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当前位置:

OFweek 医疗科技网

基因检测

在乐观中“倒下”:一对王牌抗癌组合的事与愿违

创新药领域,向来鼓励冒险家的存在。面对“绝境”,如何通过大力进攻,找到突围之路,是一家药企核心能力体现。这也是过去几年,K药的核心故事。在不断物色K药的接力棒之余,默沙东也没有放弃拯救K药,一直在寻找K药联合疗法的黄金搭档

基因检测 | 2023-04-12 15:28 评论

疫苗经济学:狂犬疫苗价格为什么越卷越贵?

疫苗的出现,让人类免于很多疾病的侵害,可以说,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一种疾病的胜利。 只是,新冠疫情前,在庞大的创新药市场对比下,这个领域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疫情的到来,让其大放异彩,从传统技术路线灭活、重组蛋白到新兴mRAN技术轮番秀肌肉,卷出了新高度、新水平,也卷出了国门

基因检测 | 2023-04-10 15:20 评论

核酸收入去年占比超九成,海普洛斯IPO背后持续违规不断被罚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近日,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普洛斯”)递表港交所。2020年至2022年期间,当公司的营收从1亿元增长15.76亿元至16.76亿元的时候,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解决方案的收入从0.34亿元增长15亿元至15.34亿元

基因检测 | 2023-04-10 10:30 评论

2022年,CAR-T疗法国内市场的商业化之路走通了吗?

2021年是中国CAR-T疗法上市元年,6月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获批上市,9月药明巨诺的倍诺达获批上市。 虽然在上市当年,两家公司均成功“开单”,但并没有度过完整的商业化年度。2022年,才是两款CAR-T疗法首个完整的商业化年度

基因检测 | 2023-04-10 10:01 评论

靶点说 | IL-1RAP

前言 癌症是全世界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最近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许多进展,例如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或抗体偶联药物(ADC),但仍需要识别肿瘤细胞表达的新靶点,开发用于肿瘤治疗的创新疗法

基因检测 | 2023-04-07 11:37 评论

从抗生素到合成生物,川宁生物能否复制成功?

近日,川宁生物公布的上市以来第一份年度财务报表显示,2022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稳定增长,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269.58%。作为抗生素中间体行业的“大佬”,川宁生物在行业内

基因检测 | 2023-04-07 09:23 评论

衰老癌症模型的挑战和机遇

前言 年龄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多数癌症病例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诊断出来的,60%的新癌症诊断病例和70%的癌症死亡病例都发生在这一人群中。任何针对成年人的癌症研究都面临着组织和生物体老化的问题

基因检测 | 2023-04-06 15:13 评论

肿瘤NGS江湖之变,下一个时代开启的前夜

如果从业绩层面,给2022年国内肿瘤NGS行业一个定义的话,必然是: 低增长。 不管是在美股上市的燃石医学,还是希望在港股上市的臻和科技,2022年的表现都反映了这一点。 去年,燃石医学的营收增长率为10.9%

基因检测 | 2023-04-06 10:19 评论

靶向CAR-T细胞代谢的策略

前言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会达到长期完全缓解。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过早耗竭,这也包括过继转移的CAR-T细胞的代谢无能

基因检测 | 2023-04-04 14:04 评论

华大基因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

3月30日,有着“生物界腾讯”之称的华大基因披露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4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降45.1%。 整体来看,华大基因这份成绩单表现不太理想

基因检测 | 2023-04-04 10:53 评论

走,向早期癌症治疗领域进军!

 过去几年间,肿瘤领域经历了一场局部繁荣。 在新靶点、新技术的带领下,药企在晚期癌症治疗领域屯集重兵。在一个晚期癌症适应症上,数十种产品互相较量,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但同期的早期癌症治疗,仍然是一片“原始森林”

基因检测 | 2023-04-03 17:57 评论

研究支持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假说,但建议替代治疗

对人类脑细胞的分析提供了支持“淀粉样蛋白假说”的新证据,该假说是一种流行的观点,即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大脑中 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引起的。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3月31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基因检测 | 2023-04-03 15:45 评论

核酸检测最后的绝唱:十家相关上市公司去年赚了237亿

2022年是新冠疫情最后一年,也是核酸检测相关上市公司们最后的赚钱机会。近期,十家核酸检测相关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及年报,一见财经整理发现,十家上市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总额达到237亿

基因检测 | 2023-04-03 11:16 评论

强生主动放弃“百亿金矿”,全球第一大药厂的取舍

花费九年时间研发,开展了十几项临床试验、上万名受试者入组、投入研发费用数十亿美元,这是强生对于RSV疫苗的下注。 如果一切顺利,凭借着还算不错的临床数据,一两年之后强生的RSV疫苗大概率也能够获批上市,为强生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基因检测 | 2023-04-03 10:07 评论

在Biotech奋斗的身影中,看见创新药行业最真实的底色

21世纪初的中国医药行业,既没有顶层画好的蓝图,也没有那么多分析师和咨询公司写出的报告。甚至,在海外眼中,中国是创新药荒漠。 近年来,在政策、资本等多方支持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绝佳的加速时间点。中国创新药行业与全球医药的竞合,也从单点走向全面

基因检测 | 2023-03-31 15:26 评论

聊聊髓源性抑制细胞

前言 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是病理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它们与许多病理条件下的免疫反应调节有关,与癌症的不良临床结果密切相关。MDSCs与典型的中性粒细

基因检测 | 2023-03-31 14:16 评论

Biotech,你只有“两次”开枪机会

运行5年后,18A阵营中出现了第一家“资不抵债”的公司。 姑且称之为X公司吧。两年前,抓住新冠疫情机遇,研发疫苗的X公司还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在烧掉几十亿,终于把疫苗送上市后,公司却如履薄冰

基因检测 | 2023-03-31 09:51 评论

与智飞生物“分手”15年后,绿竹生物携未商业化带状疱疹疫苗IPO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老人家觉得1369元还是太贵了。” 2023年3月初,在千呼万唤中,百克生物首款国产带状疱疹报价终于出炉,一直在关注此事的小杨向《洞察IPO》表示,虽然相较于进口疫苗已经便宜了近一半,但她的父母还是觉得太贵了

基因检测 | 2023-03-30 15:49 评论

增强NK细胞疗法的纳米技术

前言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抵御感染和恶性肿瘤的第一道防线之一。基于NK细胞的免疫疗法正在成为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的替代方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NK细胞的免疫疗法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在恶性血液肿瘤展现了有希望的结果

基因检测 | 2023-03-30 15:09 评论

【洞察】多重因素利好下 托珠单抗行业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托珠单抗作为生物免疫抑制剂,能够治疗两岁以上患儿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市场前景较好。 托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人白介素6(IL-6)受体单克隆抗体,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得,能够通过模仿免疫系统产生天然抗体,限制病毒复制量

基因检测 | 2023-03-30 13:49 评论
上一页  1 ...  36 37 38 39  40 41 42 ... 64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