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镜像时代” 侧重安全还是隐私?
刘慈欣的作品《镜子》讲述了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这一技术,人们精确模拟了我们所在的宇宙,每一个的过去、现在乃至一部分未来都暴露在计算机操纵者的眼中,一切黑暗都无处躲藏,人类进入“镜像时代”。但由于变得毫无变化与创造力,人类文明最终覆灭。
目前人类技术远不足以模拟宇宙,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却使人有相似之感,视频监控是否会让我们的隐私无所遁形?
隐私安全问题难以回避
IHS Markit 数据显示,我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共装有 1.76 亿个监控摄像头,预计在两到三年内这一数量将暴涨到 6.26 亿个。关于安全与隐私的探讨也从未停歇。
而这种困扰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根据英国安全行业协会(BSIA)统计数据,在英国,每11个人就拥有一个监视摄像头,每个国民一天内要被监视探头捕捉300次。这也引发了英国公众的普遍担忧。
在监控时代,安全问题固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个人隐私就有些无处安放了。如何守护隐私安全,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要安全还是要隐私?争议难平
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大规模监控摄像一直存在争议。
毫无疑问,公共视频监控可以大大提升破案率与破案难度。根据广州警方数据,2018年该市“两抢”案件减至日均3.8宗、同比下降62.9%,全市治安呈现警情和案件下降、破案数和破案率上升的态势。而西安2018年破案也上升了10.5%,破案率高达55%。
与此同时,视频监控侵犯隐私事件也一直在发生,各地屡屡爆出安装家用摄像头反被偷拍、个人生活被擅自网络直播等事例。视频监控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社会安全与隐私问题如何平衡?
随着科技发展,监控带来的两面性正被逐渐放大,但人们显然没有两全之策。对于该疑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认为:视频监控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不“侵扰”人们的生活,因此要将国家标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整体提升我国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水平。但是从技术层面看,该问题还是比较棘手。此前,360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前曾尝试用AI等技术保护用户隐私,但发现无法完全做到,最终关闭直播平台。
不过总体而言,隐私问题不会为视频监控长期发展制造障碍,人们会抱怨,但是城市发展不会因此放缓。但我们也将一直保持批判性的思考。
小结:安全与隐私不该成为对立面,在建设安全城市的过程中,如何破除人们对于监控的负面情绪、摄像头审批、监控数据保管时长、个人隐私应在何种程度上让位于公共安全等话题值得城市建设者深入考量。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