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超8亿拿下生长激素潜力股,圣湘生物又站在了风口上
“诊疗一体”新未来。
来源|医药研究社
圣湘生物“有钱就任性”?
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8.075亿元现金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海济”)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山海济将成为圣湘生物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圣湘生物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多笔收购与投资(涉及真迈生物、Firstlight Diagnostics、深圳安赛、鹍远生物、鲲腾生物、圣微速敏等公司),但均与IVD(体外诊断)业务发展相关,而此次收购带有跨界性质。
据了解,中山海济主要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核心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
那么,圣湘生物为何会有跨界的想法?最终该公司的发展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01
从巅峰到低谷后
打开多维视野
实际上,圣湘生物此次跨界收购与此前收购动作的核心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找到更多增长点。
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该公司已经历“从巅峰到低谷”。
据财报,2020-2022年,圣湘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45.15亿元、6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7亿元、22.43亿元、19.37亿元。然而,到了2023年,公司营收锐减84.39%至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锐减81.2%至3.64亿元。
很明显,潮水退去、暗礁显现,圣湘生物原有的新冠核酸检测业务面临重大挑战。而要走出困境,圣湘生物也必须将压力化为动力。
怎么做?以IVD业务为起点,通过投资相关产业等手段,开辟多条发展路径。
据圣湘生物介绍,公司已布局呼吸道疾病、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基因测序、免疫诊断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比如,在呼吸道疾病领域,从产品、服务到销售模式全面创新,基于门诊、急诊精准诊疗以及“互联网+医疗”到家自检需求增长,2024年上半年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已与2023年全年总额基本持平。
在妇幼健康领域,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柯萨奇病毒A6型/A10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人MTHFR基因多态性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已获批上市。
在基因测序领域,推出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并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多个临床重点及难点领域。
这样的多元布局也驱散了一些发展阴霾。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圣湘生物营收达到10.33亿元,同比增长63.24%;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下降34.80%;扣非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637.21%。
但对比2023年之前的业绩表现,圣湘生物显然还在艰难地“爬坡”。如何实现更大的增长,仍是其必须直面的问题。
02
转型2.0阶段
新机遇在生长激素赛道?
此次收购,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圣湘生物来到转型2.0阶段。
对于圣湘生物而言,要实现快速增长,不妨将目光放远些,走出IVD业务框架,或能看到更大的发展舞台。
那么,中山海济身上究竟藏有怎样的机遇?
具体来看,一方面,中山海济同样处在前景广阔的赛道。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17-2021年,我国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由4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4.7%,显著高于美国市场同期的5%。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26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47亿美元,2025-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57%。
另一方面,虽然生长激素赛道上高手云集,海外有诺和诺德、辉瑞、礼来、罗氏等巨头公司,国内有金赛药业、安科生物、天境生物、维昇药业等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但中山海济也有不俗的增长潜力。
圣湘生物公告披露,经过多年市场耕耘,中山海济已经在广东、福建等地建立起儿科、儿保科的多层次、覆盖面广泛的客户体系,销售客户主要为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基层卫生院、诊所和门诊部。
在此基础上,中山海济的业绩持续增长:2023年、2024年1-5月及2024年1-11月,营收分别约为3.5亿元、2.08亿元、4.0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826.38万元、3957.82万元、1.05亿元。
当然,该公司的规模体量仍然较小,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圣湘生物与中山海济的交易也存在阶梯机制。
根据协议,圣湘生物在支付完第一、二期股权转让款(合计7亿元)后,若目标公司(中山海济)2024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原则确定)达到或超过1亿元,圣湘生物则在相应时间支付第三期股权转让款合计1.075亿元;若净利润未超过7000万元,圣湘生物无需支付第三期股权转让款;若净利润超过7000万元但未达到1亿元,圣湘生物有权扣减第三期股权转让款。
另外,乙方(中山海济股权出让方)承诺目标公司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原则确定)分别不低于1.4亿元、1.8亿元。若实际净利润达标,将增加目标公司估值。
在公告中,圣湘生物也做出积极预测,如果前述业绩承诺达成,以标的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基数,年平均增速将超过50%,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及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再考虑到圣湘生物当前的资金储备(2024年三季报显示,圣湘生物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44.18亿元),这场收购其实风险较小,加之标的公司增长潜力突出,圣湘生物可以说做了一笔划算的交易。
而这场交易将对圣湘生物的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值得一番探讨。
03
追求协同效应
走好“诊疗一体”道路
虽然通过押注中山海济,圣湘生物走出了传统的IVD业务布局,但还是能找到两家公司的业务交叉点或融合点。
公告提到,圣湘生物与中山海济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皆有布局。前者进行了人才储备和产业转化等,后者在重组蛋白、多肽技术平台以及其整体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方面已具备一定产能。因此,双方可以在功能性生物医学产品领域形成上下游合力发展。
另外,圣湘生物在儿科、儿保科方面已有业务沉淀,并建立了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地市级县级医院的销售网络,与中山海济生长激素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布局相结合,可以打造“儿童矮小症”专病品牌效应,提供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诊疗服务。
综合来看,圣湘生物此次收购,并非盲目的决策,其本质还是从现有多元业务布局出发,追求协同效应,最终指向“诊疗一体”的综合战略布局。
可以肯定的是,“诊疗一体”是必然趋势。具体而言,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二者充分结合,患者才能获得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而公司自身其实也能提升在产业链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基于“诊疗一体”的目标,圣湘生物也准备通过整合多样化的检测技术和智能化诊断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支持更精准的临床决策,或能带来整体医疗业务运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不过,这些动作还停留在计划层面,于圣湘生物而言,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实现公司与中山海济原有业务的整合,协同效果决定了成长空间。
原文标题 : 拟超8亿拿下生长激素潜力股,圣湘生物又站在了风口上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MNC决战专利悬崖之巅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