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局中局”
老大哥恒瑞医药开了个头,通过技术入股,与海外资本一起攒局,其他创新药企正在迅速跟进。
7月9日,康诺亚宣布,将两款临床早期双抗产品CM512、CM536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Belenos公司。
根据许可协议,Belenos将向康诺亚支付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最多1.7亿美元,并在一定时间内支付销售分成。算下来,交易总额为1.85亿美元。
除此之外,康诺亚还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一桥香港获得Belenos 30.01%的股权。
除了产品过于早期、金额较小,可以说,康诺亚这次谈成的BD,与恒瑞医药此前的做法,如出一辙。
Belenos也是为此次交易,上个月才刚刚成立的公司,背后站着全球最大的健康产业投资机构OrbiMed。在这次交易完成后,OrbiMed持有Belenos 50.26%的股权。
行业人士“三句半医药评论”将这一模式概括为:找不到MNC就先卖给中间商,没有中间商就和海外资本一起创造中间商。
虽然颇有资本运作的味道,但不能否认这种出海模式的好处,既能通过早期管线创造一定价值,又能通过股权,降低自身风险、锁定更多远期收益。
康诺亚之后,是否还会有其他创新药企跟进还不可知。但一个事实是,在出海这条路上,国内创新药企越来越会操盘了。
/ 01 / BD新趋势
尽管手握首个申报上市的国产IL-4Rα抗体CM310,但康诺亚一直在卖卖卖,通过BD来共担风险、“间接融资”回血。
根据康诺亚官网信息,其在研的11种候选药物已有近半对外授权。
在自免领域,康诺亚与石药集团达成了两项合作。2021年3月,石药集团支付7000万元首付款及1亿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引进了CM310治疗中重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国内权益。
同年11月,康诺亚将CM326在中重度哮喘和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国权益(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授予石药集团,以获得后者支付的1亿元首付款及根据开发进度支付的最高1亿元开发里程碑付款。
在肿瘤领域,康诺亚则先后与诺诚健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其中,其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总额达12亿美元。
2023年2月,康诺亚将CMG901的独家全球开发权益授予阿斯利康,由此获得63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11.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这一次,或许是受到恒瑞医药的启发,康诺亚的BD策略升级了。
除了首付款、里程碑款等常见的BD条款,康诺亚还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一桥香港获得Belenos 30.01%的股权。
而Belenos看中的两款双抗产品CM512、CM536,前者刚刚在国内申报临床,后者还处于更早期的临床阶段,康诺亚并没有披露过这两个产品的公开信息。
根据Belenos的商标注册信息来看,大概率是自免领域的双抗产品。这也是海外颇为热门的交易领域。
尽管过于早期,管线前途尚未可知,但这并不妨碍为公司创造价值。此次交易,康诺亚获得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为1500万美元;除此之外,双方还签订了供应协议,Belenos有权向康诺亚或其合同生产商,采购所需数量的CM512及CM536以便进行该等临床试验。
当然,比起BD金额,市场更关注的,无疑是这种参股出海攒局的模式,正在变得多起来。
/ 02 / 更好的模式
在出海这条路上,恒瑞医药被中间商赚过一次差价后,决定和资本一起创造中间商,并于今年5月完成了总额达60亿美元的BD。
康诺亚迅速跟进。尽管总金额无法与之对比,但模式却与恒瑞医药如出一辙。
从成立时间来看,Belenos正是为这起交易而生。今年6月4日成立,致力于自免等疾病的治疗,大股东为OrbiMed。交易过后,OrbiMed持股50.26%,康诺亚持股30.01%,公司董事长还被提名为Belenos四名董事之一。
Belenos则获得CM512、CM536的产品权益,这也构成其当前主要资产。
无论是恒瑞医药还是康诺亚,背后都有业内顶级的投资机构身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更像是机构的组局,用少量首付款和股权,来换取管线权益,以小搏大。
究竟是靠自己一路研发到上市、销售,还是转手赚差价,如何才能创造更高的ROI,Belenos背后的资本,比谁都清楚。
而对于卖方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首先便是实打实的首付款资金。无论金额高低,相比药企已经付出的研发投入,这已经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比如,恒瑞医药三款产品前期研发投入约1.56亿元,通过BD其将获得1.1亿美元的首付款、近期里程碑;康诺亚未披露产品的研发投入,更为早期但也拿到了1500万美元的资金。在当下融资依旧困难的环境中,这也能为其后续研发、临床试验等提供弹药。
其次便是股权锁定后期收益,不被中间商赚差价。通过Belenos出海,康诺亚在降低自身风险的同时,也有权分享到更多收益,无论管线最终是海外临床上市还是公司打包卖给大药企。
理想情况下,创新药出海最好的对象是MNC,不仅钱多,资源也多,这能够更大程度保障管线临床成功,进而源源不断获取销售分成。
但诸如罗氏这般体量的MNC,一年经手的BD项目能达到5000~7000个,其真正花精力评估的可能不到1/3,最后能够达成的deal可能只有个位数。几千分之一的概率,创新药要抱MNC大腿并不容易,于是就有了这种“先收钱再找买家”的新探索。
收谁的钱也有讲究。对于康诺亚来说,Orbimed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行业资源,其操盘能力对于Belenos后期找到MNC至关重要。
/ 03 / 成效还待验证
这种模式在海外并不少见,也孵化出不少美股上市企业。
典型如贝恩资本与辉瑞共同出资成立的Cerevel,在毒蕈碱受体风起之际,后者于2023年12月成功卖身艾伯维,作价87亿美元,贝恩资本也由此收获5年10倍的收益。
再比如成功孵化出Moderna的Flagship。后者是业内知名风投,在孵化biotech方面形成了独特的“Flagship模式”。简而言之,就是Flagship孵化的公司,在面向市场前已经在内部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其还会为其搭建经验相对丰富的管理层,持续推动公司发展。
回到康诺亚与Belenos的交易来说,尽管模式好处显而易见,但最终成效还有待验证。
一方面,其授权的管线均处于十分早期阶段,后续临床仍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Belenos只愿意支付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
引进方为了降低成本,自然希望首付款越低越好,授权方则是希望越高越好,最终取决于双方对产品的价值判断。
另一方面,尽管Belenos背后站着Orbimed,但资本也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在过去的2023年里,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明星biotech的倒下。
即便是Flagship也在2023年接连遭遇失利,其孵化的Rubuis Therapeutics、Codiak BioSciences、Evelo BioSciences、Axcella Health相继倒闭。
比如Rubuis,院士坐镇以及顶级风投孵化,使其自成立开始便顶着明星biotech光环,接连获得融资,登陆纳斯达克之后市值一度超过20亿美元。
遗憾的是,随着核心管线不断受挫,以及研发转向难以收获市场认可,最终,Rubuis经历多次裁员后,倒在了寒冬中。
这些公司的落寞收场,让市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的残酷。
立足当下,国产创新药正加速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在这一背景下,无论何种交易形式,药企都需要努力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康诺亚之后,是否还会有其他创新药企跟进还不可知。但一个事实是,在出海这条路上,国内创新药企越来越会操盘。
然而,我们亦须警醒,避免重蹈license in的覆辙。
原文标题 : 创新药出海“局中局”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