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神药”遇上互联网诊疗:黄金价背后,远程处方成新风尚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胡青木
编辑 | 苏淮
“流感这么严重,下周日本的行程要不取消吧?”
“机票酒店都退不了了,买点流感特效药备着,还是去吧。”
当知名女星徐熙媛(大S)因流感及并发症去世的消息传来,握着手机的吴平(化名)错愕惋惜之余,对接下来的日本旅行行程充满了担忧和犹豫。
与前几年相比,日本本次流感季提前了1个月左右,于2024年11月进入流行期,12月以来患者人数激增。
据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1月31日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数预计约952.3万,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13。因流感患者数量增幅过快,日本的医疗机构面临巨大压力,部分医院和药店甚至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抗流感药物再次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在2024年12月末以及今年1月初时,我国国内就经历了一轮流感高发期,引发了社会对流感防治的热烈探讨。随着患者的增多、公立医院药物资源的暂时性短缺,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一度成为药品流通市场上的“抢手货”, 玛巴洛沙韦的价格还曾被炒至“远超黄金”。
伴随着民众流感防治意识的提高,接种流感疫苗、储备流感特效药逐渐成为应对流感季节的“基础操作”。经历了上一个流感高峰,如今流感特效药还那么难买吗?
01
去哪里买药?
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的经典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年,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毒释放环节,阻止已感染病毒的细胞释放病毒颗粒,通常情况下需要连续服用5天;而玛巴洛沙韦则是“后起之秀”,抑制病毒复制环节,直接作用于病毒RNA聚合酶,阻止病毒复制。
玛巴洛沙韦转换成活性物质巴洛沙韦,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在血浆中的浓度能够超过并维持在目标治疗浓度水平之上,持续时间超过120小时。因此,与奥司他韦相比,玛巴洛沙韦片的优势在于其用药便捷性:患者只需口服一次,就能在大约24小时内阻止病毒复制。
玛巴洛沙韦作为罗氏旗下的流感治疗创新特效药,最大的缺点是——贵。规格为20mg*2/盒的玛巴洛沙韦片,零售价在235元(注:人民币)左右;而规格为75mg*10/盒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仿制药企的零售价低至20元左右。
相比之下,玛巴洛沙韦片的单颗价格约是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60倍。但即便如此,在今年1月初的流感高发期间,速福达仍在国内部分地区的药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该药甚至被一些人视为“理财产品”,有些投机者大量囤药后转手卖出,二手价格甚至一路飙升至每盒300元以上。
在抗流感药物市场中,虽然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但真正能快速、高效治疗流感且服用方便的药物相对有限,也正因如此,相较于价格,人们更在意的是药效。同时,社交媒体上,网友对于“神药”的使用分享,也催生了一系列对于“流感神药”的迫切购买需求,出现了短暂“供不应求”的状况。
但实际上,步入流感高发期,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线上药品流通平台,都在积极推出便利的药事服务,保障流行性疾病紧俏药品的供应。如玛巴洛沙韦片,源媒汇进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方舟健客网上药店等多个平台查看其到货情况,均显示货源充足。
此外,源媒汇留意到,在方舟健客网上药店平台上,有用户写下评价:“得了甲流,附近社区医院没有特效药。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拿着处方在方舟健客网上药店购买了速福达,当天发货第二天物流就收到了,第一时间服用,很快就好了。”
从线下漫长的排队等待,到线上便捷的一键下单,越来越多的用户切实体会到了互联网购药的优势,医药电商平台,正成为患者获取各类药品的重要补充渠道。从近期易观分析发布的《医疗领域2024年12月数据行业报告》中,就不难看出“线下”到“线上”的悄变化。
报告显示,进入2024年12月,医疗行业重点APP的日活用户规模不断增长。而在多个重点医疗行业APP中,“方舟健客网上药店”APP月活人数同比增速位列第一,活跃用户数达到319.67万人。
图:易观分析医疗行业数据报告
02
怎么科学吃药?
医药电商平台在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购药渠道的同时,也应时刻警惕随之而来的用药风险。源媒汇发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分享孩子感染甲流的治疗方案和护理经验,“3岁(乃至1岁多)宝宝甲流,速福达‘安全下车’”等超说明书适应症的用药方案分享或“攻略”屡见不鲜。
当前,针对速福达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年龄存在差异,如美国规定为5岁以上,日本规定为10kg以上,而欧盟则规定1岁以上即可使用。依据速福达中文药品说明书,以及我国2024年12月发布的最新版《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玛巴洛沙韦推荐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以及5岁到小于12岁之间(5-<12岁)没有慢性疾病的儿童的早期治疗;5岁以下儿童并不被建议使用速福达。奥司他韦全年龄段可用。
中国版和美国版速福达不建议5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原因,主要考虑到此年龄段儿童的耐药率高于年龄较大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同时,日本流感季大规模使用玛巴洛沙韦后,出现了对玛巴洛沙韦耐药的病毒株,因此也建议12岁以下儿童需充分考虑适应症后谨慎用药。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一方面是患者本身(如能否耐受奥司他韦、感染甲流还是乙流、有无重症因素等),另一方面是当地的耐药情况、最新的治疗指南。然后,再与家长讨论药物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共同决策治疗方案。”卓正医疗一位医生表示。
在流感、新冠这类流行性疾病袭来时,盲目跟风囤药、超适应症盲目用药等现象,都凸显出民众在疾病认知上的短板,以及专业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的相对不足。而在这背后,是用户真实且迫切的需求,他们渴望了解疾病,更希望能通过专业医疗服务,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2025年1月,国家医疗应急司就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防治措施、流感病毒敏感药物等。该方案也给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居家自测等方式提供了权威的医学诊断基础,缓解了部分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
如广州中山三院就开通了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服务。患者上报身体状况,并与专业医生进行远程沟通,获得详细的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线开具处方,完成问诊开药流程。
此外,作为公共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在流感高发期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如在国内最大的线上慢病管理平台——健客医生APP,无论是身处偏远山区的居民,还是因特殊情况无法前往医院的患者,同样可通过手机在线与专业医生进行一对一的网络问诊,获得流感诊治的专业用药建议。
互联网医疗问诊流程,除解决患者舟车劳顿的问题外,更应拥抱智能,带来新体验。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获得巨大的流量,疾病诊治、健康科普、科学研究一应俱全,这也给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智能AI诊断。
当前,国内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腾讯健康、百度健康、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等,已经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当用户在互联网问诊期间描述自身症状后,这些平台的“智能助手”,不仅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病例情况,还能预判用户疾病潜在风险并予以提醒,让患者抓住治疗黄金期。
03
加强科普很重要
面对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爆发,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支持,是应对疾病流行“最有力的武器”。
纵观流感高发期,我们看到了各部门的合力优势,也看到了市场调节的灵活措施。真心期待各方都能切实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加强流行性疾病科普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传播疾病治疗和用药知识;同时更应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出台规范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合理生产,保障药品、流感疫苗的供应,为用户提供更多购药选择。
只有众志成城,当流行性疾病再次来袭,民众才能不再恐慌,每个人的健康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守护。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原文标题 : 流感“神药”遇上互联网诊疗:黄金价背后,远程处方成新风尚
![](http://www.ofweek.com/images/weixin/weixin_medical.gif)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