是利好,伴随相关诉讼的尘埃落定,康美能否就此轻装上阵、加快资产盘活、产业链重塑、进而迎来一个崭新康美呢?
知耻而后勇,天助自助者!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历史性扭亏、诉讼余波 康美何时“摘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