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知名口腔爆雷,牙科门诊太多,患者不够了

2025-02-17 15:49
NBS新品略
关注

牙齿治疗到一半,牙科医院失联了。‍‍‍‍‍‍‍‍‍‍‍‍‍‍‍‍‍‍‍‍‍‍‍‍‍‍‍‍‍‍‍‍‍‍‍‍

出品|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

太突然,全国知名连锁口腔门诊品牌福斯曼突然爆雷倒闭。

有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联系不上福斯曼客服,后来发现门店人去楼空,导致复诊延误,已经支付的费用无法退还。这位患者的遭遇不是个例,近日关于福斯曼口腔倒闭一事持续发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广州一家福斯曼口腔门诊部大门紧闭,员工被欠薪。除了广州之外,全国福斯曼门店在2月5日之后始终门店失联,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地的福斯曼已经倒闭。

福斯曼口腔突然倒闭,除了拖欠员工工资外,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已经预付缴费,治疗了一半或还没有治疗的患者。据报道,福斯曼突然倒闭受影响患者人数可能已超过千人。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自己在福斯曼交了近6万元的治疗费,后续治疗无着落。上演了无奈的一幕:牙齿治疗到一半,牙科医院失联了。

据悉,成立于2020年的福斯曼是一家口腔连锁品牌,专注于牙齿隐形矫正,成立之后发展迅速,门店主要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

福斯曼,这家成立不久,门店快速拓展至全国多个城市,如今突然倒闭,其背后是近年来,牙科门诊部一路狂飙,但似乎患者已经不够了的真实写照。

01一路狂飙,一条街开了三家口腔门诊

要说这几年有哪些行业狂飙,除了零食贩卖店开遍大街小巷外,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应该就是各种口腔门诊、口腔医院等,越开越多。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在东莞临深的塘厦镇,仅在这两三年时间里就新开了多家口腔门诊,在同一个小商圈的一条街,相隔不远就开了三家口腔门诊。

这些口腔门诊的工作人员在周边购物中心、路口、小区门口、超市出口发传单、拉客引流,还时不时推出免费洗牙和免费口腔健康检查活动。

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抢滩涌入口腔行业,当然是看到了人们对口腔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自然看中行业的商业价值。

从需求端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无论是青少年人群,还是中老年人群都有口腔健康的需求。

青少年儿童及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有牙齿正畸需求,同时成年人牙齿正畸需求明显增多,这让牙齿正畸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百亿元级别。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目前中国正畸市场规模在250亿元左右,长期来看,潜在空间可达2000亿元。20岁34岁成人正畸的市场空间约是5岁19岁青少年的1.44倍。

有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早在2021年的市场规模就已经突破了1500亿元,近年来整体市场规模还在逐年增加。

中老年人群有拔牙、补牙、种牙、换牙、镶牙等需求,中老年人群也成了口腔门诊重点宣传和引流的对象。

口腔医疗赛道对入局者最大的吸引力是口腔医疗服务项目能赚钱,检查、种牙、正畸、补牙、换牙等收费都不低。

《新品略财经》一朋友去年在一家某品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种牙,2800元一颗,一共7颗,价格确实不便宜。

记得2022年,看牙贵等话题曾多次冲上热搜。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一条热搜是:种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县城一套房。

口腔患者对口腔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多,公立医院的口腔科又很难约,于是很多患者就转向民营口腔医院、门诊部和诊所,这也推动了民营口腔门诊的发展。

面对口腔医疗服务千亿级市场大蛋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这次爆雷的福斯曼口腔就是其中之一。

据企查查数据,近十年来,中国口腔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都保持逐年增加趋势。据医涯学识资料显示,从整体数量上看,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在工商经营状态的口腔医疗机构总数同比增长10%,需求有所提振。

口腔医疗近些年来一路狂飙,口腔门诊部越开越多,特别是连锁口腔门诊发展速度很快,口腔医疗赛道太拥挤了。

02患者不够了,口腔门诊生意并非稳赚不赔

在患者和外界看来,口腔健康医疗项目收费不低,而且口腔门诊门店越开越多,经营口腔门诊部的老板和企业应该是暴利,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不同地区和不同区域的口腔门诊部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相差甚远,口腔门诊部生意看起来并非稳赚不赔。

从市场供需角度来说,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口腔门诊健康医疗服务已经供过于求,口腔门诊门店越开越多,而通常来说口腔门诊也有一定的市场覆盖范围和区域。

正如前文所述,各种口腔门诊部,特别是连锁口腔门诊分店越开越多,扎堆式出现,一条街相隔不远就开了三家不同品牌的口腔门诊部,可见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而且口腔医疗有周期性,周期治疗康复后,不会像美容美发等消费一样,没有复购率这一说。

如果是区域和人口不多的城市、街区,口腔门诊部数量多了,明显患者不够了。

开一家口腔门诊部的前期投资并不低,租用场地面积不小,租金贵,要装修,购买或者租赁设备,经营期间还需要口腔医生、护士的工资等经营成本。

口腔门诊部从开业到经营都需要投入一定预算,做开业预热,搞活动,做营销,地推,在互联网、小红书、抖音等各种平台投钱引流做广告,特别是大型连锁口腔门诊品牌营销广告投入更多。比如,深圳某知名口腔门诊品牌常年就在地铁线做播报广告。

口腔医疗行业受到集采政策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老百姓看牙贵的问题,在2023年底,国家医保局对种植牙系统进行全国性集中采购,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平均降幅超过55%,而种植牙业务正是口腔门诊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

口腔集采政策实施,不少患者转向去公立医院进行牙科健康医疗服务。另外还有很大比例的患者还是信任公立医院的口腔科或者公立口腔医院。

和很多行业一样,近年来口腔医疗行业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价格战,各家口腔门诊机构都在卷价格,做活动做营销,降价促销必然影响门诊机构收入。

口腔门诊部越开越多的背后,当然少不了资本的推动。广州市海珠区一家牙科门诊的投资人姜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资本盲目涌入牙科行业,诊所数量大增,无序扩张与竞争加剧,市场严重饱和。

然而在2024年口腔医疗行业出现了融资转冷,对前些年一路发展狂飙,资金链很紧张的口腔连锁品牌的影响很大。

此次突然倒闭的福斯曼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虽然该品牌创始人徐志岩对媒体表示,春节前成功签署了一轮投资协议,但投资方资金没有如期进账,公司才遭遇到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了门诊。

无论何种原因,福斯曼已经突然倒闭了,是这几年口腔医疗赛道行业玩家快速狂飙冰冷一面的缩影。

03口腔门诊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这次福斯曼口腔突然倒闭,也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口腔医疗赛道现在及未来的热议。

当前整体上看,口腔医疗赛道仍在狂飙,但行业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现状。

先看冰冷的一面,福斯曼不是第一家倒闭的口腔门诊连锁品牌,近年来,口腔行业已经发生了多起连锁口腔医院倒闭事件。

2023年,广州某连锁牙科品牌因资金链断裂关停全部门店,数千名患者治疗中止。2024年1月科瓦口腔倒闭,之后优贝口腔医院多家分店倒闭,相关负责人跑路。2024年12月,成都武侯熊猫口腔跑路,人去楼空。

再看红火的一面,并非所有牙科医疗企业都对行业前景感到悲观。

2024年12月,武汉大众口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准备冲刺资本市场。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众口腔旗下医疗机构共有81家。该公司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公司业绩稳步提升,但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

现阶段,口腔医疗行业正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内卷,特别是受到集采政策的影响和冲击,再加上经济大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影响,很多口腔医疗服务患者会选择去公立医院或者价格更便宜的口腔门诊。

当前,口腔医疗行业鱼龙混杂、行业乱象频发,被曝出不少负面和丑闻事件,更有些品牌出现信任危机。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在2024年12月8日对口腔行业乱象进行了专题报道,曝光了口腔行业存在过度治疗、乱收费、虚假宣传等诸多问题,不同诊所的治疗方案差异大。

报道称,特别是不少口腔门诊存在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医生获得“专业光环”,比如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管理混乱,竟然无需任何专业资质,只需缴费就可以成为会员。

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分享爆料自己遭遇到各种奇葩或者是痛苦的经历。甚至有一网友爆料称,牙齿治疗后,居然医生把一根断针“留在”牙齿里,让她痛苦不已。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当前口腔医疗行业的乱象,“背刺”患者。

当前口腔医疗行业都是预付费模式,机构一次性收大额费用,服务周期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碰上了口腔门诊部突然倒闭,也只能束手无策。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在未来长期存在,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前景可期,钱景也很可期。

沙利文预计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将于2028年达到1932亿元,2023年至2028年按复合年增长率6.0%增长。特别是,预期2028年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产生的总收入将达到1395亿元,即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口腔医疗赛道近些年一路狂飙,行业乱象频发,的确需要加强监管和严格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行业赛道经营者要想未来走得更稳和更远,不仅要自律,合规经营,还得稳健经营,切勿盲目扩张。

       原文标题 : 知名口腔爆雷,牙科门诊太多,患者不够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