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研发、市场份额 问止中医还差多少火候
独立 稀缺 穿透
要做的事情着实不少
作者:乔治
编辑:可乐
风品:张戈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deepseek全球走红,再次显示了AI技术的改造力量和诱人前景。聚焦传统中医业,会以此点石成金吗?
结合AI技术,可以通过视频、电话以及上传舌相等方式完成就诊,高质高效的医疗资源将惠及更多患者。问止中医就专注于此项业务,其成立于2018年,2025年1月9日向港交所递表,冲击“中医AI第一股”,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我们的使命:科技创新中医,疗效第一使命。”“我们的愿景:通过中医攻克绝症、重症及疑难症。”招股书开篇两句话,勾勒出靓丽的价值远景,但能否拔得头筹、如愿第一股,还需实力底色说话。
01
不足三年亏超4亿
流动负债净额4.81亿
LAOCAI
招股书显示,问止中医主营业务包括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和中医大脑订阅服务三大类。其中,中医医疗服务是绝对比重。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营收占比均在80%以上;截至2024年前三季占比仍高达89.4%,另外两项业务仅6.0%和4.6%,需警惕单一集中依赖隐忧。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问止中医营收分别为0.62亿元、1.89亿元、1.73亿元。同期就诊人数为6.16万人次、17.92万人次、16.42万人次,每名患者平均消费额由817.9元提升至943.5元,均呈可喜持增。
考量在于,中医医疗服务毛利率较低,以2024年前三季为例为59.4%,低于后两者的62.5%、84.3%,也低于同期企业总体60.7%的毛利率。要知道,即便贵为龙头,问止中医仍深陷亏损泥潭,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合计亏额约4.06亿元。
追其原因,公司药品成本和雇员福利开支较高。以2023年为例,医药及其他产品成本为3904万元,占销售成本达51.3%;雇员福利开支2438.2万元,占比32.1%,主要指支付予医师、药剂师及其他医疗员工的薪金、花红、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
同时随着业务拓展,还有较高的营销开支。报告期内分别约为870万元、2510万元和185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4%、13.3%和10.7%。其中,促销、品牌推广及营销开支是大头,占销售开支总额比在90%左右。
招股书称,鉴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旨在通过品牌推广活动及提高治疗效果,来扩大客户群并增强公司品牌形象。
话虽如此,现金流压力不可不查,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问止中医经营净现金仅为0.49亿元。流动负债净额则达4.81亿元。账上敞口难掩缺钱局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9687.3万元。
据蓝鲸财经,问止中医成立当年获得两笔融资,共171.8万美元。成立至今共完成5轮融资,融资总额约2171.8万美元,投资人包括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机构。最近一笔融资是2024年11月,融资额1200万美元。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认为,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绷、费用支出高企,此次IPO,问止中医有箭在玄上的紧迫感,但靠融资续命不是长远之计,烧钱不可怕,怕的是烧不出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如何消解是一道灵魂考题。
02
研发投入VS发展后劲
线下亟待加劲
LAOCAI
深入公司的中医医疗服务,蛀牙涉及癌重症、疑难症及全科三个领域。通过打造“中医大脑”平台,让企业增强了特色AI赋能力。其是一个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能帮助医师的诊疗开方更加准确、个性化。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系统已积累超过亿级参数、超1万首方剂,涵盖3000多类病症。
对于这款自主开发系统公司寄予厚望,招股书中着重强调了AI属性,称中医AI基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方法令医师能进行深入且全面咨询,最大限度减少对其个人知识及经验的依赖。
众所周知,AI赛道强迭代、重创新,既然主要方向给了“AI赋能中医”,就需持续夯实技术优势。考量在于,相比上述费用,公司研发投入却有些吝啬,以2024年前三季为例,研发开支虽同比增长15.9%,体量却仅有840万元,占相关期间收益的4.9%
2022年、2023年,研发开支分别为540万元、900万元,占相关期间收益的8.7%、4.8%。不禁疑问,靠啥维持先发优势、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够足吗?
2021年,公司取得互联网医疗牌照,开始从事线上诊断服务。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医医疗服务所触及的客户范围已扩至全国339个城市。线上集中度随之越来越高,报告期内在线问诊及处方服务的业务比重约达93.8%、92.5%、89.4%。
细观线上,主打一站式服务,涵盖预诊准备、人工智能辅助临床问诊、中医处方、开药及煎药服务等。以煎药服务为例,多数客户会选择直接从公司的煎药中心取药。
但这不代表无懈可击。据界面新闻,一名曾经在问止中医就医的肾结石患者表示:“自己已经吃了几个月的药了,前后花了六七千块钱,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员工透露,问止中医对医师有绩效要求,且对出诊率、复诊率均有要求。数据成色有多足需打一个问号。
2022年至2024年1-9月,问止中医的患者复诊率分别为61.2%、69.1%、71.6%。高于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的30.0%至40.0%的行业平均水平。
据招股书,与煎药中心相关的投诉涉及中药煎煮渗漏、草药质量恶化、药物中存在异物以及物流问题,如错发或漏发等方面。
当然,公司也在日拱一卒、有调整意向。招股书称,问止中医已建立广泛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并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两者相辅相成。且此次IPO,拟扩大线上线下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拓展应用场景范围。
也必须加劲儿了。2019年开办首家线下实体诊所,目前线下发展仍相对迟滞。截至2025年1月1日,问止中医在深圳、广州、厦门等地运营8家线下实体诊所,并在深圳、成都及济南运营3家煎药中心。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公司线下诊所分别占比6.2%、7.5%、10.5%,虽持续增加可较线上大头仍显体量羸弱。
03
1.5%市场份额、行业山丘待越
AI融合仍有长路漫漫
LAOCAI
上升到行业视角,志在问鼎“第一股”的问止中医虽有先发优势,经营环境却一点不轻松。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约有1.26万家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包括公立及私立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及其他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多数服务提供者仍处采用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早期阶段,系统应用相对有限。
目前,问止中医国内市占率最大,是国内最大的AI中医服务商,但限于行业高度分散的特点,整体市场份额并不算高。以2023年为例占比仅1.5%,行业前5的合计份额也不过5.4%。这意味着,市场仍处在诸侯争霸,你我皆黑马节点,即便贵为龙头也无多少躺平可能。
另一厢,技术高速迭代、叠加用户习惯、市场痛点,已有优势底座也不算稳。据华夏时报,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表示,尽管AI在许多领域已取得显著的进步,可在中医领域由于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方法,未来“AI辅助中医治疗”这一模式还需进一步解决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用户信任等问题。
“AI幻觉是目前AI系统尚无法攻克的一个难题,而中医这方面的数据量还不够大,对于AI精准训练造成了一定困难。此外,尽管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但患者信任度仍然较低,他们更可能愿意选择传统的、基于经验的望闻问切中医治疗方式。”周迪说。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除了发展整合的潜力巨大,中医医疗服务业在供需两端均存痛点。
供给端方面,中医医疗服务极度依赖稀缺的医术精湛且经验丰富的中医师。2023年,国内仅约70万名持牌中医师,高级中医师占比则不到5%,不足满足巨大需求。此外,中医师薪酬在成本中占比普遍较高。
需求端方面,患者普遍地理位置分散,对中医益处认识也有限。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往往面临高客户获取成本、低治疗依从性的问题。基于种种挑战,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难以实现显著的增长及扩张。
可见,真正做好这门生意并不容易,问止中医的AI融合之路仍需跨越种种山丘。个中漫漫长路考验耐力、韧性、实力、初心。
刚刚过去的2024年底,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中医AI公司鹰之眼通知员工“全员解散”。
聚焦问止中医,2018年成立以来,联合创始人张南雄已进行过两次股份减持。据瑞财经穿透招股书发现,张南雄于2019 年 4 月及 2022 年 1 月进行两次减持。据问止中医披露称,2019年4月减持时,张南雄便决定停止参与问止中医业务,专注其他个人事务。2022年8月起,其开始担任水星生医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营销官,该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开发。
04
急迫性与必要性
LAOCAI
好在,公司发展方向没有错。得益于往期执着探索,已塑造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竞争特色力,成为IPO冲关的一大底气。
据招股书披露,筹资后一个重要动作是将线上中医社区精一书院推广至海外。据灼识咨询报告,通过分享古今中医典籍及原创中医内容等,该书院吸引了广大中医从业者及爱好者。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是全球累计注册社区成员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已累计拥有超22万名注册社区成员。
同时,还拟扩大线上线下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拓展应用场景范围、加强供应链能力、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补充公司营运资金等。
讲好老故事讲出新故事,要做的事情着实不少,透出了更大更强的必要性,也折射了大浪淘沙的急迫性。奔跑之前先夯底盘,问止中医还差多少火候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亏损、研发、市场份额 问止中医还差多少火候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