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安防机器人需求只增不降 产业步入快车道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型。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与市场亿万“蛋糕”的催化下,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掀起了“换机潮”,用机器人取代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而对于严重依赖人力和监控设备的传统安防行业来说,这一需求显得尤为迫切。2017年,“机器人+安防”概念的兴起,给智能安防开辟了一片新的广阔天地

安防机器人需求只增不降 产业步入快车道

需求分析

传统的安防体系是 “人防+物防”来实现。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成本飙升、安保人员流失率高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安防需求。而且随着国民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防护意识越来越强。传统安防体系弊端显著,从业人员素质低、工作枯燥、人员老龄化、稳定性差等。传统安防体系已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智能化需求,产业已经遇到发展瓶颈。

于企业而言,安防人员招聘困难、培训成本高昂、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业务数据化困难、建设运行成本高等痛点,也催生了安防机器人产业新的发展契机。尤其这几年政府大力支持下,更是受到强烈关注。

此外,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央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2017年8月1日科技部正式发布《“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专项申报指南》(下称《指南》)。

虽然目前整体来说,安防机器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巨大的安防市场需求下,其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广阔。

行业现状

从目前机器人产业来看,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从事安防机器人的企业不多,但根据对安防市场的需求判断,安防机器人市场有很大潜力。据预测,在2015年到2022年之间,专业服务机器人(包括医疗、国防、救援、安防、物流、建筑机器人)将会主宰机器人市场。当然,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火热,也有安防企业加入机器人产品开发的队伍中,如海康威视智能仓储机器人,大华儿童陪伴机器,国自社区机器人,高新兴巡逻机器人等。

从技术角度来看,安防机器人主要有十大技术热点:导航定位、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移动与运动控制、检查/巡检、算法、目标检测与识别、传感器、网络,人机交互。目前,机器人视觉的应用是众多人工智能企业集中攻坚的大热方向。机器人视觉的核心功能包括了更智能的空间与环境感知能力,和视觉认知能力。搭载了视觉核心的机器人,可以更精准得实现自动三维地图重建、自主规划行走路线及避障,轻松进行物体识别、人的身份识别等功能。

优势分析

优势一:节约成本。虽然一台机器人的售价和维护费用高昂,但一台安保机器人可以代替多个人类,并且可以24小时不停作业。此外,有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员工的工资平均增长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人工的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成本反而会越来越低。由此可见,机器人在成本上将会优胜人类。

优势二:功能强大。智能安保机器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及智能感知等前沿技术,实现音视频对讲、室内无线导航、人机交互、人脸识别、针对陌生场景和业务进行深度学习及交流等各项功能。还拥有监控巡逻、陌生人员报警、异常声音报警、夜间值守等安保功能。白天可作为客服导览为顾客办理业务,夜间又可化身安保人员,启动安保模式,自主安防巡检,当发生危险时,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机器人主动出击,有效威慑和制服危险分子,防范于未然。

应用场景分析

1、家庭。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形势严峻,健康服务机器人也顺应这一需求,根据不同场景,对老龄人进行看护、服务以及医疗。还有致力于儿童教育的教育机器人,能与儿童亲切自然地进行交流,实现主动互动地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行为。

2、社区及工厂。安防巡逻机器人在小区门口或者是各出入口进行车位引导,充当保安的作用。

3、电商物流。目前,不少物流公司面临包裹处理量巨大、人工分拣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不够高,甚至是“暴力分拣”的局面,限制了自身更快速的发展。申通的自动分拣机器人曾经刷爆物流圈,甚至央视新闻也进行报道,此分拣机器人就出自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之手,能将装着托盘的机器人在地面上有序“穿梭”,将一件件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拣。

4、银行、前台等公共场所。作为所有服务机器人的第一应用,迎宾接待机器人可以扮演前台接待个人的角色,监控现场环境,不只是摆设。除此之外,还有业务受理机器人,可以应用银行等公共场所。

5、防灾减灾和灾害应对。机器人在防灾减灾中表现突出。一大批防灾减灾的机器人也被应用于各种防灾减灾领域。比如线路巡查机器人、农林地质灾情预警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火灾、排爆、辐射)。

结语

安防机器人的出现,将会促使我国安防行业从理念到技术都开始向新台阶迈进,极大的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未来还将产生集成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大数据挖掘、智能预警等多种技术的智能安防产品,为安防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这种“机器人+安防”的“动静结合”的理念,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已经迈入智能安防的时代,必将能带给我们一种更加高品质的智能安防生活。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