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落子中东、非洲,10年合作期,“关税战”中诺泰生物未雨绸缪

2025-04-14 15:18
医药研究社
关注

当药品被踢出关税豁免名单,更需锚定新坐标了。

来源医药研究社

美国关税“大棒”挥舞下,相信近期不少医药投资者的心情如坐上了“过山车”。

本来,药品属于美国加征关税的豁免品类,医药板块还没有多少紧张感。但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市场刚长舒的一口气又被提了上来,各大药企的股价出现明显下跌。

政策的不确定性下,未来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测。不过,从大多数医药公司“影响有限”的回应来看,目前行业整体的态度趋于乐观。当然,风险不是立即显现的,增强业务韧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于各大药企而言仍然十分关键。

现阶段,各大药企应对关税风险的一大主流方式就是市场多元化。比如,诺泰生物正在进军中东和非洲市场。

4月10日,诺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东知名药企Gul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ulphar PSC)(以下简称“Julpha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在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埃及、摩洛哥等中东和非洲地区22个国家就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供应与Julphar达成相关约定。合作期限为自最终协议签署起10年。

“关税战”背景下,这样的消息也相应振奋了市场。合作消息公布当日,诺泰生物股价盘中一度涨逾7%,最终收涨4.3%,报50元/股,总市值为109.9亿元。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布局多元市场的意义自然是减小依赖风险、扩大增长面。而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而言,随着各大药企出海进程愈发全面和深入,或可推动产业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而非局限于单一的消费地带。

01

业绩狂飙进行时,已离不开出海这驾“马车”

出海对当前国内药企有多重要,从诺泰生物的经营面就可以看出来。

据诺泰生物的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19%;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45.94%。海外市场撑起了“半片天”。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国外地区的营业收入约为4.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38%。

近段时间,诺泰生物也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同比增加96%-156%。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诺泰生物总结为“公司以‘时间领先、技术领先’的经营理念,发挥学科交叉及国际化BD团队的竞争优势,持续扩大优质客户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多肽原料药等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据悉,诺泰生物自主开发的原料药已销往美国、欧洲、印度、加拿大等地区,并与Krka、Chemo、Cipla、Apotex、Teva、MSD等知名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显而易见,国际化布局已成为诺泰生物追求增长必走的一条道路,尤其在核心业务为全球性热点的当下,企业也更需“与势为伍,乘势而上”。

长期以来,诺泰生物主要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业务,形成了自主选择产品和定制产品双轮驱动、“原料药+制剂+ CDMO”的发展格局。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已涵盖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替尔泊肽、醋酸兰瑞肽、磷酸奥司他韦、胸腺法新、依替巴肽等知名品种。

多肽药物有多火热,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近年来,在持续增长的降糖减重等市场需求推动下,GLP-1成为热门靶点,更带来了多肽药物研发高潮。目前,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医药巨头都在发力相关创新药研发,已有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等多个GLP-1受体激动剂上市,并形成了百亿级美元的销售规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全球GLP-1激动剂市场规模将达到1150亿美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290亿美元。

诺泰生物无疑踩在全球医药行业的风口上,拓宽国际化视野也更具动力。

02

无论是否身处风暴中心,未雨绸缪总没错

诚然,目前关税对国内医药产业的影响尚未真正显现,而且短期内美国市场还是较难摆脱药品进口依赖。

比如,生物技术行业、政策和学术领袖联盟“活性药物成分创新中心”(APIIC)报告显示,美国前100种处方仿制药中约83%依赖从国外进口活性药物成分;2024年,美国进口价值约700-800亿美元的仿制药,其中印度、中国是最大供应国,贡献近50%-60%进口量。

另据FDA报告,美国仅20%的原料药为本国自主生产,80%的原料药来自海外。

这些数据还是能为大多数医药投资者提供信心支点。

不过,从企业层面来说,全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无论是否身处风暴中心,都要做好准备,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走稳出海之路。具体到市场拓展上,就是注重多元化,既要看到强大的消费地带,也不能忽视医疗需求加速增长、发展潜力大的新兴市场。

比如此次诺泰生物进军的中东地区。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医药市场。根据沙特阿拉伯官方披露数据以及Fitch Solutions、Future Market Insights等报告,2022年,沙特阿拉伯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17亿美元,预计2032年相关市场规模增至约198亿美元。

这背后,消费端爆发力持续凸显,政策端激励性也在加大。

据了解,2016年,沙特阿拉伯提出“2030愿景”计划,将医疗健康列为重点发展领域,计划投入超过650亿美元的资金,重点开展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医院、升级医疗设备、推动医疗服务私有化,在全国推出21个“医疗集群”等。

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也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对接,政策道路已铺好,医药方面的国际化合作通道也已打开。

再细化到诺泰生物此次战略合作上,合作方的实力也不能小觑。

据了解,Julphar成立于1980年,是中东和非洲地区最大的制药商之一,也是世界领先的胰岛素生产商之一,在全球拥有3400名员工,业务遍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诺泰生物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公司将借助Julphar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商业化销售实力,进军中东和非洲地区这一潜力市场。本次出海中东及非洲市场,标志着公司GLP-1领域实力及研发能力再次得到国际认可,彰显了诺泰生物全球覆盖的商业化合作能力,对公司在欧美以外地区的商务拓展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公司技术优势n次方的重要体现。”

先不论进军新兴市场开展战略合作能否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长,但至少可以平衡其他核心市场的波动风险。在市场布局多元化的过程中,诺泰生物参与全球竞争、提升市场影响力或许也会更加从容。

03

结语

“今天的布局,是为了明天的收获。”

其实,我国已有不少药企正在进入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比如,2024年11月,复宏汉霖与沙特阿拉伯Fakeeh家族旗下专注于医疗保健的子公司AL-TIRYAQ AL-KHALAWI Medical Company(下称“SVA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于沙特阿拉伯设立合资公司,并整合复宏汉霖领先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能力与SVAX的本地注册、市场准入和商业化优势资源,推动复宏汉霖多款产品的全球注册与商业化,共同提升先进生物药在中东北非土耳其地区(MENAT)的可及性,以惠及更多患者。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当下,医药产业出海显然打开了多面窗,新鲜的海风吹来,阴霾或许也是暂时的。

       原文标题 : 落子中东、非洲,10年合作期,“关税战”中诺泰生物未雨绸缪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