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生物制剂
-
嘉和生物再递表:港股18A反向收购第一枪打响,各怀什么心思?
不是单纯“做加法”。 来源|医药研究社 港股资本化运作新范式成形? 据了解,近日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士丹利和浦银国际为新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值得一提的是,嘉和生物早在2020年就登陆港股,此次再次递表,源于一起反向收购交易
-
年龄、性别、激素和遗传如何影响血液中的失智症生物标志物?
一项新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激素变化及遗传因素对特定失智症血液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模式具有显著影响。 《每日科学》 4月16日
-
港股18A首宗反向收购进展:嘉和生物递交新上市申请
合并后公司拥有以景助达及GB491治疗晚期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的协同专营权。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罗宾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
-
华熙生物财报背后:“黄金生意”,为何做出了“白菜利润”?
文:向善财经 在那封“刮骨疗毒”式的全员信曝出后,最近,华熙生物2024年财报也出来了。 2024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70.59%
华熙生物 2025-04-17 -
落子中东、非洲,10年合作期,“关税战”中诺泰生物未雨绸缪
当药品被踢出关税豁免名单,更需锚定新坐标了。 来源|医药研究社 美国关税“大棒”挥舞下,相信近期不少医药投资者的心情如坐上了“过山车”。 本来,药品属于美国加征关税的豁免品类,医药板块还没有多少紧张感
-
3月生物医药产业100个项目获投,广东最吸金
企业榜:100个项目获投 3月生物医药行业融资事件TOP30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产业查数上火石创造产业数据通 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本月全国生物医药领域(不算拟收购、被收购、定
-
映恩生物IPO,一场资本对赌下的造梦游戏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打造“中国版第一三共”需要多长时间?朱忠远给出的答案是五年。 靠着从第一三共挖角而来的多个重要研发人员,以
-
认购火爆,映恩生物打响18A IPO重启信号枪
18A久违的IPO火爆现象,重现江湖。 4月10日,ADC明星药企映恩生物完成招股。据氨基君了解,结果堪称火爆,映恩生物完成超募,最终募资额超过2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映恩生物创造了2022年以来18
医疗 2025-04-11 -
百奥赛图五周年:AI×抗体,开启生物医药“智能造药”新纪元
当很多企业还在为靶点内卷、临床高失败率等行业难题苦苦挣扎时,一家中国Biotech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惊艳的蜕变。2025年,百奥赛图迎来“千鼠万抗”计划启动五周年,其20
百奥赛图 2025-04-10 -
一种新型靶向疗法或能保护神经元免受退行性病变
研究人员发现新型靶向方法,可保护神经元免受退行性病变。 天普大学医学院 4月3日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涉及疾病诱发的损伤导致的进行性神经元丢失
-
生物制药扎堆研发背后的风险与破局之道,解读药物开发管线的同质化陷阱
-01-引言:创新浪潮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年来,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如火如荼,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范例,例如靶向PD-1或PD-L1抗体抑制剂的开发,以及靶向CD19的T细胞过继治疗
-
靶向PD-1/PD-L1小分子药物:改写肿瘤免疫治疗格局的新希望
-01- 引言 自2014年首个PD-1单抗Opdivo获批以来,PD-1/PD-L1抗体药物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然而,抗体药物存在价格高昂(年均治疗费用超1.4万美元)、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疲劳、皮疹、器官炎症等)、给药方式受限(需静脉注射)等痛点
-
巨子生物营收超50亿元,打开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一个可复美就够了?
有危机意识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医药研究社 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2024年重组胶原蛋白厂商“杀疯了”。 前有锦波生物狂揽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85.40%,斩
-
创新药出海斩获 20 亿美元大单!恒瑞将Lp(a)抑制剂授权默沙东
2025年3月25日——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今日宣布与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
-
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各类含氧化学物质的生物催化研究综述
01 文章背景简介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生物催化技术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无需高温、高压和有毒溶剂,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风险。同时,生物催化反应的选择性高,能够减少副反应发生,降低有害废物产生,这对于追求绿色环保的现代产业至关重要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的免疫机制
-01-导读 在过去的十年里,免疫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实体瘤和血液瘤的治疗格局。阻断免疫检查点受体CTLA-4、PD-1及其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多种肿瘤类型的广泛活性,使许多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甚至持久缓解
-
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开发与市场:从传统疗法到生物制剂的突破
-01-导读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而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全球约7.6%-9.4%的人口受其困扰,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
-
两会热议的“生物医药”有多强?一文看懂中国产业突围战
文 | 白嘉嘉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生产的新药击败全世界最畅销的抗癌药。”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赵宏,在“委员通道&rd
生物医疗 2025-03-17 -
激酶抑制剂药物开发的探索之路
-01-引言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激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细胞内的“信号指挥官”,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然而,一旦激酶的活性失控,就可能引发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
-
泊马度胺靶向电子传递黄素蛋白α亚基,增强肺癌细胞对TRAIL/CDDP诱导凋亡作用的敏感性
01 文章背景简介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1957年,沙利度胺上市后用于治疗失眠和妊娠反应,因致胎儿出现“海豹胎畸形”而一度停用。目前,该药在我
-
华熙生物的“中等规模陷阱”
华熙生物,这一曾以玻尿酸原料垄断全球40%市场的巨头,正成为中国大健康行业“中等规模陷阱”的典型样本。 3月3日,华熙生物在公众号上发表的《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引发了全市场的关注
医疗 2025-03-07 -
成大生物净利降至3.34亿元:“失速寒冬”下,如何用“三叉戟”破冰?
前景扑朔迷离? 来源|医药研究社 最近,人用狂犬病疫苗龙头成大生物的两件事,或进一步加重疫苗板块的悲观情绪。 一是2024年业绩披露。据成大生物日前发布的业绩快报,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6亿元,同比下滑4.22%;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降低28.4%
-
迈威生物递表冲刺“A+H”:五年亏损近45亿,流动负债大增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 2022年1月8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后的迈威生物(688062.SH),三年后选择继续推动去港交所上市,联系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 纵然A+H双上市平台触手可及,但对于公司而言,持续亏损与负债走高的现状也令外界有所担忧
-
靶向p53癌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
-01-引言:从“不可成药”困境到临床突破 p53肿瘤抑制蛋白是阻止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屏障。p53主要作为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发挥作用,能够与基因组内特定的D
-
超5亿元融资“花落”瑞德林生物,AI技术放大合成生物投资价值
开年合成生物领域最大一笔融资。 来源|医药研究社 对“减肥神药”的投资触角已经深入产业上游。 日前,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德林生物”)宣布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
-
靶向DC细胞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01-前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免疫系统的“哨兵”,负责识别病原体或肿瘤抗原,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尤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DC的功能状态直接决定
-
排队超两年,禾元生物上市慢在哪里?
深度 客观 穿透 站在一个关键十字路口! 作者:可乐 编辑:一然 风品:陈晨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苹果乔布斯曾言
-
肿瘤免疫治疗新势力:CpG-ODN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突破
-01- 引言:从“佐剂配角”到“免疫先锋”, CpG的逆袭之路 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命题在于打破肿瘤微环境“冷寂”状态,重塑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
从精准靶向到临床应用,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如何突破三大核心瓶颈?
-01- 引言:当抗体遇上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的“高精度快递” 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成功撬动千亿肿瘤市场后,新一代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s)正在冲破传统疗法的天花板
-
征服“难以成药”的MYC:生物制药行业的攻坚之旅
-01- 引言:MYC——癌症研究的“圣杯” MYC基因家族在癌症研究中的地位犹如人类基因图谱中的“珠峰”——既令人向往,又充满艰险
-
没等来天使的迈威生物开始自救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毫无征兆的20CM封板,迈威生物堪称平地起惊雷。 作为国内聚焦ADC管线的创新药公司,迈威生物并没有如同科伦博泰那样备受资本认可,而是在过往一年中遭遇股价的连续重挫,市值直接从高点130亿元暴跌至65亿元
-
中慧生物转战港股IPO 5亿亏损背后是高端疫苗的“生死局”
从科创板折戟到港股求生。 《投资者网》张静懿 近期,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慧生物/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依据18A规则申请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从技术突破到临床转化,生物制药的下一个黄金赛道?
-01-寡核苷酸与AOC:从概念到顶层设计 1.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的定义与结构 AOC(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是一种新型生物偶联药物,由单克隆抗体与寡核苷酸通过化学或生物偶联技术结合而成
-
靶向RAS–ERK信号通路的癌症治疗
-01-前言 RAS-RAF-MEK-ERK(简称ERK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增殖与存活的核心通路,其异常活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生理条件下,该通路通过多级反馈调控维持稳态,但在约三分之一
-
微芯生物遇同行挑战专利 学者企业家的三次资本运作
创新药企成长记。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微芯生物(688321.SH,下称“公司”)又多了烦恼。 事件起因是公司核心药品的相关专利被同行厂家请求无效。正逢公司推进定增之际,外部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市场关注
-
中慧元通生物冲刺IPO背后的辛酸:产品刚起步,行业价格战如火如荼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日前,默沙东官宣“暂时对中国停供HPV疫苗”引起轩然大波。业内都在感慨:两年前还一针难求的九价HPV疫苗,如今居然也卖不动了
-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更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病理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出现 tau 蛋白缠结的数年前即可检测出有聚集倾向的病理异常蛋白。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2月10日 最新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扫描出现 tau 蛋白缠结的数年前,
-
-
中慧生物闯关港股:如何突围价格战?
近期,生物制药公司中慧生物(H02086.HK)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公司主要从事新疫苗产品的研发,报告期内(2023年至2024年1至9月),公司的全部收入来自首款商业化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
-
口腔微生物群可能会影响失智症的发展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口腔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其中致病性细菌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研究人员发现,有益细菌(如奈瑟菌属)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改善相关,而有害细菌(如卟啉单胞菌属)则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