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肿瘤模型
-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治疗
-01- 引言 新血管的形成,是一个由各种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分子调节的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各种生物分子,如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粘附因子已逐渐被阐明
-
3月生物医药产业100个项目获投,广东最吸金
企业榜:100个项目获投 3月生物医药行业融资事件TOP30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产业查数上火石创造产业数据通 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本月全国生物医药领域(不算拟收购、被收购、定
-
运动如何调节抗肿瘤免疫?
-01- 引言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 2020年约有1000万人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全球负担日益加重。然而,大约一半的癌症死亡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相关风险因素来预防。事实上,
-
应激背景下的肿瘤免疫变化:机制解析与临床启示
-01- 引言 几十年前,癌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细胞自主性疾病,遗传和表观遗传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发生癌前病变,然后发生明显的癌变。直到最近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我们知道癌症是在人体免疫监测失败的情况下发生的,有效的抗癌免疫疗法依赖于抗癌免疫反应的激活
-
肿瘤免疫治疗与淋巴系统:机制与研究进展
-01-引言 淋巴系统的运输维持健康的稳态,也是免疫监测所必需的,但淋巴生长通常与实体瘤的发展和扩散有关。肿瘤相关的淋巴管为淋巴结转移提供了必要的途径,淋巴管密度通常随着淋巴管增殖过程的进展而增加,称为淋巴管生成
-
肿瘤治疗中的替代终点:加速药物研发的双刃剑
-01- 引言:临床终点的“黄金标准”正在松动 目前,已有多个肿瘤领域的临床终点被用于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响应率(ORR)
-
靶向PD-1/PD-L1小分子药物:改写肿瘤免疫治疗格局的新希望
-01- 引言 自2014年首个PD-1单抗Opdivo获批以来,PD-1/PD-L1抗体药物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然而,抗体药物存在价格高昂(年均治疗费用超1.4万美元)、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疲劳、皮疹、器官炎症等)、给药方式受限(需静脉注射)等痛点
-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趋化因子:解码微环境中的“导航信号”
-01- 引言 趋化因子是负责免疫细胞运输和淋巴组织发育的细胞因子亚家族。目前,据报道有50种不同的趋化因子,根据其主要蛋白质结构的前两个半胱氨酸(C)残基的位置,可分为四大类,即C、CC、CXC和CX3C趋化因子
-
癌症纤维炎症反应:肿瘤微环境的隐形推手
-01- 引言 癌症不仅是遗传变异的结果,其生存环境——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更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其中,纤维炎症反应(Fibroinflammation)作为TME的核心特征,在肿瘤发生、转移与耐药中扮演着“双刃剑”角色
-
肿瘤抗原的四大核心特性
-01-引言 任何给定抗原的抗肿瘤效力取决于多种属性的组合,其中一些属性是T细胞靶点独有的,例如免疫原性和有效的交叉呈递;而另一些则适用于任何形式的靶向治疗,例如人群范围内的流行率、疾病特异性、克隆性和功能意义
-
巨噬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解码癌症治疗新靶点
-01- 引言:当巨噬细胞成为肿瘤的“帮凶” 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群之一。它们本应是抵御癌细胞的&ldqu
-
云顶新耀股价创近3年半新高:创新药开发已离不开“抱AI大腿”
AI制药的实际价值正一步步得到验证。 来源|医药研究社 都说AI赋能医药,但具体是怎样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期望与现实之间仍有不小的鸿沟要跨越,那有没有药企已经切实迈出了重要一步? 必然是有的,比如云顶新耀,是一个可以重点关注的案例
-
KRAS G12D先驱都扛不住了
热度持续攀升的KRAS G12D领域,却不断传出糟糕的消息。 3月5日,据外媒消息,BMS已经放弃开发KRAS G12D抑制剂MRTX1133,原因是前景堪忧。用BMS相关人士的话说,“药代动力学数据高度可变且不理想”
医疗 2025-03-10 -
七年前的AI分诊到今天的医疗大模型开源,京东健康的一盘大棋
3 月 6 日,京东健康发布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告。全年总收入达到 581.60 亿元,年度盈利为 41.57 亿元,收入、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京东健康收入实现同比“双位数”的更快增长,展现良好势头
京东健康 2025-03-10 -
肿瘤免疫治疗新势力:CpG-ODN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突破
-01- 引言:从“佐剂配角”到“免疫先锋”, CpG的逆袭之路 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命题在于打破肿瘤微环境“冷寂”状态,重塑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
LAG-3走不出黑色素瘤
“LAG-3是下一个‘Big Kid’”,202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生元的临床科学高级副总裁Israel Lowy曾这样说。 这是因为,就在一年前
-
DLL3领域的中国时刻
新药都将来自中国吗? 这是一篇来自海外博主文章在去年引发的话题。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方是否会不再具有竞争力?在生物技术领域,一些人也开始提出这个问题。 眼下,谈论这一话题,似乎还过于遥远,但却又离我们很近
-
药师帮股价涨超3%:“DeepSeek时刻”已至,基层医疗AI革命继续
数字化热点下唱拿手好戏。 来源|医药研究社 2025年开年两大“顶流”,一是文娱领域的《哪吒2》,二是科技领域的DeepSeek。近段时间DeepSeek这把火也“烧到”医疗界,业内不少公司已经“蹭上这波热度”
-
肿瘤与宿主的 “代谢共舞”:如何塑造肿瘤宏观环境?
-01-前言 肿瘤并非孤立生长的“寄生体”,而是与宿主机体形成复杂的代谢共生网络。从癌细胞劫持宿主的葡萄糖、氨基酸,到肿瘤分泌因子重塑全身代谢稳态,两者间的“代谢对话”深刻影响着癌症的发生、转移和治疗抵抗
-
肿瘤免疫逃避、免疫编辑和肿瘤内异质性
前言 癌症免疫治疗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第三次革命”,但患者响应率的巨大差异始终是临床难题。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免
-
【洞察】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潜力大 目前相关商业化产品仍较少
因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对肿瘤早期辅助筛查、肿瘤微小残留病灶(MRD)评估和监测、化疗药物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样本多样,包括血浆、血清、痰液、粪便、浆膜腔积液、灌洗液
-
PDX模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和未来
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PDX)是通过将患者肿瘤样本植入免疫缺陷宿主(通常是小鼠)中产生的,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的基因组和表型肿瘤特征。PDX模型可以在更个体的层面上推进传统的精准肿瘤学:首先,PD
-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现有肿瘤学研究
人工智能(AI)正迅速成为推动肿瘤学研究的关键力量,深度学习(DL)是一种人工智能范式,对癌症肿瘤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DL模型已被训练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显微镜图像和放射学图像、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结构和电子健康记录,这些都是癌症研究和肿瘤学实践中常见的大规模数据
-
替尔泊肽美团首发当晚3秒售罄,GLP-1赛道的“鲶鱼效应”仍在发酵
GLP-1“修罗场”还将有怎样的发展走向? 来源|医药研究社 预约量日环比超三倍、首发当晚3秒售罄……近日首个GLP-1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上线美团,就迎来畅销
-
ADAR1:肿瘤免疫潜在靶点,作用机制与抑制剂开发现状
引言 ADAR1是近年来的热门靶点,多篇CNS文章相继报道其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巨大潜力。 2024.7.18,牛津大学的Jan Rehwinkel和Parinaz Mehdipour发表于《Tr
-
【洞察】肿瘤精准检测需求推动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市场增长
我国每年新发MSI-H肿瘤患者近30万例,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对于结直肠癌及子宫内膜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患者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微卫星不稳定性是由错配修复(MMR)基因发生缺陷引起的,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肿瘤药竞赛,上了新高度
如何成为肿瘤领域的霸主?过去几年,强生在骨髓瘤领域,给市场上了一课。 从单抗到CAR-T再到双抗,治疗线数从一线拉到末线:通过层层递进的广而精式布局,强生为自己谋求了更高的护城河,也给后来者更小的突围缝隙
-
肿瘤及其微环境中的内质网应激信号
内质网(ER)是分泌和跨膜蛋白合成、折叠和修饰的中心细胞器。ER中的蛋白质处理、修饰和折叠是决定细胞功能、命运和生存的严格调控过程。在几种肿瘤类型中,不同的致癌、转录和代谢异常协同作用,产生不利的微环境,破坏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内质网稳态,以及浸润淋巴细胞
-
阿司匹林在美国,真得只卖3美分
第十批集采价格出来后,有人开始写段子了:买糖的送二甲双胍,买避孕套的送西地那非……至于为什么写送,是因为价格太低了: 3分钱的阿司匹林 3分钱的叶酸片 1毛钱的氯化钾
-
【高级职称】麻醉与呼吸系统3
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内侧的液体层同肺泡内气体之间的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主要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影响。 正常人肺内
-
吉利德迷航在抗肿瘤红海中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国家长期陷入不发达状态,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的怪圈? 对于这个困扰了无数学者的世界性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道格
-
酮酯有助于清除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的错误折叠蛋白质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酮体中的 β-羟基丁酸直接与阿尔茨海默病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改变其溶解度和结构,从而使其能够通过自噬过程从大脑中清除。 巴克衰老研究所 12月2日 酮体是身体在禁食期间产生的燃料,但其作用不仅限于提供能量,还参与调节细胞过程和衰老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 2024-12-03 -
-
-
盘龙药业:发力配方颗粒业务,有望新增3-4亿元销售产值规模
10月18日,2024年度“投资者走进盘龙药业(002864.SZ)”特别交流活动在盘龙生态产业园顺利举行。金融机构、证券机构、新闻媒体、中小投资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
【高级职称】麻醉与循环系统3--微循环
微循环 一、结构 微循环是由毛细血管及其有关结构组成,它包括小动脉末梢的微动脉、中间微动脉、毛细血管、微循环和小静脉。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有下列3条血流通路。 (一)直捷通路(又名通血毛细血管) 这是微动脉的分支中间微动脉的延伸,管壁平滑肌纤维由稀少而逐渐消失,即为毛细血管
-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