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赴港上市的“星星之火再度燎原”,高举“+AI标签”成共识?

2024-10-21 21:14
港股研究社
关注

月初,诺贝尔物理学家、化学奖相继颁给了AI领域的科学家,让业界大为震惊。纷纷称今年为诺贝尔奖的“AI年”。

而近日,继年中一轮港股上市热潮后,不仅有复热的迹象,也呈现了一些与AI高度捆绑的“共性”。港交所数据显示,6月至8月期间,赴港IPO的企业分别有25家、12家、11家,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显著下滑,再到9月,又回升至18家,10月截至月中已累计有9家。

有趣的是,9、10月的IPO公司中,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表明其业务亦或与AI相关,亦或运用到了AI技术。与AI“高度捆绑”的背后,各大企业只是为了热度,还是市场背景、自身战略所致,又或是其他原因驱使?

重燃赴港上市热潮后,“+AI”成上市“标配”?

具体来看,这些企业分别是丰巢控股、迅策科技、明基医院集团、闪回科技、健康之路、特斯联智慧科技、七牛智能、爱维艾夫医院管理集团。

图片

图源来自Pixabay

这其中,健康之路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之一,已将AI驱动应用程序及解决方案融入自有的平台中,以优化用户、医生及平台的其他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可用性及功能。目前,其平台已经推出多项AI工具,分别为AI+医疗助理、AI图图等。

与健康之路一样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闪回科技与丰巢控股也拿出了实际行动。前者专注于手机回收服务,但特别提及近来研发开支大涨源于AI解决方案的开发;后者作为全球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融入物联网技术中,用于加强丰巢智能柜和洗护工厂网络的运营管理,并尝试在建立AI辅助洗衣分类系统。

而同样涉猎智能物联网的特斯联智慧科技,身处公域AIoT行业。天眼查显示,其主要通过先进的AIoT技术和一体化能力,赋能产业的数智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一家助力AIoT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落地的人工智能公司。

再来看七牛智能,其作为国内提供音视频云服务,聚焦于打造AIGC能力和迭代改进其低代码平台;而迅策科技作为国内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AI技术的引入主要用于加强现有数据模型分析能力,为资产管理人提供一系列人工智能赋能解决方案。

可见,以上两家公司仍在融入AI技术的早期阶段,暂时没有可量化的应用成果。

明基医院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之一。其表示,目前计划引入AI语音机器人,并利用AI技术进行辅助诊断,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和医院的运营管理中加大对AI技术的利用。

同属“医院行列”的爱维艾夫医院管理集团思路也大致相同,尽管都有引入AI技术的意图,但更多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考虑到医疗板块的专业化以及高精度,实现AI+医疗的“远大前程”或许还有慢慢长路。

综上,除特斯联智慧科技与AI属于强相关外,其余几家企业均属于“AI+”的应用行列,通过引入AI技术来赋能现有业务。由此看来,“AI+”渗透各个行业的言论虽然散步在市场的角角落落,实际应用落地的进度却千差万别,但即便如此,仍旧未能阻挡企业向AI靠近

“+AI”企业扎堆赴港,这不是“偶然”

回顾今年,AI企业扎堆递表港交所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今年1月,AI龙头科大讯飞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赴港上市。随后,交互式AI领域声通科技、“AI语音独角兽”云知声、“AIoT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趣致,以及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出门问问、和纵目科技等企业接连递表港交所。

纷纷赴港背后,港股市场骤升的吸引力源于哪里?

一是因为港股市场下半年投资环境已经逐渐转好。由于美联储降息推动外资流入港股市场,随着7月26日公布的美国核心PCE数据同比增长2.6%,达到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降息的可行性显著增强。

而且,美联储降息推动全球无风险利率下移和美元贬值,国际资本市场资金有望再平衡,包括港股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收益率。

资产管理公司Edelweiss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股票首席投资官Trideep Bhattacharya也表示:“就估值而言,中国市场已变得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对刺激计划的预期,吸引了资本。”

因此,鉴于港股市场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港股市场外资的回流的背景下有望率先受益。

图片

图源来自Pixabay

二是因为港股的高股息。一方面由于AH股的显著溢价,部分公司在A股和港股都上市后,其A股相对于H股往往有一定价格差。截至7月24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为147.12,处于过去十年以来92%的分位数,这意味着港股市场相较A股市场被大幅低估。

另一方面在于港股通红利税的改革预期。2024年3月重要会议期间,香港资本市场相关部门代表建议降低港股通投资者准入门槛,优化互联互通股息红利税务安排。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港股市场的科技类企业更“AI”,也更有潜力。截至8月26日,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估值为21.41倍,这一水平位于2020年以来12%的分位数,这意味着后续存在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

被视为潜力板块之一的互联网巨头身处AI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其头部企业在一季度的业绩表现颇为强劲,AI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利润端有望继续维持增长趋势。

消费电子板块位于AI产业链的下游,由于AI技术的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加速,AI手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预测,2023年至2028年,AI手机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3%。在产业周期回暖与AI手机市场增长的双重驱动下,消费电子板块有望迎来向上行情。

综上,最具“AI属性”的港股成了国内“+AI”企业共同的目标。但其实,不只是国内,海外市场也是“异曲同工”。

搅动全球资本风云,AI成今年最火“标签”

宏观来看,人工智能(AI)不仅在国内资本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从美股的股市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这一趋势。

自2023年起,美股市场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总市值增长了近六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标普500指数实现了13%的涨幅,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增长动力源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股票。

相比之下,所有非人工智能概念的股票仅为标普500指数贡献了4%的增长。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AI在资本市场上的强劲表现。

若对比股价增长幅度的中位数,具备人工智能属性的股票平均上涨了20%,而非人工智能企业的涨幅仅为2%,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惊人的10倍。

再来看标普指数的长期走向,Cortue预测,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不包含人工智能板块的标普500指数,其CAGR仅为6%,而人工智能板块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9%,超过标普500指数13%的总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强劲的助推力量。

由此可见,公司一旦与人工智能概念形成捆绑,对其估值和长期发展都有不小的助推作用。

而这一作用的底层逻辑在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后,其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越强,便会推动了消费者或下游企业认可其最终价值。这种认可不仅会体现在销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整个价值链上价值的积累。

图片

图源来自Pixabay

不仅如此,随着底层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牵引下,人工智能(AI)也从“+AI”模式转型至“AI+”模式阶段。

如今,无论是金融、医疗、教育还是制造业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一个附加的技术工具,而是成为了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正在引领着行业的变革,从赋能单一功能到重塑整个业务形态,AI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作者:桑榆

来源:港股研究社

       原文标题 : 赴港上市的“星星之火再度燎原”,高举“+AI标签”成共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