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的免疫机制
-01-导读 在过去的十年里,免疫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实体瘤和血液瘤的治疗格局。阻断免疫检查点受体CTLA-4、PD-1及其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多种肿瘤类型的广泛活性,使许多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甚至持久缓解
-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更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病理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出现 tau 蛋白缠结的数年前即可检测出有聚集倾向的病理异常蛋白。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2月10日 最新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扫描出现 tau 蛋白缠结的数年前,
-
-
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脑脊液压力
脑脊液压力是指人体内脑脊液在一定条件下的压力范围,一般是采用腰椎穿刺的方法进行检查,属于脑脊液检查中的一种。 正常的数值一般来讲都是在180-220mmH2O之间。如果确实有某些疾病,也可能会造成脑脊液压力的增高,很少会出现脑脊液压力的减低
-
-
-
-
-
-
-
带你认识免疫检查点靶点:CD112R
前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D-1/PD-L1和CTLA-4抑制剂已成功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然而,依然有一些原发性或适应性耐药患者可能无法从肿瘤免疫治疗的整体治疗潜力中获益
-
-
癌症治疗新的免疫检查点:Siglec受体
前言在过去十年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疗法为形式的癌症免疫治疗改善了许多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尽管如此,大多数癌症仍然对目前批准的癌症免疫疗法具有耐药性。需要新的方法和合理的组合来克服这些阻力。最新的
-
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中IRAE的风险因素
前言癌症免疫治疗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如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机制
前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模式,在过去的十年中,从2011年CTLA-4抑制剂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的首次批准开始,到目前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20多种不同癌症适应症治疗的常规手段
-
检查点PD-1生物学的新见解
前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CD279)于1992年在经历细胞死亡的T细胞杂交瘤中发现,因此得名。PD-1与CTLA-4、CD28和KIRs的结构具有相似性,人们因此猜测PD-1的配体可能是B7或MHC I家族成员
-
从免疫敏感性和耐药性看黑色素瘤检查点阻断免疫治疗的十年
前言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皮肤癌。一些历史观察表明,黑色素瘤是一种免疫反应性肿瘤,通常与紫外线照射和肿瘤突变负荷(TMB)升高有关,这有助于提高免疫原性。黑色素瘤通常具有反应性淋巴细胞浸润,肿
-
T细胞活化和检查点抑制中的泛素化
关注小药说药,一起成长!前言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的出现显著改变了癌症患者的治疗模式。尽管取得了成功,但目前批准的免疫治疗方案仍然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对T细胞活化和抑制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合理地扩大改善免疫治疗的靶点和可能性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独特的临床特征
关注小药说药,一起成长!前言免疫肿瘤学(I-O)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模式,当代I-O治疗包括一系列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性抗体药物,包
-
NK细胞的免疫检查点
关注小药说药,一起成长!概述人类自然杀伤细胞 (NK) 占所有循环淋巴细胞的15%。NK细胞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与杀死感染的微生物和恶性转化的同种异体和自体细胞有关。NK细胞表现出抗肿瘤细胞毒性,无需事先致敏和产生细胞因子以及调节各种免疫反应的趋化因子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慢性免疫毒性
关注小药说药,一起成长!前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核心支柱,在经济发达国家,几乎一半的转移性癌症患者有资格接受ICIs。截止2021年12月,有八种批准的药物用于17种不同的恶性肿瘤,这些药物在多种(新)辅助治疗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
期刊 | CDSS“提醒”“卡控”可有效减少非必要检查
导读CDSS干预主要是预警特定时间内的重复检查,通过规则库提示合适的检查时间或医生在安排检查前必须确定的适宜标准,这些干预措施支持医生在检查的第一步就做出合适的决策。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
-
T细胞生命旅程中的检查点
前言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在发育起源、分化轨迹、迁移和驻留模式以及效应、细胞毒性和抑制活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在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过程中发现了多重负调控,统称为“T细胞耐受”。“中心耐受”描述了胸腺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
FGL1:下一个免疫检查点靶点
前言免疫检查点(ICs)在调节免疫反应和介导自身免疫和炎症中的T细胞功能障碍方面至关重要。然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这些抑制途径逃避免疫监视。近年来,通过靶向CTLA-4和/或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已用于临床晚期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
-
NEC联合郑大一附院首发“人工智能辅助内镜检查质控系统”
NEC中国研究院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消化病院在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发布了基于自行研发的最先进图像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辅助内镜检查质控系统”。
NFC 2021-10-09 -
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观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成功,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其配体(PD-L1),以及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抑制剂,彻底改变了实体瘤的治疗选择。然而,PD-1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在过去的十年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癌症免疫治疗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TME),这种免疫治疗效果只使得小部分患者收益。因此,在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尽早识别可能或不可能对ICI治疗产生反应的患者对于获得最佳免疫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
2020年全球脑脊液引流导管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
从区域市场来看,北美地区是全球脑脊液引流导管最大的市场,市场占比约为35%,主要是由于北美地区创伤性脑和脊髓损伤以及神经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脑脊液引流导管指的是用于脑室穿刺引流手术中的一种医疗器
-
癌症治疗中特殊人群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
免疫疗法正在彻底改变癌症的治疗,它提高了多种癌症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肾细胞癌和霍奇金淋巴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阻断包括PD-1、PD-L1和CTLA-4等抑制性受体和配体,激活T细胞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超进展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被证明是最有前途和最有效的免疫疗法之一,它们通过靶向特定分子,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其配体(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等,重建抗肿瘤反应并防止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
疫情下的内镜检查安全吗?科学洗消让医患都放心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一线中,医院是交叉感染高风险的公共场所之一。消化内镜作为一种侵入式诊疗工具,进入体内安全吗?
-
医学科普——为什么抽血检查后“血流不止”,要怎么缓解?
在日常检查中或者是患病后,都需要抽血化验、打针、输液等。一般来说,当针头拔出后,很快就会止住血,这是因为人体自身的凝血机制发挥了作用。但有的人却在针头拔出后,很长时间血都止不住,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有可能是自身的凝血机制出现了问题,例如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较差等血液系统的疾病
-
别再忽视甲状腺检查,高血脂的“元凶”也有可能是它!
高血脂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对身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不但会引起脂肪肝、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导致高血压,诱发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根据我国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以上患有高血脂,而且患病率还在逐年上升。
高血脂 2020-11-26 -
超声波传感器在肺功能检查仪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疾病,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四类重大慢性病之一。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
-
-
北京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通过安全检查:可大规模生产
从中国生物官微获悉,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使用条件。此前,该生产设施已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据介绍,刚刚通过检查的北京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是目前全球首个也是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
-
揭秘日本胃肠镜检查:所谓的无痛胃肠镜究竟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 什么是日本“胃内视镜检查”“胃内视镜检查”的全称是“上部消化管内视镜检查”,俗称“胃镜”。经口或经鼻插入小型照相机,不仅仅是胃,也能检查咽头?食道?十二指肠。在日本,无论
日本体检 2020-07-24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