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梅姨”引发全民关注 AI安防技术能否使其归案?

2019年11月18日,一则有关人贩子“梅姨”第二张画像发布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随后,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微博发布消息辟谣,但关于“梅姨”的讨论依旧热烈。

“梅姨”是何许人也?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增城区警方曾发布一则公告,公告称,“梅姨”,真实姓名不详,曾长期在增城、韶关新丰等地区活动,涉及多起拐卖儿童案件,并附了一张梅姨的模拟画像。

两年过去,梅姨至今仍未落网,警方、寻亲家长们寻找梅姨的脚步也未曾停止。也有许多人提出,人工智能加持下的安防技术突飞猛进,为何迟迟未能帮助公安机关抓获梅姨?

AI安防技术抓住梅姨,靠谱吗?其实这一想法并非没有依据。例如在2018年,张学友演唱会上的人脸识别系统就帮助警方抓住了几十名在逃的不法分子;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说公安机关利用AI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帮助找回走失老人的事迹。这都展现了AI安防技术的效果。

不过,无论是不法分子还是走失老人,均有清晰照片,而梅姨却仅有警方的画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个特定的人无疑困难重重。

这也牵扯到AI安防的落地情况。据艾瑞咨询数据,AI摄像头在存量城市监控中渗透率为0.4%,到2020年,渗透率或可达到16%。目前全国视频监控设备中,占主流的仍是普通摄像头,而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甚至尚无摄像头覆盖。

在城市中,率先用上AI摄像头的往往是火车站、地铁等人流密度较大的区域,密集的人流也使得AI安防系统需要处理的人脸数据十分庞大,通常会用GPU加速来完成,再加上软件研发、系统定制与部署等成本,架设一套高吞吐的实时人像识别系统系统造价或许会达数千万美元。

除高昂的架设成本以外,系统误判率也是一个问题。目前人脸识别已经达到99%以上的高精度,但即便只有0.1%的误判率,在庞大的人流作为基数的情况下都会产生许多预警,需要警方进行二次判断。

因此,要想发挥人脸识别技术的作用,就需要缩小检测范围,目前人脸识别也多用于火车乘车验证人证合一等场景,利用AI安防系统在短时间内抓获梅姨这类不法分子是不可能的。正如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副主任邢波所说:“人工智能产业缺乏的不是算法,而是如何更好地转化成工程手段。”

结语:这位“神龙不见首也不见尾”的梅姨反映了公众对儿童拐卖的关注。在打拐方面,还是需要办案部门、公益组织和社会大众合作,共同保卫儿童安全;在安防技术方面,尽管目前落地情况仍面临渗透率不足、成本过高、实际应用中识别率待提升等问题,但安防企业仍需潜心钻研,或许不远的将来,这些技术将使梅姨落网,也帮助被拐儿童与家人尽快团圆。

作者:颇黎来源:安防展览网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