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毒株
-
吸入的有毒颗粒会直接从肺部进入大脑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吸入污染的空气可能会导致有毒颗粒通过血液从肺部运输到大脑,这可能会导致大脑疾病和神经损伤。伯明翰大学6月20日消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能的直接途径,通过血液循环吸入各种细微颗粒,有迹象表明,这些颗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就会比在其他主要代谢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
“受压”细胞提供了消除失智症中有毒蛋白质积聚的线索
人们常说一点儿压力对你有好处。现在,科学家们的一项最新研究已经表明,细胞可能也是同样的情况,并揭示了一种新发现的机制,可能有助于防止在失智症中常见的蛋白质缠结的堆积。剑桥大学5月6日消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统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特征是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堆积
-
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国检测试剂盒完全可以应对
研究员:蒋雯面对近日奥密克戎(Omicron)的揪心肆虐,多国升级防空措施、制药公司及相关检测试剂企业均快速响应。大家担心的问题是,我国新冠病毒检测现在使用的检测试剂盒是否会受影响?在分析检测试剂相关的核心专利后可以判断,中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在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没有受影响
-
义翘神州成功开发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蛋白
12月2日晚间,北京义翘神州宣布,公司用6天时间完成了从分子构建,到细胞培养、蛋白纯化、质量检定等一系列工作,于12月1日成功生产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RBD蛋白试剂,并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机构开展研究
-
康希诺生物与科兴高度关注“奥密克戎”毒株
近日,对于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召开专门评估会议,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要求各国加强监测与测序工作。目前,康希诺生物表示,公司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高度关注,目前正在收集和分析变异株相关的信息
-
新冠超强变异株Omicron出现!检测和疫苗公司谁将抢先一步?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朱洁琰)讯,新冠超强变异株出现,检测公司如何应对?又有哪些公司可能最快研发出针对性疫苗?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南非报告的新冠突变株B.1.1.529列入关注清单(Variant of Concern, VOC),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
受伤后脑细胞死亡的原因是有毒脂肪酸
这一发现可能会促进青光眼、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脑部疾病的治疗。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官网10月6日消息一项针对啮齿动物的新研究显示,通常滋养健康脑细胞(称为神经元)的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元受损后会释放有毒脂肪酸
-
科兴新冠灭活疫苗加强第三针:可抵御变异毒株
随着德尔塔、拉姆达、缪等变异新冠病毒的肆虐,第三剂次加强针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在加速推进。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向有关部门提交新冠灭活疫苗第三针加强补种方案,正等待方案审批通过,科兴的加强针效力也公布了
-
成功分离德尔塔毒株!康泰生物能否破局?
该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兰生物(002007)、智飞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康希诺(688185)、长春高新(000661)、复星医药(600196)、
-
美国发现高致死率新冠变株:传播速度更快
据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卫生部门研究团队最新文论显示,在美国纽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526致死率显著提高。在研究期间,该变异株与其他新冠变异毒株相比,45-65岁、65-74岁以及75岁以上的感染
-
拉姆达对疫苗抵抗力超越其他变异株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经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8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研究报告表明,拉姆达的刺突蛋白存在数种基因突变,使它的传染性达到了原始毒株的两倍。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拉姆达对疫苗的抵抗力也超越其他变异毒株
-
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到底有效吗?钟南山回应
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株已经成为全球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变异株,也是目前国内正流行的变异株。8月5日,据央广网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21年会上,钟南山院士结合一连串数据,解答了外界高度关注的新冠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性的问题
-
拉姆达变异毒株或可逃避中和抗体:已蔓延29国
据报道,拉姆达毒株最初于2020年8月在首都利马报告,2021年4月以后的新增感染者中的检出率为8成。目前,秘鲁新冠肺炎人均死亡率最多,每10万名居民中,有596人死于新冠病毒。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上发布的一份报告,造成高数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拉姆达突变体的出现
-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7亿剂次:德尔塔变异株加强针正在研发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8月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70835.6万剂次。目前,我国的疫苗接种已处于绝对的全球领先地位,无论是接种剂次,还是覆盖人数都是全球第一
-
武汉疫情与江苏病例毒株高度同源:德尔塔到底有多凶猛?
8月4日(今天)上午九点,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会上通报,经过溯源,武汉市2日通报的7例病例中,已完成的2例样本测序结果显示为delta型,与江苏本轮本土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6亿剂次!针对德尔塔毒株仍有保护作用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7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0124.9万剂次,突破16亿剂次大关。连日来,多地报告本土病例,德尔塔变异株传播快,“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可麻痹松懈
-
南京疫情锁定为德尔塔毒株!传播快、适应强
7月27日上午10时30分,南京市举行第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从对完成基因测序的病例来看,目前引起南京疫情的毒株是德尔塔毒株。德尔塔毒株目前是全球疫情流行的一个最主要的毒株
-
德尔塔变异毒株流行 美国辉瑞mRNA疫苗有效率降至39%
全球新冠疫情依然没有彻底消灭的迹象,最近几个月来随着印度出现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流行,现有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也明显下降,此前试验中保护率高达94%的美国辉瑞mRNA疫苗保护率也降低到了39%甚至更低。以色
-
广东现最短14秒传播!德尔塔毒株感染更快
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继在广州引发本土疫情后,近日又在深圳、东莞引发本土疫情。22日下午,深圳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并通报,6月14日、18日、21日,深圳先后报告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14秒完成病毒传播!“德尔塔”毒株在广州、深圳、东莞引发本土疫情
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继在广州引发本土疫情后,近日又在深圳、东莞引发本土疫情。22日下午,深圳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并通报,6月14日、18日、21日,深圳先后报告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国产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也有效 我国有望年内实现群体免疫屏障
现有疫苗,包括我国疫苗、美国疫苗对世卫组织提示需要特别关注的变异毒株仍然有效,但是面对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我国疫苗包括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疫苗是否依然有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交代一个概念,病毒变异我们提的是基因水平
-
天津首次检出新冠病毒变异株,疫苗尚未受影响
据津云微信公众号公布的消息,1月1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在对入境新冠肺炎阳性人员鼻咽拭子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监测中,发现1株新冠病毒为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1月21日,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确认为英国发现
-
伦敦紧急封锁?英国惊现新冠变异新毒株 传播性比原病毒高70%
文 丨 付可思出品 | 香港奇点财经当地时间12月19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科学家们证实,在英国发现的一种新冠病毒新变种的传染性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70%。随后,约翰逊宣布,英国首都伦敦以及英格兰东南部和英格兰东部的部分地区将从周日(20日)上午开始实施最高级别“4级”的封锁限制
伦敦 2020-12-21 -
德国专家:全世界99.5%的新冠病例毒株都源于意大利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德国病毒学专家日前表示,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中,99.5%的病毒毒株实际上来自意大利。给出这个结论的是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的医学微生物学和病毒学教授、哈雷大学医学微生物研究所所
-
豆芽违禁成分最高超574倍,超标豆芽有“毒”吗?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题为《六旬夫妇昆明毒豆芽作坊曝光,被判刑!警惕!会致癌致畸!》的新闻报道,其中的“毒豆芽”刺到了笔者的敏感神经,因为笔者正是爱吃豆芽的其中一员,不管是黄豆芽还是绿豆芽笔者和家人都喜欢吃,于是笔者开始关注与“豆芽”有关的话题
-
广东陆丰疫情官宣:与香港毒株同源率99%
近日广东省政府召开了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正式对近期备受关注的广东陆丰疫情做了官方说明。此次陆丰的新冠病毒溯源已正式完成,5例受感染者的病毒全基因组三代序列测定分析,其分型检测结果显示,这与香港地区流行的HK1病毒分型同源,其同源率达到99%
-
研究人员发现了治疗朊毒体病的新方法
点击上方蓝字,立即免费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朊毒体(英语:prio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毒体疾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同属于神经退化性疾病,拥有类似的致病机制
朊毒体病 2020-08-15 -
北京部分新冠样本与武汉毒株相比发生突变
河北、天津市确诊病例样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与北京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100%相同,同样存在相应的变异位点,同属于新型冠状病毒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
-
清华大学等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到答案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发现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最新活动更多 >
-
11月起立即报名>> 光电类专业2025年秋季空中双选会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