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翰森制药手中的底牌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BigPharma创新转型“先锋”翰森制药,最近遭遇当头棒喝。
翰森制药全资子公司江苏恒特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被以不正当竞争的名义罚没近2500万。在医药反腐大背景下,恒特医药被处罚被认为可能与学术推广违规有关。这显然并不符合翰森制药创新转型的“人设”。
2019年港股上市的时候,翰森制药曾给自己定下成为“一家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的目标。
当时,翰森制药能够产生现金流的创新药只有抗感染药物迈灵达一款,而如今其创新药管线已经增至8款,涵盖肿瘤、自免、慢性病、抗感染等多个赛道。在2023年中,翰森制药公实现营收101.04亿元,其中创新药业务贡献营收68.65亿元,营收占比达67.9%,似乎其当初的诺言已经全面兑现。
图:翰森制药已上市创新药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基于创新药业务的优秀表现,翰森制药也被很多投资者视为传统药企“创新转型”的典型样本。从仿制药大厂,到创新药先锋,翰森制药仅用了5年时间,它的创新力真的如此之强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将全面剖析翰森制药全部8条创新管线的核心竞争力,以此还原翰森制药已有管线的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对于创新力的解读只涵盖已经上市的8款产品,对于如ADC等在研管线并未进行覆盖,因此这篇文章更多是针对翰森制药现阶段创新产品的剖析。
01迈灵达
迈灵达,即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属于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同时也是翰森制药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产品。
早在2014年,迈灵达就获批用于妇科盆腔炎、联合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适应症,相较于传统药物安全性更高。相关数据显示,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国内市场份额突破5亿元,目前仅有翰森制药一款产品获批,基本可以看作是其市场规模。
不过,迈灵达已经上市十年,即将面临来自仿制药的冲击。自2022年四川汇宇制药首次提交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申请后,石家庄四药、成都国为生物医药、山东齐都药业、重庆圣华曦药业、成都倍特药业等药企纷纷跟随入局。尽管如今尚未有公司获批首仿,但这已然只是个时间问题,也会成为影响迈灵达营收成绩的关键。
02孚来美
孚来美,即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自研长效GLP-1类降糖药制剂。
2019年5月,孚来美获批上市,当时长效GLP-1药物还是稀缺品类,在此之前国内只有礼来的度拉糖肽在2019年2月获批,诺德诺德的长效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直至2021年4月才获批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国产替代产品的孚来美,在当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后续减肥适应症的爆发,让GLP-1药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原研药,都有大量玩家尝试切入这一赛道。这样的市场变局下,仅聚焦降糖适应症的孚来美显然正在被市场边缘化,翰森制药也在研发GLP-1/GIP双靶激动剂HS-20094来延续市场竞争力。
03昕福
昕福,即甲磺酸氟马替尼片,是第二代BCR-ABL抑制剂,于2019年11月获批上市。
复盘BCR-ABL抑制剂迭代史,其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迭代。最早获批的是诺华的伊马替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列卫”,它的出现让CML(慢粒白血病)患者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虽然伊马替尼解决了CML患者无药可医的问题,但它却并不完美,患者仍有可能出现超过70个位点的耐药突变,导致CML复发,填补空白正是后续BCR-ABL抑制剂迭代方向。
图:BCR-ABL抑制剂国际获批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在伊马替尼耐药性突变的70个位点中,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是T315I、E225K、Y253F 和M351T,约占所有伊马替尼耐药性相关突变的60%。第二代BCR-ABL抑制剂填补了绝大多数的突变位点,但却没有解决T315I突变的关键问题,这也是第三代产品诞生的原因。
在昕福上市之前,国内并没有第二代BCR-ABL抑制剂获批,因此昕福的上市填补了当时国内CML市场的空白,堵上了伊马替尼大部分耐药性的问题。不过,这仅是当时的市场竞争格局,随着2021年亚盛医药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的上市,昕福头上的创新光环正在逐渐暗淡。
图:BCR-ABL抑制剂国内获批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尽管如今昕福已经不再是BCR-ABL抑制剂的创新担当,但其曾经带来填补临床空白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04阿美乐
阿美乐,即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国内首款获批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
EGFR抑制剂诞生至今,共经历过三个代际,目前阿斯利康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已经成为这一靶点的主流,其2023年营收达到57.99亿美元。
图:EGFR抑制剂市场份额,来源:浙商证券
纵观EGFR抑制剂的历史份额,这个行业的主导权实则是由第一代向第三代过渡,第二代EGFR抑制剂一直没有成为过市场的主流。究其原因在于,第一代EGFR抑制剂的核心问题是T790M的耐药性突变,第二代产品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而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奥希替尼是首款真正全面解决T790M耐药性问题的产品,它也成功让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进一步延长至38.6个月。
阿美乐是国内首款能够与奥希替尼比肩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它的出现打破了奥希替尼的垄断,让国内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一款“药王级”产品的替代者,阿美乐享受到了充足的先发优势,也让其成为翰森制药绝对的营收担当,预计其营收已经达到三十亿元级别。
不过,阿美乐这种替代红利正在不断减弱。2021年3月,艾力斯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伏美替尼获批,一定程度上抢食了阿美乐的蛋糕。2023年中,伏美替尼营收额已经达到19.78亿元,艾力斯也因伏美替尼市场份额提升而股价暴涨。
图:国内第三代EGFR抑制剂获批情况,来源:锦缎研究院
除伏美替尼外,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倍而达药业的瑞齐替尼、南京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也在最近一年先后获批,第三代EGFR靶点竞争已然愈发激烈,这也让阿美乐未来的销售遭遇挑战。
05恒沐
恒沐,即艾米替诺福韦片,是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与昕福核阿美乐类似,恒沐同样走的是国产替代路线,主要替代的是吉利德的乙肝“爆款”药物韦立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目前,韦立得是全球最主流的乙肝药物,2023年营收达8.62亿美元,已经几乎达到产品峰值。
图:吉利德韦立得销售情况,来源:锦缎研究院
国内目前常用乙肝治疗药物有三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效果最优,但售价也较贵,恒沐虽不及韦立得优秀,但它对比第一代产品替诺福韦酯却有一定的优势,仅用1/10的剂量便可获得相似的抗病毒效用,且在关键次要安全性终点上(骨和肾指标),均显著优于原研替诺福韦酯。因此翰森制药是希望通过恒沐实现国产替代,从韦立得口中抢得一定市场份额。
按理说,国产替代逻辑之下,恒沐是有希望成为一款大药的,毕竟乙肝在国内是一个庞大的适应症。但较为可惜的是,韦立得在国内的专利早已失效,国内早已有多款仿制药产品上市,在仿制药极低的售价面前,恒沐的市场前景可能并不会如预想中那样美好。
06希维奥
希维奥,即塞利尼索,是一款由德琪医药研发的创新产品,主打的是全新作用机制的XPO1靶点。
2023年11月,翰森制药与德琪医药签订独家商业化合作协议,翰森制药将2亿元首付款,5.35亿元里程碑款的价格,获得了希维奥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德琪医药将继续获得希维奥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翰森制药将从德琪医药收取服务费。
虽然希维奥是全球首款XPO1靶点产品,但其商业化进程却并不顺利,上市第三年却仅取得6730.5万元营收。全球聚焦XPO1靶点的药企也并不多,美国Karyopharm公司在XPO1靶点拥有绝对的竞争力,而德琪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正是从Karyopharm授权引进。
之所以希维奥商业化乏力,核心原因在于XPO1靶点处境尴尬,除了XPO1药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然有CAR-T疗法、BTK抑制剂等多种新兴疗法作为后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对于XPO1药物的接受度将直接决定德琪医药的营收天花板。
07昕越
昕越,即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是一款翰森制药从Viela公司引进的CD19单抗药物。2022年3月,昕越获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成功在国内上市。
2021年2月,美国Horizon公司收购了Viela公司;两年之后,安进又收购了Horizon公司,因此目前安进持有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的海外权益。在安进公布的2023年财报中,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第四季度的营收仅为0.65亿美元,尚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产品。
图:安进伊奈利珠单抗营收概括,来源:公司财报
虽然在NMOSD适应症上,昕越并没有对手,但由于NMOSD发病率极低,仅为0.278/10万人,国内患者总量也不过仅5万人,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昕越的营收天花板。
当然,目前安进正在进行IgG4相关疾病及重症肌无力适应症的临床工作,如果这些适应症进展顺利或将帮助昕越抬升营收天花板。
08圣罗莱
圣罗莱,即培莫沙肽注射液,是国产首款上市的长效多肽类受体 EPO 受体激动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是一种促使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样物质,属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类,它能与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结合,刺激红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成熟。
目前国内肾性贫血治疗还是以短效重组人 EPO 为主,每周需要给药1-3次,患者依从性较差。翰森制药的圣罗莱则能够保持更长的活性,有效延长半衰期至 70 小时左右。相比安慰剂,圣罗莱单次给药后的血红蛋白升高能够持续将近 30 天。
由于圣罗莱2023年6月才刚刚获批,行业内尚缺乏对照产品,其能有怎样的市场表现仍需市场检验。
09结语
全面剖析翰森制药8款创新产品后,相信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创新力已然做到心中有数。
不同于MNC的引领式创新,翰森制药的创新模式显然更接地气。孚来美、昕福、阿美乐、恒沐都是遵循国产替代逻辑的“仿创式”创新,这与当初“抢首仿”的逻辑很相似,与引领式创新相比风险小,但却更考验企业的战略判断能力与临床研发能力。
除了“仿创式”创新外,翰森制药也开始积极进行外界BD交易,如将自研ADC管线卖给GSK;购买希维奥和昕越的商业化权益等。这些BD交易不仅证明翰森制药自身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也证明其拥有MNC式的产业并购视野。
总体来看,翰森制药是在努力朝着创新这个方向转型的,也在努力填补很多临床未满足需求,但其核心创新力并没有数字看上去的那样强大,多条明星管线实则都将迎来较为残酷的竞争。
被罚2500万恰是一个警钟,告诫翰森制药在向创新转型这件事上,远没有到开香槟的时刻,仍需更长时间的持续积累。
原文标题 : 透视翰森制药手中的底牌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