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手环项目惹争议 安全与隐私需平衡
2019年3月4日,一条内容为“总有一天落到你的头上”的微博指涉广州广雅中学计划用485万元采购一批学生用的电子手环及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饭卡之余,用以记录学生在校园内的健康状况,实时定位,甚至根据课上举手频率去评判学生课堂活跃度。这一举措引起热议,有网友质疑,智能手环的上述功能会侵犯学生隐私。
引发热烈讨论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的技术带来的便利人们已经有目共睹,采用新技术确保学生安全也成为学校管理新趋势,但隐藏在其背后的隐私、信息安全隐患仍然不可小觑,以往便有多起类似新闻爆出。
有不少网友认为,如果仅进行公共区域监控等基本措施尚可以接受,但若延伸到学生定位、私人区域监控等则可能已超出了其应有范围。也有人表示:“国内现在不缺技术,缺的是技术规范,智慧教育是好的,但是不应该用来抑制灵魂自由生长。”
家长则从安全角度考虑表示赞成,“不明白你们这些人怎么对这种所谓的隐私权这么敏感,如果这能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我肯定举双手赞成”。
安全与个人隐私权如何平衡
在受到质疑后,广雅中学回应称采购手环是为适应新高考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新需求,只在部分教学环节或学生有需要时才需使用。公告之后,此事告一段落。
安全与隐私问题不仅关乎产品规范应用,更关乎学生权益。二者如何平衡?
美国俄亥俄州等地建立了“州学生识别号码”系统。该系统只有掌握高保密度密码的人员才能使用,学生信息实行分类保护,对社会安全号等敏感信息实行单独编码,根据数据本身敏感程度实行差异化管理,根据数据使用人员的岗位需要设置分层查询权限。验证码由电脑随机产生,且只供相关人员一次性使用等。这些技术措施对保护隐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我国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力举措,比如,摄像头安装时应在附近标有提示性标语,事先告知监控区域内部的人员,保障知情权;在对于摄像头的管理方面,视频资料的利用和去向要合法,擅自恶意传播要会受到法律制裁等。
结语:不可否认,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保护学生人身安全,需要辅以必要的管理管理措施,但前提是要在建设前充分考虑隐私数据、信息保密等问题。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反而容易招致反感和抵触,甚并引发诸多法律风险。因此校方在实施类似涉及学生隐私权的项目时,更应审视管理举措是否得当,如此才能做到尊重学生权利和提升管理效率的双赢。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产品试用】RSE30/60在线红外热像仪免费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