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TCR
-
NeoScreen:一种敏感识别新抗原和同源TCR的新方法
近几十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显示出巨大的抗癌潜力,免疫系统被激活以靶向恶性肿瘤。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结果取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存在,这是基于T淋巴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新抗原是一种来源于非同义突变的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非常有吸引力的靶点
-
细胞治疗的前沿领域:TCR-T细胞疗法
前言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群雄并起,其中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就是过继细胞转移疗法(ACT)。嵌合抗原受体(CAR)和工程化T细胞受体(TCR)是近年来主要的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TCR工程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其α链和β链由高质量、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产生
-
带你全面了解TCR-T细胞治疗
关注小药说药,一起成长!前言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群雄并起,其中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就是过继细胞转移疗法(ACT)。嵌合抗原受体(CAR)和工程化T细胞受体(TCR)是近年来主要的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
-
小分子肿瘤创新药企业同源康医药完成3.3亿元C轮融资,厚纪资本领投
TY-2136b与丽珠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C叔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2022年1月,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肿瘤新药研发领军企业浙
-
TCR-T细胞疗法的工作流程
概述 为了分离治疗性TCR,必须首先从患者或健康献血者的血液中分离抗原特异性T细胞,并在体外用特异性肽抗原以及细胞因子(如IL-2和IL-15)进行扩增。这一过程需要事先确定可安全靶向于患者的特定肿瘤相关肽靶点
-
TCR-T细胞治疗的现状和挑战
前言过继性T细胞转移(ACT)是肿瘤治疗中最有前途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目前有四种成熟的ACT技术,包括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抗原特异性内源性T细胞治疗(ETC)、T细胞受体工程T细胞治疗(TCR-T)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
-
TCR-T的肿瘤免疫治疗
前言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群雄并起,其中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就是过继细胞转移疗法(ACT)。嵌合抗原受体(CAR)和工程化T细胞受体(TCR)是近年来主要的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TCR工程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其α链和β链由高质量、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产生
-
武汉疫情与江苏病例毒株高度同源:德尔塔到底有多凶猛?
8月4日(今天)上午九点,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会上通报,经过溯源,武汉市2日通报的7例病例中,已完成的2例样本测序结果显示为delta型,与江苏本轮本土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
TCR-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前言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群雄并起,其中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就是过继细胞转移疗法(ACT)。嵌合抗原受体(CAR)和工程化T细胞受体(TCR)是近年来主要的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TCR工程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其α链和β链由高质量、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产生
-
本土企业正加速布局,有利于TCR-T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每年新增血液肿瘤患者众多,约有10万人左右,考虑到TCR-T市场渗透率,按照治疗率为12%计算,则未来我国TCR-T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TCR-T疗法是通过普通T细胞中转导嵌合抗原受体来提高特异
-
抗疫有功的中医药产业,药食同源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承几千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它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在中国,药食同源是一个非常深入人心的概念。对老百姓而言,药补不如食补,许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
-
广东陆丰疫情官宣:与香港毒株同源率99%
近日广东省政府召开了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正式对近期备受关注的广东陆丰疫情做了官方说明。此次陆丰的新冠病毒溯源已正式完成,5例受感染者的病毒全基因组三代序列测定分析,其分型检测结果显示,这与香港地区流行的HK1病毒分型同源,其同源率达到99%
-
lnc-RI作为ceRNA稳定RAD51 mRNA,调节DNA双链断裂的同源重组修复
01文章背景简介BACKGROUND INTRODUCTIONDNA损伤修复的异常是基因组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DNA双链断裂(DSBs)被认为是细胞基因组完整性最具灾难性的变化,通常由复制应激,遗传毒性化学物质,电离辐射暴露,炎症,氧化应激和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
-
TCR-T疗法行业研究:细数十五家国内外企业的研发进展
TCR-T疗法是一种过继免疫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ACT)一.TCR-T疗法技术原理1.TCR-T疗法技术介绍 TCR-T疗法 2019-06-12 -
从同源重组到碱基编辑器 看基因编辑72变
自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人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基因编辑技术。到目前为止,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第三代。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对基因组或转录产物进行精确修饰的技术,可完成基因定点突变、片段的敲除或敲入等。”
最新活动更多 >
-
11月起立即报名>> 光电类专业2025年秋季空中双选会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