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养老话题受关注 安防技术大有可为
两会召开前,中青舆情监测室依托中青华云大数据,对采集到的与两会相关的12859条微博用户言论分析发现,90后最关注的话题为养老服务、人才立法、收入分配。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成为一大民生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在一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2018年两会上,养老话题再一次引发全国人大代表热议。
两会聚焦:养老话题受关注 安防技术大有可为
3月4日,多位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建言,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各地应当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养老,通过信息技术将居家老人、社区、政府、服务提供者联系起来,搭建老年服务热线、紧急呼救系统、数字信息管理等平台,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全方位服务。
据全国老龄办最新公布,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2017年,全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
为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其中,《行动计划》几项重点任务中涉及多项安防技术产品,对安防产品技术进一步拓展养老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那么,安防行业作为智慧养老产业的践行者,在“科技养老”趋势下将迎来哪些机会呢?
首先是可以监测老年人健康的可穿戴设备。监测和追踪人体健康的设备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越来越流行,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家中没有看护人员的老年人来说,这类设备具备挽救生命的效果。例如,对于65岁以及年龄更大的老年人来说,摔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警报作为一种存在多年的流行生物技术,现在得到了完善。这种简单的技术在老人摔倒时,会自动拨打报警电话或者联系家庭成员。可穿戴技术还可通过智能手表等设备收集健康数据,诸如心率和步数等,对于监测老年人健康十分重要。
家庭传感器技术也有利于老年人在家中养老,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它们可以被放置在门、橱柜、窗户等地方,追踪老年人在住所内的活动轨迹,并将记录发送给看护人员或者亲人。如果传感器几天内没有监测到活动迹象,相关人员会收到警报并尽快赶来检视老人情况。
另外,大多数家居设备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运行,为老年人带来方便:智能灯用于不扰人的照明,智能安全摄像头可放在家里供护理人员监控,此外类似于Amazon Alex和Google Home的人工智能助手也具有提醒吃药等功能。这些新兴技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能够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老人记性不好,非常容易忘带钥匙或忘记密码,所以融合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锁在养老市场将大有可为。
最后,虽然通过硬件产品切入养老领域,对安防企业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放眼整个养老市场,安防系统才是智慧养老的基础,单品的功能需要在系统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效果。其实上文所提到的这些产品加以结合,就形成了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安防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门窗磁、读卡器、门禁控制器和其它安防监测设备等系统结合,为住宅提供随时监控、环境感知、入侵报警、紧急求助等安防功能的综合性服务系统,安防系统可以增强老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
不可否认,养老领域确实给安防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但是,安防企业想要切入养老市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老年人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力明显弱于年轻人。对于一件复杂的科技产品,要想老年人能够迅速的学会并记住如何使用,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怎么将一件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做到“傻瓜”都能使用,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安防企业来说,靠魄力与眼力进入养老领域,用智慧和谨慎填平养老市场的坑,才能真正吃到自己的那口市场蛋糕。
结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孔子对大同世界的理解。以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未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智能养老会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安防产品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重要一部分,找准时机迅速进入养老领域,才能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分一杯羹。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